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中国重汽和德国曼的合作已经有了成果,除了大家熟悉的T7H,T5G的亮相也让大家眼前一亮。TGA的本体驾驶室,底盘以MAN技术平台为主体,这款定位准重卡级别的车型采用了更加纯粹的曼因素,这也让大家对这款车充满了好奇。
TGA驾驶室会带来什么不同的体验,T5G会面向什么样的客户,和同门兄弟T7H会是什么关系?这次济南的试驾体验也可以让我们对这款车有更多的了解。
● 试驾视频:T5G轻量化中重卡
我们还是先用一段试驾的视频对T5G这款车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下面是对这款车的详细介绍。
● “家族式”前脸 TGA驾驶室本体
T5G驾驶室是以曼的TGA为本体,曼TGA曾被评为“国际年度最佳卡车”,这几乎是欧洲卡车的最高荣誉。中国重汽引入了这款驾驶室,在国内中重卡这个级别的车型中,从技术水平上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在国内这个级别的车型中,更多的还是从日系车型演变过来,中国重汽的T5G则是给大家带来了非常纯正的欧式风情,从驾驶室的一些细节上我们也看到很多不一样的理念。
我们在看欧洲卡车品牌对旗下的车型进行升级换代的时候,在外观上都会采用统一的外观,这也是一种品牌的效应。在中国重汽的两款车上,也在开始学习这种做法,至少在T7H和T5G这两个系列在前脸的设计上,采用了相似的造型。
我们试驾的这款车采用的颜色叫做中国红,红色代表着喜庆和红红火火,有着非常好的寓意,国内用户非常喜欢这种颜色。从之前的很多讨论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另外,T5G驾驶室的漆面质量非常高,金属漆的质感让整个档次提升很多。卡车作为一个经营工具,面子工程还是非常重要的,客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到最终的决定,首先是车辆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同时,良好的外观会传递给客户一个感觉,就是车辆的性能会更好,会安全、及时的将货物送到目的地。
所以说,卡车外观也是竞争力,做好外观绝不仅仅是个面子工程。
当然,大家只要看到驾驶室侧围,TGA驾驶室的烙印就非常明显了。硬朗的线条一直是德国曼传递给人们力量充沛的感觉。大家也可以注意一下,在准重卡这个级别,从外部看我们就可以看到从侧窗往后留给了驾驶室后排巨大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来到驾驶室内部,这绝对是国内同级别车中,在驾驶室空间上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驾驶室近乎是平地板驾驶室,身高1.7米左右是可以在驾驶室内站直没有问题的。第一感觉上,这款车的内部空间要比国内同级别驾驶室相对空间更大。
既然是曼TGA的驾驶室本体,内饰也是延续了曼的很多性格,内部空间宽大、线条硬朗。
驾驶室的整体布局和曼TGA相比,没有太多的变化,不过相比德国曼内饰极简的实用主义风格,中国重汽在内饰设计上其实也是加入了他们对中国用户的一些理解,整体浅色调的内饰让空间内部在视觉上更显宽敞,线条也更丰富,中控台采用深黄色和米黄色的组合体现出了驾驶室的层次感,方向盘和仪表台采用黑色,部分银色的点缀又带来一些科技感的味道。
顶部的储物空间也是比较富裕,不过在副驾驶上部只是采用了一个网兜,这是和曼TGA的原设计一样,考虑到欧洲人个头较大,这应该是为了方便在副驾驶位置能够直立站立不碰到头,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充分考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使用感觉非常顺畅,看似微小的差别,其实会大大影响到用户的心情。
打开储物格,内侧会有一个照明灯,非常贴心的设计,方便了夜间取东西。
驾驶室顶部带有天窗,打开装置非常简单,不过也是因为这个装置,在打开状态下布置防虫网并不太方便,这应该小有遗憾。
卧铺下方两侧均有一个外置的储物格,拉开车门内部的开关后会发现在内侧还有一个锁止机构,这就能避免因为误操作或没有锁紧,在行车过程中突然打开里面东西丢落的情况。
现在国内很多厂家在驾驶室设计上多少都会参照一些欧洲厂家的产品,但除了外形相似,功能和一些细节的理念上其实还有一些差别,T5G因为有和德国曼的合作,从驾驶室的很多细节我们也感受到了它一些独到的人性化设计。
气囊座椅带有多功能调节开关,座椅的高度、弹性、坐垫的角度,甚至带有腰部支撑气囊的调节,在国内准重卡级别车型中气囊座椅还没有大量普及,这个配置堪称豪华。
座椅旁边有个突出的按钮,这是方向盘的气动调节开关,用脚踩下就可以直接调节,非常方便,而且比布置在底板上减少了误操作的几率。
车门内侧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功能,手动车窗可能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不过门板上倒是留出了改装电动车窗的按钮,内侧的车门开关是我们较为常见的形式,不过需要较大的角度才能开启,力度相对偏大。
驾驶室后部有一段向外的突出,给卧铺空间增加了不少空间。虽然T5G这类准重卡主要还是面向中长途运输,对卧铺要求不如长途车型要求那么高,但这个宽敞的卧铺在驾驶员停车时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休息。
驾驶员座椅的空间非常宽敞,这也是沿袭了TGA驾驶室的特点,中控台一个弧形角度正好可以让驾驶员舒服的操控上面的按钮。
仪表部分采用了和T7H一样的模块,这样的通用设计有助于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如果都是中国重汽的用户,能更快的熟悉这款车,驾驶操作起来更加容易。。
除了常规的功能,一些技术也越来越普及了,比如VB发动机辅助制动,节油开关等,这也是通过成熟的科学技术来帮助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节油性等。
除了欧系风格的驾驶室,底盘部分也是以曼技术为主导,全车的欧洲范风味也形成了T5G最大的号召力。
● 底盘曼的三组合:发动机+车桥+车架
我们试驾的这款红色6X4牵引车搭载的是MC07发动机,它所对应的是原版D0836发动机,德国曼给出了同步欧洲技术的产品平台,完全移植了德国曼的设计和生产工艺,在性能上可以和原版相媲美。
MC07发动机可谓是“小块头有大力量”,只有6.871升的排量,最大可以爆发出340马力的动力,最大1250牛米的扭矩,在国内同级别的发动机中,性能方面有较大的对比优势。而这主要得益于德国曼的先进理念,在结构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对发动机的可靠性、稳定性均有很大提升。
和T7H一样,在T5G上使用的MAN车架和MAN车桥同样给底盘加分不少,性能上绝不含糊,同时通过结构优化等措施,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对于T5G系列中重卡市场,会有不同轴距以及不同的上装布置,MAN车架采用了标准孔距的设计,这对于底盘的布置就会非常方便。
中国重汽已经在之前的HOWO和A7系列车型上安装过MAN车桥,已经经过市场的考验,下面是关于MAN桥的一些技术特点的介绍:
强化型冲压焊接桥壳,结构合理,强度高;
主减结构合理,支承刚度好,主减锥齿轮选用奥利康齿制,体积小,重量轻,通过性好,低噪音,寿命长;
增加油滤器,保证齿轮油的洁净度,提高齿轮、轴承的寿命;
SKF轮毂轴承单元,装配简单,维护方便,低摩擦,密封性强;
同时配置轴间差速锁,可选装轮间差速锁;
可匹配盘式制动器,制动安全性好,舒适性高,维护方便 。
详细的介绍可参照T7H评测的文章介绍:
http://www.360che.com/tech/130604/26212_4.html
● 重汽自主变速箱 铝壳减重
变速箱采用的是中国重汽自己的产品,型号为HW12710L,10档直接档,最后的字母“L”即代表了铝壳变速箱的意思,比普通铁壳变速箱能减重90kg左右,这也是现在重卡上较为常用的减重配置。同时看到的离合器分泵采用的WABCO威伯科的产品。
● 橡胶悬挂 又一减重利器
我们试驾的这款车采用的是瀚瑞森橡胶悬挂,相比少片簧仍有200多公斤的减重,橡胶悬挂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橡胶弹簧无需润滑,它采用免维护设计,只要10万公里更换橡胶弹簧模块即可,价格只需300多元,用户的后期使用成本非常低。
底盘左侧布置的是一个铝合金油箱,油箱的尺寸也在告诉我们,这款车主要还是定位中长途运输。胡默尔的燃油滤清器大家都比较熟悉,知名品牌的产品在过滤效果和稳定性上要更好。当然,还是提醒所有用户,一定要定期检查放水,尤其是油品质量相对较差的地区。
右侧空间的布置看起来也比较简洁,电瓶箱和储气筒采用了集成一体的设计,用户在拆装维护时都更加方便,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在减少重量和空间上都有好处。
消声器的上面也集成了一个登车扶梯,司机上车检查或者连接气路要更加轻松。
气路单元同样是WABCO的产品,两家公司已经形成了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从很多卡车司机的实际使用反馈中就可以看出WABCO的产品质量,气路部件关系到最为重要的整车制动性能。
干燥罐部分布置了一个再生储气筒,在干燥罐反吹时,提升排水再生效果,保证气路使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相对也能延长干燥罐的使用寿命。
● 健康轻量化:自重仅7.6吨
轻量化是全球重卡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国内现在的运输环境下,很多时候自重更是直接影响到车主的利润。在年初重汽的商务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这款6X4牵引车的自重可以减到7.6吨。
前面的介绍中我们也提到不少车上的轻量化措施,比如:采用曼TGA中体的驾驶室,6.871升排量的MC07发动机,铝壳变速箱、MAN技术的车架和车桥,橡胶悬挂等。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款车型上,中国重汽并没有牺牲驾驶室的安全性、内部空间等性能,中国重汽也一直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瘦身的原则,更多的是通过新技术、新结构来降低底盘自重。而实际对车主而言,一次事故的损失远大于盲目减重带来的那些利润。
● 对应准重卡级别 锁定细分市场
虽然自重轻,但大家都注意一下这款车的整体配置。从产品设计之初,T5G的市场定位就是准重卡市场,虽然可以达到340马力,但受限于7升排量级别的发动机,跟现在市场上的大排量发动机,在市场使用范围上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在这里得提醒大家,尤其对于一些特别看重车辆自重的用户,不可盲目看重轻量化,T5G更多的是对T7H市场的下延和有效补充。
以我们试驾的这款车为例,这是一位危险品运输的用户所定制的车辆。危险品运输的工况相对比较规范,不会超载,同时在配置单上就注明了有最高79km/h的限速。
我们在和中国重汽的技术人员的沟通中了解到,总体来说,T5G的市场定位是中重卡及准重卡级别的市场,T5G系列主推的市场更多以4X2和6X2车型为主,6X4并不是作为主推车型。面向的市场也主要在总重30-40吨的范围,标载运输的用户,需要相对固定的路线,速度要求不高的用户更为适合。比较典型的用户群体包括集装箱运输和危险品运输用户。
载重过大或速度过快会让车辆发动机处于过负荷状态,驾驶会感觉动力不足及油耗过高的情况,同时也会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快等情况。
根据底盘整体的配置,现在的6X4车型主要是作为对重型市场的补充,满足细分市场的特殊需求。
● 感受舒适性 空车状态减震较满意
从T5G最开始的亮相至今,一直都保持着非常高的关注度,不管是驾驶室内舒适性配置,还是底盘的各类配置技术水平,都比国内现在的水平有了很高的跳跃,在经过几轮的试驾感受,先进的技术确实在驾驶感受上也提升不少。
橡胶悬挂除了一直宣传的减重效果,这次试驾我们也对它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在一些连续颠簸状态的路面,空车状态下震动频率要比我们常见的少片簧更高。不过从市场上车型的反馈来看,在重车状态下,橡胶悬挂在舒适性方面的优势才能有所体现。
对于大部分高速物流用户而言,橡胶悬挂能够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当然因为结构的原因,橡胶悬挂整体通过性会受到一些影响,比如在一些拉煤的工况下,在卸煤时可能轮胎会陷在煤堆里,通过性会受到影响。
驾驶室采用了四点悬浮,螺旋弹簧减震的结构虽然可能比气囊悬挂要略逊色,但实际路试时我们感觉减震效果要比国内大部分同类产品要好得多。
同去的一位卡友的感受更有说服力:开完T5G的感觉,比他之前开过的车都要感觉舒服不少,不过因为空车状态下而且是螺旋弹簧减震,对比T7H还是有一些差距。
● 驾驶轻松,换挡轻便
驾驶室的人性化设计在驾驶时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前挡风玻璃倾角较小,和原来日系驾驶室相比,不会产生视觉上的压迫感,驾驶起来更加轻松。
档杆的位置设计比较合理,档杆的长度合适,换挡时和身体发力贴合的非常好,不会觉着别扭,整体的感觉也比较轻便。
● 编后语:
德国曼的金字招牌让大家对这款车有了更多的关注,TGA本体的驾驶室,在空间和舒适性等方面的提升,让这款车在目前国内的准重卡市场走在前列。底盘曼技术的加入也是有了一次升级换代,轻量化的设计思路也是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对T7H的有效补充,T5G在一些针对性的细分市场也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现在中国重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T5G将和T7H联手,在国内重卡及准重卡市场联手掀起一股“MAN旋风”。(文/图 薛文祥)
● 相关阅读:
融入德系基因 试驾T7H感受曼技术的诱惑
http://www.360che.com/tech/130604/26212.html
卡车之家试驾中国重汽T7H、T5G专题
http://www.360che.com/topic/20130613
2013年5月快递收入120.8亿 同比增35.4%
1-5月份,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007.7亿元,同比增长25%;业务总量累计完成992.6... 2013年0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