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评测与技术 > 技术分析
沃尔沃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
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过一句口头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在当年看来似乎遥不可及的事情,如今已成为了现实。正如,八九十年代,我们父辈所开的小玻璃东风、解放141,如今已经演变为各种智能卡车。当年,谁又能预料到世界发展如此之快呢?
"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卡车之家 原创】欧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先进商用车技术发展的工业摇篮。回顾我国重卡行业30多年的合资合作历程,罗马尼亚罗奔驰斯太尔、捷克太脱拉和日产柴等车型与技术先后在中国落地生根,让国内的卡车越过了不少的技术壁垒。

时至今日,欧洲卡车发展的技术对国产车型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在现如今商用车举步迈进“电气化、数字化与自动驾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都推出了什么样的新技术呢?

基于云端数据 提前预判路况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欧洲卡车一直以来都是商用车前沿性技术发展的工业摇篮。各种技术的突破正在以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着世界,“智能驾驶、列队行驶、甚至是无人驾驶”等技术不断的涌现在这些卡车之上。那么,这些新技术到底可以为公路运输带来哪些改变呢?

沃尔沃I-SEE:云端互联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卡车知道前方道路的坡度,因此,它告诉发动机和I-Shift变速箱如何最大化卡车的动能,以节约燃油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nders Eriksson沃尔沃I-See开发人员。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沃尔沃其实早在2012年就已经在全新发布的FH重型牵引车上匹配了该项技术。I-SEE就像一套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在山坡道路上实现自动换挡、加速和进行发动机制动等功能,最大程度的节约燃油,长途运输可实现5%的燃油节约。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在坡道行驶中,I-SEE系统的运行分为6个步骤;

1、积蓄动能;I-See知道前方是一座山头,因此,卡车会加速并在较高的挡位保持更长的时间。

2、避免降挡;通过避免不必要的换挡,因为每一次换挡,就意味着动力传输要断开;

3、峰顶控速;接近下坡路段时,I-See会阻止卡车做不必要的加速。

4、下坡前惯性滑行;为节约能源和尽量减少制动,I-See会在下坡前短暂分离传动系统。

5、控制下坡制动;根据云端数据,I-See知道斜坡何时结束、下一个斜坡何时开始,并根据需要进行制动,以实现最高的效率。

6、准备下一次爬坡;如果即将开始又一次的爬坡,I-See会让卡车滑行以积蓄速度和动能,让车辆可以以更低的燃油消耗爬坡。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驾驶期间,I-See会借助GPRS技术下载行驶方向上的山峰数据。当你接近一座云端数据库中没有的山坡时,I-See会记录有关该山坡的信息,然后上传数据,以便为下一位I-See用户提供便利。这种云端数据可最大限度地节约燃油,即使是全新的线路也能从中受益。

斯堪尼亚 动态预测巡航系统Actice Prediction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斯堪尼亚其实在2012年就曾对外公开了一项全新的节油技术--动态预测(Actice Prediction)。该系统使用GPS确定车辆位置和预测前方道路地形,在进入上坡或下坡路段前,可对巡航速度自动进行调节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可节省高达3%的燃油。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据悉,地图数据保存在斯堪尼亚通信器(Communicator)中,它集成GPS定位功能,并与发动机管理系统相互作用,对车速进行有效控制。路况数据覆盖了超过95%的高速及一级公路。从2012年初起,欧洲客户即可定制该系统。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上坡:提前加速,提高速度

该套系统可提前预知路况,在上坡前,车辆会提前加速,并保证发动机有足够的动力。这样主要是保证车辆在上坡时有足够的扭矩输出,同时减少在上坡过程中换挡的次数。车速最高会比设定的巡航速度高4%。

下坡:提前减速,减少刹车,降低油耗

在下坡前车辆会提前降低车速,最多可减少8%的车速。这样主要是尽可能减少车辆在下坡时的刹车次数,减少发动机功率的损失,这也就是减少了一定的油耗。此策略旨在通 大限度减少下坡时的制动次数,从而避免浪费燃油。这是节油效果显著的一种情形。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斯堪尼亚的动态预测巡航系统(Actice Prediction)推出时间与大多数进口车一样,其实早在7、8年之前就曾推出了此类更加“聪明、智能”的节油系统。

奔驰卡车 预见性巡航系统

2000年后戴姆勒开发了ESC、ACC、AEB、车道偏离等多项主动安全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戴姆勒第一代安全卡车,戴姆勒安全卡车由于集成了大量传感器和ECU,能够辅助驾驶员驾驶,因此成为了戴姆勒智能卡车的雏形。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在2018年的汉诺威车展上,奔驰卡车推出了新一代的预见性巡航系统(Predictive Powertrain Control),通过GPS系统和车辆内置的三维地图,定位当前车辆所处的位置,判断车辆前方2公里的地形和弯道的情况,为驾驶员的驾驶做好提前预判。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该系统可以让驾驶员根据路况及时的调整相应的车速,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再配合高效、智能的巡航系统,可以大大降低车辆油耗。

三巨头联手 PCC技术再度升级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电子后视镜

在本年年初,据外媒报道,荷兰定位平台公司TomTom(TOM2)、博世和戴姆勒宣称,他们联合研发了一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戴姆勒预测性动力总成控制(PPC)系统,预估该技术为奔驰的第三代PCC技术,专为商用车使用,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Actros车型就配备了最新的PPC技术。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据悉,卡车采用TomTom的高精度ADAS地图和博世的综合道路信息系统electronic horizon(电子地平线)在高速公路和欧洲城市间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不同于传统的智能巡航系统,PPC系统能够主动控制发动机、刹车和自动变速箱。得益于TOM2的ADAS地图,该系统得以熟悉地形、曲率、限速(包括卡车的特定限速)和交通标志,意味着其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控制车辆的速度与挡位,从而实现更低的燃油消耗。据悉,该系统可让每辆车的燃料使用减少5%,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德国曼 EfficientCruise巡航系统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2018 IAA MAN TGX已经配备了EfficientCruise巡航系统系统

德国雄狮-MAN,作为德国顶尖工业制造技术的结晶,在节油技术方面,除了通过空气动力学来降低平头车的风阻系数之外,在智能化技术方面,推出Efficient Cruise高效巡航系统。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图-全新一代曼TGX内饰图

曼恩卡车的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可以与曼恩前瞻性的GPS巡航系统“EfficientCruise ”相配合通过车载电脑中存储的3D地图数据以及车辆位置预测前方的上坡和下坡路况,自动对上下坡速度进行预测性调整,从而利用汽车动量节省燃料。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借助EfficientCruise系统,一辆满载40t卡车最高可节省燃料6%。据悉,EfficientCruise巡航系统可让速度调节变成自动进行。在上坡之前适当存储动力然后在下坡中利用。汽车在上坡时通过稍微降低速度来节省燃油,然后以设定的限速驶过坡顶。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如果预测到以相邻挡位就可到达坡顶,EfficientCruise则会在上坡路上抑制车辆降挡。通过合理的挡位与车速控制,这样既可实现更低的燃油消耗。借助这款系统,一辆满载的40吨卡车最多可节省6%的燃料,且不会降低整体的通行时间。

在上述的各家技术中,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基于GPS实时提前预测路况,通过云端大数据与地形的结合,从而判断出更为经济节油的驾驶方式。

电子地平线 动态预测路况

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交通工具是未来道路交通发展之关键。大陆集团在此前已经推出了一套高效的eHorizon电子地平线系统,自2012年以来,装配有大陆集团静态eHorizon的卡车大约节省了8.3亿升柴油,总值超过10亿欧元。在动态版本中,将来可能节省多达2%的燃料。

据有关媒体报道,德国曼Efficient Cruise高效巡航系统正是基于eHorizon(电子地平线)技术来实现更低的燃油消耗。在第67届IAA 2018汉诺威商用车展上,大陆集团又重点展示了该项技术的升级版。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电子地平线:基于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和GPS信号,动态eHorizon能为车辆上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和其他电子控制装置提供前方线路的3D图。为车辆提供前方道路最新的、高度准确的信息,并将前方路线信息传递给其它控制单元,实现预测性驾驶辅助功能。

目前,该系统实时交通流数据的精度为250米,每60秒更新一次。在不久的将来,系统的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在后端,控制单元将实时数据与路线数据相结合,并通过移动无线网络将信息发送到动态eHorizon的控制单元。通过这种方式,车辆可以看到前方数公里。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该系统将车辆行驶的速度与前方车辆的速度进行比较。然后,动态eHorizon将接下来几公里的交通数据传递给传动系的控制单元。如果系统检测到前方车速缓慢或拥堵,在驾驶员的命令下,它使用预测算法来启动滑行、制动或降档。

除此之外,eHorizon能在车辆传感器提示路况之前,根据即将到来的交通情况为驾驶员搭配必要助力系统,如制动或转向动力。例如,eHorizon预报在前方2公里道路拥堵,此时自动或半自动驾驶的车辆会预先降低车速,以取代原本当传感器侦测到障碍物时驾驶员采取紧急刹车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行车安全并降低不必要的燃油消耗。

当然,此类技术并非大陆集团独有,在此前的汉诺威车展上,博士、采埃孚等多家企业同期展出了各种基于云端互联、GPS实现的辅助驾驶技术,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列队行驶 追求高效运输方式

欧美国家在列队行驶技术方面的研究比我们国家要早很多,欧洲委员会也在2009年9月开始研究公路列车的安全环境(萨特项目),在随后的几年中,沃尔沃、斯堪尼亚、奔驰戴姆勒、曼和依维柯等多家欧洲品牌开始了有关列队行驶的研究与验证,各家都有自己的主打技术和定位。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现代汽车列队行驶测试

在67届IAA 2018汉诺威商用车展上,众多卡车配套零配件企业也展出了诸多有关列队行驶的整体解决方案。

列队行驶是一种道路车辆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把车辆的位置信息、加速信息、制动信息及速度信息建立连接并实现共享,把多台卡车连接在一起。在驾驶辅助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车队可安排多辆卡车在高速公路上紧随而行。在列队时,传感器,控制软件和执行器之间的协调相互作用尤为重要。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通过列队运输提高运输效率,让车辆之间的距离减少到8米(并非绝对值,可以设定间隔距离)。所有连接车辆的加速、减速、制动行为,只需通过头车完成,极大减轻了后车司机工作量。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这项技术还有一个巨大优势,通过紧密的跟车行驶改善了空气动力性,减小空气阻力,排中间的卡车可以节省不少的燃油。

跟ACC自适应巡航不同的是,车辆列队是主动连接,车队动作几乎同步完成。而自适应巡航是被动,通过监测前车加减速行为,从而再采取相应行动。中间会有时间差,致使车辆不能跟太紧,要留有足够的车距。

列队行驶是一项利用车联网、车辆自动化、车对车的通讯技术等多种科技共同协同完成的复合型技术,对公路货运效率以及燃油成本的节约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相信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国内市场上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差距 但绝非遥不可及

受不同交通运输环境、安全理念、技术发展的影响,相比起斯堪尼亚、戴姆勒、沃尔沃、Man、DAF这类欧洲顶级品牌,国内的商用车技术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国内的车辆更注重硬件配置方面的安全性,一些辅助安全装备比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碰撞预警系统等暂时只是选配。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这里面的原因不只是技术的沉淀,还有国情的影响。在国内,需求决定供应,从用户需求看,超载率虽然逐年降低,但是在部分特殊市场上依然存在,因而这部分需求甚至影响到了上游厂家的生产设计。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有差距,但并非遥不可及,国产卡车的崛起速度正在不断的刷新着各项记录,以前国产车发动机无大修里程20万就算很好了,后来慢慢50万80万,到现在超过200万公里无大修的车辆也不在少数。解放J7、东风旗舰、重汽汕德卡等等众多高端车型已经成为了中国卡车的一面旗帜。

提前预判前方路况 这些卡车技术太牛了

在智能化方面,2019年5月7日,中国重汽、福田汽车、东风汽车一道,每家企业派出3辆车,在天津做了高速公路下L3级汽车列队跟驰技术验证。

从此前的封闭式港口道路测试自动驾驶、政府颁发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到如今列队行驶的验证测试,足以证明我国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进步,随着5G技术以及车辆网V2X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国产卡车在智能化方面的发展与应用或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虽说目前国内的卡车制造更多的是满足运输最基本的需求,高端车型的覆盖率仍然比较低,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的商用车企业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追随欧洲高端重卡的脚步。随着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先进技术的引进或许将再次激发这个市场的活力。(文\图 苟祖胜 部分图片来自企业官方)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关于征集“保驾”计划合作伙伴的函

关于征集“保驾”计划合作伙伴的函有关公路货运行业服务供应商:公路货运行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先行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6... 2020年02月27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