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在前段时间的直播大贴“重走提车路 心动2011——跟随笑春风提车买挂第二季”中,我们对“笑春风”提车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也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除了路上众多精彩的故事,大家对“笑春风”的这4辆HOWO A7也非常关心,不断的有网友提出各种问题。
除了车辆的性能,现在人们对卡车的外观、舒适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趁着在辽宁营口提挂车的间隙,卡车之家工作人员和一行人员对HOWO A7进行了详细的静态评测,对这款国内的高端重卡驾驶室的空间尺寸进行了实际测量和评测,大家赶紧看过来吧。
● 整体外形点评
A7驾驶室的外形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这是由中国重汽与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联合开发的,系出名门,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感觉似乎有很多熟悉的欧卡元素在内,似曾相识却又感觉风格独特。整体造型以粗重线条为主,极具力量感,突出了现代、动感、简洁的设计理念。驾驶室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配置专门设计的导流组件,整车风阻系数官方的数据是0.40,这对于高速行驶时降低油耗也是很有帮助的。
A7大气的外形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我们在评测的时候对A7拍了一组写真,这是小编最满意的一张造型秀。
驾驶室前部采用目前流行的V型面罩,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感,灰黑色调的搭配,稳重经典,不失高贵个性。两侧配置国际流行的鱼鳃造型侧围,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降低风阻。
从下部仰视A7,整体简洁、平顺、高大,没有多余的修饰。保险杠与大灯关联部位线条相对复杂,对装配工艺要求较高。
对A7的大灯设计,很多人评价褒贬不一。笔者一直对黑底大灯有着独特的偏爱,不张扬且有着很深的底蕴,A7大灯布局细节很精致,线条处理可圈可点。
在提车的时候我们还参观了中国重汽的工厂,A7的油漆工艺给给所有评测团队的人员很深的印象,从上图的实测效果来说,光洁度让人很满意。
车身顶盖部分
设计之初,高顶部分为一体化标准,与目前一些产品后加装设计不同,看起来造型更加饱满,结合更加流畅。
遮阳板造型经过精心设计,线条自然大方。不过11款取消了遮阳板两侧示宽灯的内部组件,上图中的示宽灯成了一个摆设,评测团队一致认为很遗憾,在众多FANS心目中,夜间行车四盏顶灯成为A7经典的标志之一。
11款A7气喇叭数量由原来的两个变成了1个,配有防水罩,很多人认为没有原来的霸气,整体感略显不足。
● 车身侧面部分
我们再从侧面看看A7,高大的驾驶室将侧面更多的线条和轮廓呈现出来,具有强烈的雕塑感,简洁,流畅。刚毅的侧面腰线勾勒出A7威猛、内敛的特质。
裙部挡泥板与车体弧度处理圆滑平顺,A7牵引车标配导流板,质地优良。飞扬的侧后导流板,将A7蓄势待发的动感完美体现出来。
● 驾驶室背面部分
1.驾驶室下部各零部件布置方式和效果
背部设置充分考虑到维修操作的便捷性,同时满足引擎的散热与热传递效率。各类管路,挂车接头布置设计美观、大方,各种油、气、电管路走向整齐合理。
A7标配四点悬浮空气减震器的驾驶室,后悬置部分由支架、过渡支架、横向稳定减震器、限位块及后减震器总成等部件组成。舒适,平稳,吸收震动效果明显且没有过分跳跃性动作。
A7驾驶室有效车门开度为90度,两个上车扶手以及三级不锈钢防滑踏板,评测团队根据不同的人员体形,做了现场测试体验。
因为驾驶室整体设计布局原因,二级踏板宽度略显不足,身体上车姿势向右侧倾,左臂需要更大的力量支持整个上车过程。背对下车动作时右脚在伸向轮毂盖与二级踏板之间选择很犹豫,不是很协调顺畅。
后视镜的造型和布置方式
评测团队对A7后视镜的造型非常满意,很好的融入了整体外形的效果,宽广的视角,加上盲区镜的补充,观察时传递回更完整的信息。
车身附件部分
笑春风的这4台A7都选配了一体式挡泥板,价格贵点,但外观效果与实用性都不错。
大容积的油箱设计,没有预留侧围护板的安装位置,不得不说是非常遗憾的败笔。
检修平台简单实用,但对于底部变速器的各类电器设备的保护并不是很好,很多用户在使用时加装护板,重汽应该针对性的改进。
● 驾驶室内部评测
1 驾驶室内部整体感觉
A7驾驶室内部空间很大,评测团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过对于驾驶室内的配色大家却有不同的看法,米黄色和黑色的搭配并非所有人满意,如果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喜好提供个性化的选择那就完美了。另外,A7驾驶室所用材料除极少玻璃钢与聚氨酯软垫外,基本可以完全回收循环利用,具备良好的环保性。
上部储物柜的布局可圈可点,左侧能够容纳更多的琐碎物品,右侧的储物盒内部空间受到了开启机构的限制,实际使用容积不是很大。
2 方向盘部分
方向盘手感良好,直径相对传统主流的尺寸略小,带有音响辅助操作按钮,体现了更多的驾驶乐趣。方向盘可调整方位与自由度非常优秀,完全可以前推至仪表前部,欧卡标准设计,国内几乎没有雷同。
3 仪表盘部分
中控的按键布局合理,触手可及,开关造型符合亚洲人特征,突起盲点设计,完全与手指吻合在夜间操作更准确便捷。
仪表台中部与车门两侧预留了水杯支架的部位,细节之处体现关爱。
出风口设计考虑到的部位细致周全,侧窗留有多处风口,冬季行车高枕无忧。脚部风道重新优化,保留了下护板与脚部间距的良好空间,轻松舒适。
4 卧铺部分
A7下卧铺采用分体式设计,上面有三个机织提花复合面料包缝海绵而成的软垫。中间部分是一个可折叠式的小桌子。重汽的这一独特设计参考了很多使用者的意见,不过评测团队也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桌子的设计牺牲了下面的空间,卧铺休息区分段也会对卧铺的舒适性产生一定影响,且实用性不高,也有人认为在中短途驾驶中娱乐活动还是很方便的。这也许就是众口难调吧,重汽也许更多的是出于对功能方面的考虑。
上卧铺采用可翻转设计,采用带有钢条栅格的钢管骨架,铝合金型材。高回弹聚氨酯发泡床垫,带有安全网卷收装置,虽然没有特别的惊喜,对实用性还是基本满意。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上铺登梯,上卧铺的梯子采用铝合金材料,通过操控按钮使梯子锁定与垂直状态,也可以水平收回。基本解决了上下难的苦恼,对此评测团队全部满分通过。
5 车门内侧设计,排档设计部分
车门内侧空间宽大,腿部上下车没有妨碍。排档设计高度符合驾驶习惯,排档造型很奥特曼,还是肥胖型的,哈哈开个玩笑。
6 车内座椅与设施部分
车内主驾座椅采用空气悬挂系统,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座椅由进口空气弹簧、高度控制阀、液力减震器、金属构件、防击穿性原件等组成,空气悬挂座椅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体型和坐姿进行前后和高度、靠背和坐垫角度的调整。
A7座椅设计对驾驶员的舒适性做了充分的考虑,比如带有两侧扶手,高靠背腰部配置气囊分别对人体手臂及腰部有效支撑等等。评测团队对座椅的舒适性满意度较高,不过A7用户表示故障率有点高,对使用寿命有些不满。之前非常期待能够感受一下A7的座椅的电加热装置,不过可惜的是在评测车辆上没有装备该装置。
车内空间非常宽敞,头部、脚部空间丝毫无压迫感,副驾座椅可以翻转,提供了更大的行动空间,便利性设备考虑周全,细致。
但对于驾驶室后部双侧工具箱,评测团队也有不同意见,右侧的工具箱有部分整车ECU处理核心部件,放入任何杂物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碰撞或影响散热等隐患,影响其工作寿命,实际上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左侧工具箱,对比准欧卡的设计思路,还有不小差距。笔者仍然支持A7卧铺换成下方整体储物箱的设计,这也是区别于国内主流车型的独到之处。
驾驶室内部的空间对驾乘的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除了主观感受,我们还对内部的主要尺寸进行了测量,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的对比一下。
HOWO A7驾驶室采用三级踏板,离地高度分别为35cm,70cm,110cm,驾驶室内地板高度为150cm。
驾驶室前挡风玻璃距离驾驶室后部有效距离为198cm。
下卧铺上图中测量宽度为63cm,长度为210cm。
上铺宽度为62cm,长度为200cm。
上下铺之间的间距为80cm。
●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评测,对于没有直接接触过A7的朋友是不是对于A7驾驶室的外形、空间以及驾驶室配置有了更多直观的了解呢,作为国内高端重卡的代表车型之一,A7在很多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给评测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此次提车报告中A7的更多使用感受,请点击:
http://bbs.360che.com/thread-99271-1-1.html
以下是卡车之家网站“老牛”采访本次活动六位驾驶员的视频,每个人就中国重汽A7、AMT、驾驶经验等等说了自己的感受。
● 采访“笑春风”——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
卡车之家采访论坛网友“笑春风”
卡车之家会员“笑春风”来自齐齐哈尔,已经是卡车之家的名人,也是此次A7车辆的用户。谈到A7的感受,他更多的谈到了AMT在车队运营管理中的成本优势。使用AMT变速箱离合器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驾驶员误操作的几率减少,也更容易掌握经济驾驶方法。AMT能够降低车队的维修成本,带来较高的回报率。针对目前国内燃油品质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通过加装油水分离器的方法解决,对于风窗玻璃升降器容易出现过早损坏的情况,他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 采访“老黑”——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
卡车之家采访论坛网友“老黑”
卡车之家会员“老黑”与笔者本人在此次活动轮流驾驶同一台A7。刚开始需要对十档AMT变速器有一个操作学习的过程,在之后的行驶路段中逐渐熟悉了操作要领,简单归纳一个字“稳”:稳油门开度,稳换挡转速区间,稳起步停车换挡动作。对于AMT的操作,用来老黑的话说就是彻底解放了驾驶者的左脚。A7在驾驶室多功能卧铺区设计了一个可折叠的小桌,上卧铺配有上下阶梯,从这些细节上无不体现了中国重汽对用户关怀。同时,此次试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自动控制的空调系统室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上不恰当,室内温度调节不够灵敏,希望厂家能够及时跟进解决。
● 采访“光明强哥”——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
卡车之家采访论坛网友“光明强哥”
卡车之家会员“光明强哥”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驾驶维修经验丰富。做为车队后勤保障人员,在此次接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都能够出色应对。两年的A7使用过程中对A7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分享了一些气路故障的处理方法。他对A7座椅的舒适度、空调系统的出风口设计、后视镜的视角和电加热功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同时也强调冬季变速器预热过程的重要性,也期望厂家在座椅可靠性和装配流程工艺上作进一步的提高。
● 采访“狼哥”——来自山东威海
卡车之家采访论坛网友“狼哥”
卡车之家会员“狼哥”来自山东威海,是A7第一批使用的用户。针对AMT的使用,他丰富的经验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也将这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例如:“踩鸡蛋”的油门平顺控制方法,手动干预加减速要领,网友关注的“海豚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利用定速巡航功能产生起步急加速的效果等,对于A7的主动安全系统有切身体会,ABS+ASR系统在避免车辆侧滑、甩头等事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对于A7的产品与售后服务,他也谈到重汽应该加强插接件的可靠性,杜绝假冒零部件的出现。
● 采访“重型专项作业车”——来自浙江温州
卡车之家采访论坛网友“重型专项作业车”
卡车之家会员“重型专项作业车”来自浙江温州,对国外品牌的卡车比较熟悉。A7给他的第一感受就是高大驾驶室与内部空间完全符合欧卡标准,外观看上去威猛霸气。不过驾驶操作方向的“精准”度与欧卡有一定差距,转向机传递至方向盘的力度也略沉重,仪表背景灯与显示屏颜色比较单调。内部各储物柜空间满足基本需要,但内饰部分所用材料抗静电能力不足,产生静电的几率很高。他相信A7吐过在装配细节进一步加强,性价比将会更高,在华东市场将有更出色的表现。
● 采访“13425”——来自四川泸州
卡车之家采访论坛网友“13425”
卡车之家会员“13425”,来自四川泸州,针对西南地区的地形特点,他对AMT应对复杂山路坡道的能力抱有很高的期望。在试驾之前他就已经深入研究过重汽变速器的结构,在操作过程中也注重换挡转速区间的油门开度,因此驾驶当中的换挡过程顿挫感不是很明显,对AMT的减档冲击也很满意。A7的内部空间宽敞,他对上卧铺的舒适感,暖气系统的供热能力也有很深的印象。特别对于“夫妻档”的车主,A7舒适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家的感觉。
2011年2月同比增26.7% 累计完成230.5亿
2011年2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52.4亿元,同比增长28.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3... 2011年0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