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如何使用之外,在我们卡友选车的时候,会发现有的车型将电机布局在传动轴区域(传统桥),有的车型将电机直接布局在驱动桥上方(电驱桥),那么这两种布局形式,谁更适合我们日常驾驶呢?谁又拥有更高的行进效率呢?
我们先说传统桥,简单来说,传统桥就是将原先传统能源的发动机总成,更换为了驱动电机总成,其拥有传动轴、差速器等相关零部件,本质上就是利用燃油车的底盘结构升级而来,目前路上行驶的、几年前制造的电动轻卡,大多采用这种驱动结构。
传统桥的优劣势很明显,先说优势,由于脱胎于油车底盘,所以整体结构改动不大,零部件通用化程度较高,历经多年时间发展,这样的底盘技术也相对成熟。不过缺点也同样明显,传统桥由于需要更多的底盘零部件,所以传动效率相对电驱桥而言略低,同时也因为零部件较多,所以底盘重量略重一些。
再来看电驱桥,电驱桥是近两年来卡车圈的“新鲜”物件儿,其原理可简单理解为将电机直接集成在车辆后桥区域内,取消了原先的传动轴等零部件设计,同时在后桥集成了减速机构、差速器、电机以及车桥,实现了一体化,目前卡车行业中,部分较为高端的纯电动车型或者Van等厢式运输车会大量搭载这一设计。
电驱桥由于问世时间较短,目前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也有相对的缺点,我们先说优势,首先电驱桥省去了部分底盘零部件,所以整车的重量得到更高的控制,并且还能得到更大的底盘空间,可以容纳更大容量的电池组设计,提升续航表现。同时由于集成在后桥,所以电驱桥的传动效率相比传统桥更高。
缺点方面,由于高度的集成化设计,因重载、超载问题更容易导致电机过热,进而提升电驱桥的故障率,并且结构相对紧凑,在维修时不如传统桥方便。同时由于车桥自身体积较大,车辆的通过性不如传统桥车型,最后则是电驱桥由于技术差异和面世时间较短,电驱桥的零部件通用性相对较低。
正因如此,目前商用车电驱桥更加适合于轻载、标载,同时路况相对良好的区域行驶,所以常见于特斯拉SEMI卡车以及城配运输中一些小卡和微面车型之上。而传统桥拥有更成熟的设计,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各种路况的挑战,所以在重载、满载以及较为恶劣的工况下比较常见,比如我们的电动自卸车、电动渣土车以及4米2蓝牌和6米8等车型之上。
● 编后语
综合来看,目前在商用车领域中,永磁同步电机目前占据主导位置,其各项优势显而易见,不过我们卡友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仍需要对电机加以爱护,避免让电机提前发生不可逆的“早衰”。
而在电驱桥和传统桥之间,目前很难界定谁更优异,只能说在不同的工况下,两者各有千秋,据服务站工程师介绍,未来这两种驱动形式将负责不同的“战场”,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持续发力。各位卡友还有任何关于电机想要了解的问题和知识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继续讨论。(文/杨昊)
油价又要变!每升或将下降0.27-0.3元!
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已连续3个工作日处于下跌区间,原油变化率为?8.47%,折算后高达350元/吨,每升跌幅已达0.3元.据悉,截至9月9日,第3个工作日,预测累... 2022年0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