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评测与技术 > 技术分析
雷诺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卡车之家 原创】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国内的LNG卡车似乎气瓶大多数都是背置式结构,而欧洲地区的平头和北美的长头卡车似乎大多数又是侧置气瓶结构,二者的燃料上实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为何在气瓶安装方式上有这么大差异呢?

那么,到底是技术的差异还是成本上的区别呢?我们不妨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背置气瓶是主流 但不太完美

如果从国内现阶段的公路保有量来看,背置式LNG卡车的占有率是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最佳的安装方式。目前比较有争议的是LNG卡车背置式气瓶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现阶段,比较主流的LNG背置式气瓶通常都是单个大容量气罐或者是两个罐体“堆叠”而组成。以目前装车量较多的1350L气瓶为例,气瓶净重588公斤,最大充装量为445公斤,即便是受到充装压力的影响,正常重量也能来到1吨左右。而同样双气罐充满的重量也几乎差不多。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尤其是双气罐车型,1吨左右的重量背在驾驶室后方,势必会导致车辆重心过高的问题。虽然放在动辄49吨的总重之上来看,这一问题不那么明显,但终归是存在,只是会随着燃气的消耗而减少影响。也正因此加之随着气罐技术的不断提升,现如今的单气罐逐渐流行了起来,在缩减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带来更远的续航。当然,单气瓶的优势远不止如此,我们会在近期的另一内容中详细介绍。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除此之外,安全性方面,背置式双气罐在行业中质疑声音最大的莫过于“气瓶支架可能会影响驾驶室位移空间”。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尤其是发生追尾类事故,驾驶室向后位移的空间非常有限,这一方面背置式单罐体结构可以有所缓解,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但是相对而言,这样的设计方式,对于整车的成本更好控制,这也是目前国内运价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比较经济实用的一种解决方案。

LNG气瓶侧置 三大优势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国内为何侧置式气瓶的卡车在路面上能见度为什么很低?是因为没有优势吗?恰恰相反,比之背置式气瓶,侧置式优势更加明显。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驾驶室拥有足够位移空间:首先,整车安全性提高,侧置式气瓶安装在车架两侧,即便是发生追尾一类的情况,驾驶室依然拥有足够的位移空间,不会对驾驶员直接造成挤压,从而影响驾驶员的生存空间。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重心更低:其次,行车更稳定,侧置式气瓶的布局比背置式气瓶的重心更低,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转弯的状态下,车身姿态可以更稳定,整车受到的离心力的影响更小。并且,在挂车重载坡道起步的情况下,整车不太容易出现翘头的情况。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货厢前探距离更多:另外一方面,货厢前探距离更多。侧置双气瓶结构,可以让驾驶室与挂车之间预留更多的空间,尤其是针对长轴版的牵引车,货厢可以实现更多的前探空间。这样的设计对冷藏车、快递物流车等一类需要更大载货空间的车型来说,就是神器,这也是目前路面上我们偶尔见到快递冷链企业使用侧置气瓶LNG卡车的一大原因之一。

为何国内不是主流? 成本高、难度大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LNG气瓶侧置在国产卡车上有吗?有,例如我们国内的解放、东风、重汽、江淮、柳汽以及柳汽,包括现在依然主推侧置LNG气瓶的现代商用车,各家几乎都有侧置LNG气瓶的牵引车型。那么,为何却让背置式气瓶占据了主流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对于我们国内现阶段轻松把马力突破600,甚至800马力以上的车企而言,搞定侧置LNG气瓶其实并非难事。但是,不能抛开一个事实,现阶段国内运输行情并不好,如果整车制造成本过高,对车企和用户并不是好事。

难点一:需要两套独立供气系统

为什么说LNG侧置气瓶会导致生产成本变高呢?为此我们采访了车企相关技术人员。首先,侧置LNG气瓶并非简单的把气瓶挪动一个位置,而是一项非常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它本身并不像柴油车单油箱变成双油箱那么简单,仅需额外增加油箱和油管即可,也不像背置单气瓶卡车那么简单,仅需一套独立的增压系统既可。对于侧置双气瓶的LNG卡车而言,无论是从可靠性而言还是从技术难度而言,双气瓶共用一套供气系统的并不是合理的选择。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我们以图片上的这辆现代为例,可以发现其车架两侧为LNG气瓶,这两个气瓶有两套独立的供气系统。这也就意味着每个气瓶都需要额外增加独立的加液系统、出液系统、增压系统、经济(自增压)系统、安全系统,进而分别保障两个气瓶可以独立的运行。

毫无疑问,这会带来生产制造成本的增加,那么要注重成本还是要整车性能呢?

难处二:整车底盘改动大 产研能力要求高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以下目前主流4X2侧置LNG气瓶的底盘轴距是多少?如果装配1000L容积侧置双气瓶的卡车,轴距可以控制在3900mm以内,那么这辆车的底盘设计功夫应当是堪称优秀的。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对于侧置双气瓶的LNG卡车而言,从技术角度来看,整辆车的底盘的零部件大部分都需要重新设计。其原因在于,LNG气瓶安装在车架侧面,将会对传统的电瓶、气瓶、干燥罐、储气筒以及国六b硕大的后处理系统的安装位置造成挤压。因此,为了安装侧置双气瓶,这些零部件除了安装位置需要重新设计之外,甚至连造型、结构都需要重新设计。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比如我们以这辆现代创虎的底盘来看,仔细观察,为了给双气瓶预留安装空间,其后处理系统的结构都是经过了重新设计。除此之外,储气筒、干燥罐甚至是EBS、ABS都需要调整位置,重新布局管线,包括传动轴旁边的位置都安装了储气筒,这极其考验设计能力。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再来看车展上的依维柯重卡,其4X2底盘零部件结构依然是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电瓶、后处理,储气筒都进行了独立的设计。包括尾部,依旧是安装了储气筒,几乎将底盘的空间压缩到了极致,包括有心思的卡友,可以观察一下沃尔沃LNG版本的底盘设计,也是采用了如出一辙的设计思路。没错,侧置双气瓶,非常考验底盘设计功夫。

难度三:牺牲轴距 或者单侧LNG气瓶?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问题来了,既然底盘空间要求这么高,那么直接加长整车轴距不就轻松搞定,4000mm轴距不够就4200mm,总能搞定气瓶的安装位置。但是,别忘了,轴距过长势必会影响车辆的转弯半径,这对于狭窄的货场是极为不利的。比如,江南水果市场,开轴距过长的牵引车去卸货,纯属给自己找不愉快。

那么换一种方式,既然底盘空间有限,那么侧置单气瓶,尽可能做大一些,这样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呢?

LNG侧置气瓶为何少见? 并不是技术限制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早在2020年现代商用车LNG车型侧置双气瓶首次发布的时候就采访过现代商用车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这一技术路线虽然可行,但是不同的LNG充装量会导致底盘左右的配载不平衡,且随着燃气的消耗,这一变化还将持续,对于车辆的稳定性并不是好事,为了安全,现代商用车并不会在这方面进行妥协。其实,放在其他车企也是如此,毕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小事。

●  小结:

聊到这里,国内LNG卡车侧置双气瓶为何路面能见度较低的原因已经明了。对于国内的一线车企而言,LNG侧置双气瓶并不是什么难事,并且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产品。市场上应用较低的原因可能更多的还是关乎成本。

毕竟,对于车企而言,并不愿意看到车辆的生产成本增加,因为对于用户而言,这并不是好事。尤其是现如今的运价并不明朗,甚至起色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让用户花费更多钱,去选择更贵的LNG牵引车,似乎与用户“购买LNG就是为了省钱”的初衷有点背道而驰。

LNG侧置双气瓶是趋势吗?是趋势。至于厂商如何决策,可能更多的是“性能要求”或者“成本考量”之间的博弈了。

雷诺 T520系列重卡 运动版 520马力 4X2 牵引车

雷诺 T520系列重卡 运动版 520马力 4X2 牵引车

雷诺国六12档
厂商指导价:暂无报价
询底价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电动轻卡远程居榜首 菱势汽车上升20名

电动轻卡7月关注排行电动封闭厢货7月关注排行电动牵引车7月关注排行电动自卸7月关注排行 2023年08月01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