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很多对机油不慎了解的卡友,在选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导购员说,矿物型机油提炼方式简单、成分复杂、黏度适应温度窄、更换里程短,所以不建议购买。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为解开卡友心中的疑虑,卡车之家近期对商城新上线的SPC狮王M3++ CI-4级别的15W-40矿物型机油进行了评测,通过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来看一下矿物油的表现到底如何。
正品SPC狮王M3+ 15W-40卡车之家商城火热销售中
PC端用户请点击:http://mai.360che.com/goods-418.html
手机端用户请点击:https://h5.koudaitong.com/v2/feature/8emjeugw
美国API(美国石油协会)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因为含硫量高、黏度级别低等因素,需要通过添加剂使相关的指数达到平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矿物油。
美国API五类基础油 | |||
---|---|---|---|
类别I | 硫含量>0.03% | 饱和烃含量<90% | 粘度指数80-120 |
类别II | 硫含量<0.03% | 饱和烃含量>90% | 粘度指数80-120 |
类别III | 硫含量<0.03% | 饱和烃含量>90% | 粘度指数>120 |
类别IV | 聚α烯烃合成油(PAO) | ||
类别V | 除I-IV类以外的基础油 | ||
制表360che.com卡车之家 |
对于卡友来说,不管是矿物油还是合成油,假机油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为了确保卡友能用到原装进口的放心机油,卡车之家联合新加坡石油公司(SPC),推出了狮王F10、S6、M3+、M3系列机油产品。本次我们评测的就是M3+矿物机油。
基本指标 存在差异
根据官方标称,M3+矿物油在温度为100度时,运动粘度为14.93m㎡/s,40度时的运动粘度为114.3m㎡/s,粘度指数为135,闪点为246度,凝点为-30度。下面,我们就将厂家标称,与我们实测的数据进行对比。
SPC狮王M3+矿物油基本指标实测 | |||
---|---|---|---|
检测项目 | 标称数据 | 实测数据 | 测试方法 |
100度运动粘度 | 14.93 | 15.03 | GB/T265 |
40度运动粘度 | 114.3 | 117.58 | |
粘度指数 | 135 | 132 | |
闪点(℃) | 246 | 230 | GB/T3536 |
闪后后色度号 | 20-21 | ||
蒸发损失(%) | 7% | SH/T0059 | |
蒸发后色度号 | 24 | ||
凝点(℃) | -30 | <-25 | |
-20度低温流动性 | 4850 | GB/T6538 | |
-25度低温流动性 | 11250 | GB/T6538 | |
制表360che.com卡车之家 |
根据实测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与标称数据存在一些差异,按照国际标准40粘度级别的润滑油,在100度时的运动黏度标准在12.5-16.3m㎡/s之间。厂商标称的是14.93m㎡/s,与我们测试的15.03m㎡/s十分接近,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粘度指数是指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相对程度的经验量值,黏度指数越高的润滑油,其黏度随温度的变化量就越小。机油的粘度指数是由基础油来决定的,按照美国API制定的标准,矿物油所采用的I类基础油的粘度指数在80-120之间。
表中所给出的数据,无论是厂商标称还是我们实测,粘度指数均已经超过了最高的120,达到了130以上,正常来说,这已经达到了合成油的粘度指数。为此我们也咨询了SPC公司,官方说是因为在矿物油的基础油中添加了三类油,所以粘度指数相对普通的矿物油要高。
闪点是指润滑油加热后所逸出的蒸气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润滑油越有可能在高温下被烧掉,闪点越高,润滑油的耐高温也会比较好。按照厂商所给的标准,矿物油的闪点最低应该为215度。
从实测数据来看,虽然没有达到厂商标称的246度,但是也远远超过了标准要求,我们实测的闪点温度为230度。
凝点是很多卡友对机油比较关注的一个参数,它也直接代表了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这是冬季选择机油的主要参考。如果对机油比较了解的话,从标号就大概可以看出一款机油所能承受的最低温度。本次测试的15W-40,正常来说它最低可以在-20度左右的环境保持流动。根据我们实测,这款机油的凝点属于正常范围,凝点在-25度以内。
除以上基本指标外,我们还进行了抗氧化性进行了测试。对于一款机油来说,抗氧化性能不好,会缩短机油的更换里程。根据蒸发和闪点后色度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试验后的油品颜色较深,在抗氧化性方面表现的并不十分优秀,SPC建议的更换里程为3万公里。
保证辣眼睛!IAA2016十大热点车型盘点
2016年10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