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作为全球交通史上最伟大发明的发明之一,汽车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并不长,一百多年历史。在这段并不算太长的历史之中,有这么一款卡车却是在这段历史中留下了特殊印记--ZIS-150。
今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看看以前的喀秋莎载具到底长什么样?或许,能找到一些我们熟悉的影子。
首先来到19世纪30年代,苏联装备的武器运载工具是什么呢?吉斯ZIS-5,其实这款诞生于1933年的苏联卡车也与美国卡车也颇有渊源。1931年莫斯科阿莫汽车厂(AMO)在美国A.J.勃兰特有限公司的帮助下,研制AMO-2卡车,并且其改进型AMO-3卡车也于1933年诞生。(1933年莫斯科阿莫汽车厂完成了改造,并更名为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AMO-3量产时改名为吉斯-5卡车)。
据悉,当时诞生的吉斯-5型卡车公路载重量为3吨、土路载重量为2.5吨,可同时搭载2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动力性系统上搭载一台直列6缸水冷发动机,缸径101.6mm,行程114.3mm,排量5.55升,功率73马力,最大转速2400转/分钟,最大扭矩285牛/米,匹配一款带干式双片离合器的4前进挡1倒挡的变速箱,是苏联当时比较先进的车型。
ZIS的武器通常只是士兵随身携带的武器,但有时,12.7毫米DShK重机枪安装在后部平板上作为移动堡垒。最值得注意的是,ZIS-5 用于携带BM-8 喀秋莎火箭发射器。在随后的改型升级中,ZIS-5共计衍生出十多个版本车型。
据资料显示,苏联在二战爆发前共装备各型汽车27.3万辆,其中吉斯-5型就达10.04万辆,占36.7%,是绝对的主力车型,在该底盘基础上,苏联先后开发出“喀秋莎”火箭炮试验车、半履带车、舟桥车、机枪卡车、防空卡车等多种武器平台。基本上,只要有苏联军队出现的地方,就有吉斯-5型卡车的身影,在如今诸多二战电影中,如果你仔细留意的话仍然能看到这款卡车的影子。
但是,同时期,吉斯-5卡车的缺点也暴露出来,越野性能差和速度慢,许多喀秋莎射完后不及撤离被德军摧毁和缴获。
简化模型,命名为 ZIS-5V,于1942年5月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生产,后来也在莫斯科和米亚斯生产。
在1941年战争结束时,由于原材料短缺ZIS-5被迫发生了一些改变,所有设计都集中在简化结构上,俗称减配。圆形的冲压机翼被扁平的弯曲机翼取代,驾驶室和脚踏板几乎改为木制结构。并且,前轮上的制动器被拆除,有时右大灯也被移除,而保险杠则永远消失了。
但是,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滚滚向前,传奇也终将成为回忆。在19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汽车工业依旧处于薄弱位置,即便是战功显赫的吉斯-5型的卡车与技术先进的欧美国家相比,依然非常落后,越野性能和机动性能较差,甚至部分车型没有前轮制动器。
知芯荟 动力选对 上山下坡事半功倍!
2022年0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