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这些年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很多城市都普及了智能渣土车。细分下来,这些车型有不同的驱动形式;同一个驱动形式还有不同轴距的车型。虽然都是重型自卸车,但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这次我们来看看不同轴距的智能渣土车。
在国内自卸卡友的心目中,三大自卸上装基地是:“北有宏昌天马,中有中集华骏,南有驰田金钢”。这三家重型自卸车在全国都是有口皆碑的,做工扎实可靠,售后服务有保障,但是价格也是比较坚挺的。
这三个基地各有特色,不过最有特色的还数驰田金钢。它的生产基地呈现出极大的落差,给人以一种“白云深处有厂家”的既视感。在十堰虽然平地少,但是厂家征地的拆迁补偿款比较少,直接开山就行。
这三家上装基地是很多主机厂的定点大委改单位:新宏昌重工主要是欧曼、重汽、解放、陕汽的改装基地;中集华骏主要做解放、红岩、陕汽等;驰田金钢主要是东风商用、红岩、柳汽等南方的主机厂。
大部分的城市采用6x4渣土车,因为轴距短,在城市道路拐弯比较方便灵活。但是一些大城市比较爱用8x4的渣土车,可能是看重它的承载强、方量大,可以减少工地的用车总量。
看似传统的自卸车也有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意。智能化、多轴化、高效化、舒适的自卸车会是卡友们青睐的对象。
国内的重型自卸车是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车型,基本上“低速大扭矩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多挡变速箱+轮减桥”是主流的配置。北京的城市基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最近二十多年来的重型自卸车保有量一直很大,车型几经变迁。北京的用车情况,在全国都比较有代表性。
2000年以前,北京的重型自卸车主要是重汽斯太尔系列,因为当时国产重型自卸车除了重汽和分家后的三家,没有更好的选择。
2000年之后的几年,东风的重型自卸车曾有过辉煌。俗称“红旋风”的6x4东风EQ3208G自卸车曾经席卷中华大地,到处都是,北京市场也很多。后来的大力神一直不温不火,主要的原因在于东风商用车坚持不装潍柴发动机,东风自主的轮减桥也比竞品的厂家出来的晚一些。后来,继承大力神衣钵的天龙KC重型自卸车终于挽回一些局面。但除了湖北和西南西北那些东风的铁杆粉丝,其他地方还是不多见。东风重型自卸在北京市场也销身匿迹。
2005年之后,重汽HOWO的自卸车开始发力,也成为北京重型自卸车市场的主力。
一汽解放作为大型央企,J6P系列的自卸车曾经在北京市场也有一席之地,解放重型自卸也曾占据了北京不小的市场份额。
欧曼毕竟是北京本土的企业,再加上以主机厂层面来运作智能渣土车,协助北京政府推出智能渣土车的地方标准,逐渐成为北京重型自卸车市场的主流:ETX和GTL都有。
智能渣土车市场也是严重内卷,北京最新的渣土车已经是这种画风:由于不让超高装载,所以大家都向长轴距发展:赢得更大的装载空间。
青岛解放JH6持续发力自卸车和智能渣土车,北京市场选购它的原因还是看重潍柴+法士特这一主流的动力链。
以前北京市场主流是6x4自卸车,因为转弯半径小,比较灵活。但目前6x4自卸车和8x4自卸车并肩作战,U型斗和方箱也是各有所长。欧曼已然成为本地市场的主流。其他品牌逐渐式微。
谭旭光发动员令:潍柴集团定要走在最前
2021年11月17日下午2点,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主持召开潍柴集团领导干部视频动员大会,线上线下1600多人参加会议,吹响... 202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