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最近,IIHS(美国公路安全协会)又搞了一项测试,用一台中型轿车撞击挂车侧面位置,结果显示,若挂车配备了加强设计的侧面防护装置,对于保护轿车内乘员生命安全能起到关键作用。
视频:轿车撞击挂车侧面测试
两次测试,轿车都是以56公里的时速进行撞击,而车内假人遭受到的伤害程度却有很大差别。
● 轿车钻进车底 车顶削掉足以致命
第一次测试,挂车侧面只有一块玻璃纤维的侧裙板,也没有经过稳固加强,这种形式在美国很常见,因为目前美国法律只强制安装后防护栏,对侧面防护没有过多要求,这种侧裙板主要是为了减少风阻。
结果轿车撞毁侧裙板,然后车头钻进挂车底部,车顶被削掉,假人头部直接遭受重击,整个过程连气囊也没弹出。
● 防护栏防止轿车钻入 车头撞毁但保命
第二次测试,挂车配备了经过合理设计的侧面防护装置,结构加强加固。
结果轿车迎面撞上,虽然车头损毁严重,但由于有机舱内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缓冲,以及溃缩吸能设计的作用,车内假人没有直接撞击到挂车本体,加上驾驶位的气囊及时弹出,因此避免了致命的伤害。
2012年IIHS的研究报告就表示,卡车防护栏能在75%的撞击事故中(小车撞卡车)起到关键保护作用,而挂车的防护栏则能达到接近90%。
● 国内防护栏是摆设?尺寸达标强度不足
在国外,卡车上的防护栏能救人一命,那为什么咱们国内许多人却说这只是一种摆设?
在过去的案例中,小车追尾卡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就算小车被判主责,但由于卡车防护栏不合格,也被判承担部分责任,卡车司机真算是倒了霉。那么目前国内卡车防护栏的被动安全性低,到底是谁的责任?
国家对卡车防护栏是有详细技术标准要求的,如尺寸、强度、试验结果等,不过车辆从出厂验收到检测上户,似乎只有尺寸是合乎标准的,而强度却没经过验证。
加上货运业追求车辆的轻量化,那些与营运者利益关系不大的配置,譬如防护栏,有个别厂家则是能简则简,看似有用的部件实则只是样子货。
事实上,目前有许多车辆的护栏就是强度低,甚至就如一些司机所说,“踹两脚就会变形”。
● 单一标准令使用受限 司机被迫改动
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强制性标准中说到,防护栏应不影响车辆的通过性,但国内公路环境复杂多样,单一的尺寸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应所有地区。一些卡友就反映,为了应付某些情况,防护栏改成了活动式的。
发生事故,且不论是由于卡车的驾驶不当,还是小车司机驾驶素质和意识问题,不管是哪方的责任,谁也不希望发生严重的伤亡事故,因此车辆的被动安全性都值得大家关注。
对于部分改装护栏的情况,车主背有一定责任,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关键还在于车辆厂商和政策制定者。(文/黎文豪)
● 相关阅读:
重汽又来搞事情啦 起个名就能拿1万块!
重汽又来搞事情啦!给重汽新斯太尔MT13天然气卡车起个名不但能拿1万块现金,还能拿购车劵、T恤衫,这简直就是给广大卡友送福利来了嘛!时间有限,卡友... 2017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