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今天,客户的修理厂打电话说有个发动机在更换四配套1天后出现缸套支撑肩断裂的事故(导致气缸套支撑肩断裂有很多种因素)。
笔者和维修主管通过电话探讨这个事故来由:
发动机因为缸体上平面出现压痕(缸盖边缘部分),车主对缸体上平面进行平面加工作业(有可能是防止缸体上平面与缸盖下平面平行度超差导致的窜气(反水)现象)。
进行缸体上平面加工的单位并没有注意到缸体的缸套承孔止口台的深度问题(这个缸体是重汽发动机厂2007年初生产的缸体),直接进行了0.10mm的磨削加工。
稍微对WD615发动机缸体熟悉的修理厂应该知道,气缸套在安装到缸套承孔后,在缸套承孔的止口台没有下陷的情况下,缸套的上平面应该高于缸体的上平面0.02-0.07mm(一般主机厂控制在0.04-0.05mm之间)。如果没有对缸套承孔的止口台进行加工而直接进行缸体上平面的磨削加工的话,那实际缸套的上平面就应该高于缸体上平面0.14-0.17mm;为了保证正常的使用,修理厂应该更换相对(受预紧力压缩后)厚0.10mm的气缸垫(阻气环不增厚)。
但是目前市场上正规厂家的配套气缸垫厚度是一定的,所以这种维修方式很多修理厂没法操作。如果用的是平常使用的气缸垫(目前欧Ⅱ使用的是多层金属垫),那么当缸盖螺栓达到预紧力后,因为缸套上平面高与缸体上平面超过规定公差,所以气缸垫的阻气环在下压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斜向的剪切应力(此应力反映在缸套支撑肩退刀槽),又因活塞组件在上下工作的过程中对缸套有一个循环交变的拉应力;当这两种交变应力作用超过气缸套支撑肩部位的屈服极限的时候,气缸套会在支撑肩退刀槽位置出现裂缝,当裂缝形成闭合状态后,缸套失去支撑在拉应力作用下下沉,导致活塞组件失效!
很多修理厂、服务站问过,为什么老缸体(生产年限超过4年)的在进行缸体上平面磨削后,缸套没有出现从支撑肩断裂的现象呢?
很多老缸体是因为缸体上平面在多次维修及缸体受热变形或因缸套承孔的止口台下陷(长时间使用中受压应力、拉应力导致)来进行缸体上平面磨削加工的,通常上平面磨削加工量在0.1mm,对于那些缸套上平面低于缸体上平面的缸体来讲;通过磨削,很可能就把这个公差从原来的-0.05变成了+0.05,反而加工后使用较正常。
因此,我们给广大的修理厂在进行缸体上平面加工时提几点注意事项:
1,加工前应检测各缸缸套上平面高于缸体上平面的数据,并测量缸套承孔止口台的深度。
2、加工后应对加工的缸体上平面检查其与缸体下平面的平行度(防止因平行度超差导致个别气缸的缸套支撑肩受力不均匀)。
3、如果缸套承孔的止口台也同时加工的话,同样需要测量其与缸体下平面的平行度。又因发动机连杆中心距是固定的,也就意味着活塞在达到上止点位置的时候有可能高出缸套上平面,这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重新计算发动机的压缩比选配相应厚度的气缸垫,恢复发动机正常功率。
4、如果没有计算压缩比而选用较薄的气缸垫(不影响缸套支撑肩受力的前提下),因压缩比变大,发动机在维修后有可能出现工作粗暴,甚至活塞出现烧蚀的现象。那么可以相应的适当减小油泵的供油量、增大供油提前角(微调),降低发动机功率,保证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因WD615系列发动机 是高强度发动机,采用的是干式气缸套,所以在维修的过程中更应该做到胆大心细,做好详细的维修数据档案(供日后查看)。禁止野蛮装配,尽可能杜绝事故隐患!
09年4月快递量同比增长30% 达1.5亿件
2009年4月,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342.3亿元,同比增长9%;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97.2亿元... 2009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