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2009年7月16日,中国重汽和德国曼MAN正式签约合作,曼恩参股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5%+1股。
2013年1月17日,首款真正意义上中国重汽和MAN合作的结晶——SITRAK系列重卡正式下线。
在这期间中国重汽和曼的合作不断也在快速进展,包括技术交流,生产线的建设,包括MAN车桥、车架以及发动机产品逐步亮相。而最后考核他们的合作成绩,最直观的就是看他们合作的产品。
在18日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的商务年会上,中国重汽也将这SITRAK的这几款车型全部展示出来,我们也通过现场的这组图片对这个系列的车型做个简单的了解。
中国重汽SITRAK C7H实拍图片库地址:
http://product.360che.com/img/c1_s66_b10-75_s3981.html
因为C7H的开发是以MAN TGA系列驾驶室为原型开发的,在之前没有确定名称时大家都称之为“国产TGA”,所以大家也会习惯性的和MAN TGA,以及中国重汽的HOWO A7/T7H系列作为比较。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是让大家对SITRAK有更多的了解,介绍内容包括小编在现场看到的以及重汽官方的一些介绍资料,有不对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在现场中国重汽一共展示了5款车型,包括两款4X2牵引,两款6X4牵引,还有一款8X4载货车,在未来的车型规划中,SITRAK系列重卡车型设计总重18-31吨,驱动形式包括4X2、6X4、8X4、6X2,具有牵引、搅拌、载货等多种车型,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驾驶室也相应的有高顶/中高顶/低顶,宽体/窄体等多个不同组合。
我们还是从车辆的外形说起,由于采用的是MAN TGA的驾驶室本体,这点从车身侧面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包括车窗后面几道横向的线条,这已然成为MAN驾驶室的一个个性化的标签。展车全部为白色车身,整体驾驶室漆面看起来质感非常好,增加不少第一印象分。
新车型采用了全新的品牌标志,SITRAK将作为中国重汽的高端市场品牌,原来的三角标志换成了三片银杏叶组合而成,象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造福人类功能,这个是在2011年的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的。
从之前传出的谍照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争议最多的就是驾驶室的大灯造型。都说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大灯就是卡车的眼睛,中国重汽的这个丹凤眼造型看起来确实透着一股狠劲,相比原来MAN TGA相对温和的造型,C7H的双眼着实犀利,不过据了解这个驾驶室外形也是最后德国人设计敲定下来的,那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德国人对中国卡车市场的虎视眈眈。
说到这里小编也想到一个大家总是对国内一款新车的造型有颇多争议的原因,不知道对不对,大家来讨论一下。也许是国内卡车厂家在外形设计上没有自己一脉相传的传统,好不容易用户对一个品牌有了独特的印象记忆,但新车型的面世又来一次彻底的颠覆。虽然迎合了国际卡车的一些流行元素,但可能在反复的变化中也丢失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个性。
驾驶室的实用性方面并没有打折扣,长途驾驶很多用户都关心驾驶室玻璃的清洁问题,在驾驶室前面板下面有两级台阶,同时,在银杏叶旁边和雨刷旁边都有两级扶手,用户可以搭着扶手登上去擦洗玻璃。所以不用担心驾驶室变得高大后带来的清洗问题。
SITRAK的驾驶室主体沿用的是MAN TGA驾驶室,最大的变化就是前脸的造型进行了重新设计,那么里面又有多少变化呢?我们上车看一下吧。
首先还是从登车踏板说起,SITRAK延续了MAN TGA的设计,采用了原点的设计,具有非常好的防滑效果,相比T7H上采用的不锈钢长条防滑孔的设计要好不少。
进入驾驶室的第一印象还是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刚刚上面已经介绍过,展出的车型分为好几款不同的驾驶室类型,在驾驶室内部的空间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就拿空间最大的高顶宽体驾驶室和原来的A7驾驶室做对比,个人感觉中控台中间突出来的空间不是很多,所以相对留给驾驶室中间的空间也更为宽敞。
整个仪表台的设计并没有采用MAN TGA的设计,而是借鉴了最新的TGX/TGS系列的仪表台,这也可以叫做后来者的优势吧,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方向盘上集成了一些多媒体的控制按钮,仪表盘风格跟MAN TGA类似,黑底白字,红色的指针方便阅读,简洁大方。
MP5功能占据了右侧控制台非常大的面积,这也是增加了车辆的娱乐功能,在停车休息时不会那么无聊。
下面的自动空调,以及绿色的按钮为节油开关按钮,和MAN的合作之后中国重汽也可以使用博世的共轨系统了。
方向盘下面取消了右侧的拨杆,露出来感觉还是有点别扭,正常右侧的功能为EVB制动功能,现在将这个开关挪到了右侧的仪表盘上,如果有新的功能需要,作为一个模块添加上去应该也是问题不大。
SITRAK C7H标配ABS和ASR,通过电子科技提高车辆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的适应性。ABS在国内已经逐渐成为标配,对提高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制动稳定性有很大帮助,ASR帮助提升车辆在湿滑或松软路面的起步性能。
相关技术介绍:
提高制动性能 ABS为卡车安全增添保险
http://www.360che.com/tech/110610/15006.html
起步加速不再打滑 ASR驱动防滑技术简介
http://www.360che.com/tech/111011/17145.html
气囊座椅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配有多个调节开关,能够有效吸收路面的颠簸,提高舒适性,减少驾驶疲劳。
安全带的高度可以根据个人身高进行调节,最好的方案当然是安全带和座位是一体的设计。新交规已经对安全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广大的卡车司机也要提高使用安全带的意识了。
遮阳帘的设计挺不错的,可以轻松向下拉,拉下左侧的拉绳就可收起,这样的设计在客车上非常常见了,比翻转的遮阳板要方便不少。
中间的水杯架有模仿MAN的痕迹,不过只有通过两侧的卡槽进行固定,个人认为实用性不是很强。原版TGX的设计时一个可以左右滑动的杯架。杯架下面的空间高顶和低顶驾驶室布置会有所差别。高顶驾驶室除了打开的点烟器和烟灰缸,下面还有一个挺大的储物盒,驾驶员取放也比较方便。
中高顶和低顶驾驶室由于空间不够,将储物盒取消了。
顶部的储物空间还可以,不过做工就显得有些欠些火候。储物格在关门时需要小心,由于弹簧的力量非常大,如果不用手带着,会重重的拍到上面。
床垫采用的是竹条弹簧,舒适性和透气性都有不错的表现,这好像有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了,在依维柯的新Stralis上也是这种设计。
由于国内卡车司机大部分都是一个开车一个睡觉,没有遮挡如果是急刹卧铺上的人很容易掉下来,之前非平地板驾驶室中间的鼓包和卧铺差不多高,不存在这个问题,但现在是采用了平地板驾驶室,卧铺和底板有个高度落差,卧铺前面缺少一个遮挡,这点就不如MAN来得贴心。
另外,卧铺下面中间这部分空间实际上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最好能做成储物的抽屉。对于长途旅行来说,充分利用有限的驾驶室空间,放一些常用物品是非常必要的。
天窗打开收起非常方便,只要推拉推杆即可。不过防虫网就有点不太好布置,夏天南方的蚊虫还是有可乘之机。
不过小编比较奇怪的一点就是驾驶室全部采用的螺旋弹簧减震,更加舒适的气囊悬挂在之前的A7上已经应用非常成熟,不过询问了现场重汽的工作人员,MAN TGA本体原来就有配置气囊悬挂,对C7H来说布置气囊悬挂肯定不是什么问题。
我们一般将发动机都称之为卡车的心脏,也是整车动力的来源,尤其现在大家对节油、环保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7H采用的是MC11系列发动机 ,也就是MAN D20的国产版本,该发动机根据卡车的应用特点,以提升扭矩而不是提升功率。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集成的模块可靠性更好;先进的材料和工艺的应用保证了发动机的性能和稳定性,发动机功率覆盖320马力-440马力,有了曼的加入,重汽就可以正式使用博世柴油共轨系统了。
大家使用共轨发动机 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使用正品滤清器,保证燃油的过滤质量,但滤芯该什么时候换呢?由于国内的柴油油品质量差异很大,所以很难设定一个标准的公里数。重汽采用的是弗列加系列的柴油滤清器,上下都采用透明塑料设计,如果滤芯变脏,可以直接看到,下面沉淀了水和杂质,驾驶员也可以及时看到,通过下面的放水阀排掉。这样方便及时检查,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发动机共轨系统受损的概率。
变速箱现在暂时只有ZF 16档手动的,在总成零部件的质量上确保SITRAK在一个高水准。不过现在SITRAK车型不会选装AMT变速箱,一是ZF的AMT价格太贵,二来重汽的AMT虽然在国内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但相对SITRAK的品牌定位还是差点意思。
车桥和车架都是采用的MAN技术的产品,这在之前A7的产品中已有应用。MAN技术的MCY13单级减速桥采用高强度冲压焊接桥壳,中后桥采用等高齿圆锥齿轮副,轮毂轴承采用SKF轴承单元。润滑系统带有油滤器,可以保证润滑油的清洁度,提高更换周期。
在《揭开中国重汽生产的MAN桥面纱》帖子中也有过详细的介绍,现场展示的最小速比为3.08,匹配440马力发动机,大马力发动机+直接档变速箱+小速比后桥在传动效率更有优势,这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
车架纵梁前端采用加强型整体前悬支架及横梁,车架前部刚度大幅提高,提高了发动机和驾驶室悬置的可靠性;车架纵梁采用单车架设计,通过优化车架结构采用大跨度横梁连接板+局部加强结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纵梁标准孔距设计,有利于不同轴距各种总成的模块化布置和选装。
前桥采用MAN技术带复合式衬套的少片前簧,可以降低振动强度,提高平顺性,稳定杆采用空心结构降低自重,高性能橡胶副簧延长板簧使用寿命。
MAN技术主副簧结构的少片后黄,提高空、满载的整车舒适性。新型自限位与橡胶支座的巧妙结合,降低振动强度。新型平衡轴,降低整车高度。
整体式挡泥板可以选装,看起来更加美观,不过考虑到鞍座的高度,感觉还是会发生一些干涉。标配JOST鞍座,米其林轮胎等,这都是国际知名的品牌,品质也都是经过市场考验的。
考虑到国内的油品问题,国四车型展示的只有SCR后处理技术路线,如果国四真的在今年7月实施,油箱旁边的这个尿素罐将变得不再陌生。在前面的是博世尿素喷射系统的控制盒。在现场的四台C7H展车均是前桥盘式制动,后桥可选装盘式制动器,相比传统的鼓式制动器,制动力、散热性能等均有更好的表现。尤其现在的国家法规对危险品运输车辆都是强制要求前桥盘式制动器。用盘式制动器替代鼓式制动器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 市场定位:40万级别
在中国重汽的规划中,SITRAK系列重卡目标定位为进口替代车型,现场公布的6X4高顶牵引车的价格为41.98万元,这个价格介于国产和进口车之间的空白市场,不过在这个价格区间也面向了一个最直接的对手——广汽日野。
从产品基因和技术渊源上来说,中国重汽的SITRAK相对是要胜出一筹的,不过日系卡车的优势就是在产品质量控制做的非常好,中国重汽的SITRAK能否占优还需要在生产环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多下功夫,随后在市场竞争中进行验证。
● 编后语
国内巨大的市场保有量对于国外巨头无疑是块巨大的蛋糕,国内用户对卡车产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也让国外卡车巨头的技术优势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两年国外卡车企业也是不断通过和国内企业合资的方式加快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步伐。
MAN技术的加入让中国重汽的SITRAK产品有了更多的亮点,从大家的讨论中就可以看出还是很有诱惑力。对于一个新的高端品牌的树立,除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包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希望通过这样的合资,能够让国内企业真正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并最终让国内用户受益。(文/图 薛文祥)
2012年全年快递量达56.9亿件 同比增55%
2012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980.9亿元,同比增长26.9%;业务总量完成2036.8亿元,... 2013年0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