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随着2018汉诺威车展落下帷幕,我们在汉诺威车展上能看到非常多的电动化产品,看来在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国内与欧洲都面临同样的情况。面对更为严苛的碳排放政策,多家欧洲卡车品牌选择了电动化。经过仔细的观察,欧洲的电动化产品不仅没有国内推出的速度那么快,在很多方面与国内的产品还存在着非常多的不同。
关于欧洲电动车与国内电动车的不同,我打算从两个方面来说,仅个人愚见,各位卡友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可以在评论指出。
(一)造车理念不同 欧洲从适合实际运营出发
欧洲市场相比国内,没有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只是在排放政策、通行政策上引导各大主机厂研发低排放的车型。因此在欧洲,电动化商用车的发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按照不同的运输工况研发对应的车型。
达夫LF纯电动载货车,适合轻载城市配送。
在汉诺威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达夫发布的三款电动卡车,分别涵盖了轻、中载城市配送和中、重载长途配送车型,城市配送由于单次行驶里程不超过200公里,因此纯电动的车型就可以满足,而长途配送由于对续航里程要求高,因此在这一方面,达夫采用了一款CF的混合动力重卡,在满足续航里程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污染排放。
说到混合动力,在本届的汉诺威车展上也有不少的厂家推出混合动力卡车,包括达夫、斯堪尼亚、扶桑等,并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可以实际应用的。相比国内,欧洲的主流卡车厂商,在电动化的发展上也是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单单把精力放在纯电动上。
福特新全顺增程式电动汽车
从汉诺威车展上能看到,纯电动(包括增程式电动车)和混合动力都是较为均衡的发展,相信也是在试图寻找一个更适合的动力方案。当然,除了这些基础的电动化产品,像燃料电池、氢动力这类较为前沿的技术,在欧洲也是有在开发。
(二)造车的细节不同 做工更精细
关于造车,大家都知道,欧洲卡车的整体发展水平是要高于国内的,无论是车辆的品质、做工、技术先进性、排放等方面都较为领先,回到电动卡车上,虽然说国内这几年依靠财政补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造车的做工方面与欧洲主流的卡车品牌相比还有有一定差距。此次仅仅是说做工方面,因为在汉诺威车展上我们并不能直观的看到车辆的品质,特别是整套电动驱动系统方面。
此次的汉诺威车展,我有幸与国内的一家主流卡车主机厂的工程师同行,从他们的角度去看了一下在汉诺威上展车的电动车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欧洲的电动车与国内的电动车主要与这三点差别:
1)在今年的汉诺威车展上,能明显的感觉到,欧洲这些主流的卡车主机厂开始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电动化产品上了,对电动化产品的规划也更加的清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厂家把电动产品的投产时间公布了,基本都在2020年,这也表明了这些厂家对电动化的产品非常的谨慎。虽然商用车电动化是一个趋势,但这些欧洲的厂商仍不敢贸然推出不够成熟的产品,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验证,同时也可能是留了一点时间给市场反应,以灵活应对变化。
铝外壳+电池液冷
2)在电池方面,欧洲的这些厂家虽然用的电池在技术上与国内的差别不大,但有一点,在汉诺威看到的电动卡车上的电池,多数都是采用了液冷的形式,相比国内多数采用的风冷形式,在电池的温度控制方面更加的稳定,无论是酷夏还是寒冬,电池都能维持一个相对合理的温度,减少对续航里程的影响。
达夫LF纯电动载货车驾驶室
达夫LF纯电动载货车驾驶室
达夫LF纯电动载货车电动打气泵
3)再者就是车辆驾驶室、底盘的做工以及用料方面,欧洲的卡车的发展水平领先国内,在车辆的底盘做工、以及用料方面,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这也是欧洲卡车发展成熟的一个正常现象。欧洲的电动卡车与国内相同,也是在成熟的车型上打造,有了一个好的底子,特别是驾驶室、底盘做工以及用料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那么,在这基础上打造的电动车自然也不会差。
从汉诺威车展上展出的电动化产品来看,其实目前展出的产品已经颇具成熟度了,但对于欧洲厂家而言,可能是出于对产品更加谨慎、对品牌的维护程度以及市场反应不明朗等种种因素的考虑,即便是已经有电动化的产品了,依旧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市场的反应。(文/图 陈锋传)
注:本文为卡车之家原创,版权归卡车之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转载、引用时,请须注明“来源:卡车之家,并标明作者”,对于侵权行为,卡车之家保留起诉权利。
新车促销 湛江威龙牵引车现售36.6万元
据本站最新消息,2018年11月01日-2018年11月11日 江铃重汽 威龙重卡 420马力 6X4牵引车 在湛江广恒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促销活动,该款车型实际成交... 2018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