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和环保需求的双重刺激下,新能源货车市场迅速扩张。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包括货车、物流车等)占比显著提升。然而,市场繁荣的背后,新能源货车的保险问题却成为行业痛点。
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达1177亿元,同比增长52.93%,但全行业承保亏损达57亿元,赔付率高达84%。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新能源货车的高出险率和高维修成本导致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费以覆盖风险。
例如,新能源货车平均保费比传统燃油车高出约30%,部分营运车辆保费甚至超过1.2万元/年。尽管新能源货车在使用阶段的电费成本低于燃油车,但高昂的保费已部分抵消了其“省油钱”的优势。
● 保费高、还难买 新能源货车运营省的钱都花在保险上了
新能源货车的保费不仅贵,投保难度也远超燃油车。许多保险公司因承保亏损风险,直接拒保新能源商用车,尤其是营运性质的货车和网约车。陕西、河南等地的新能源货车司机反映,续保时被保险公司以“额度不足”为由拒绝,或面临保费大幅上涨。
保费高企的三大推手
维修成本高:新能源货车采用一体化压铸车身、激光雷达等技术,事故后往往需整体更换部件。例如,电池包轻微磕碰的维修费用可能高达17万元,远超保险公司预期。
出险率高:新能源货车中营运车辆占比高,且车辆加速快、驾驶行为差异大,导致其出险率是燃油车的两倍。
数据积累不足:新能源车型迭代快,保险公司缺乏历史理赔数据,风险评估困难,定价趋于保守。
投保难的双重困境
保险公司“选择性承保”:部分公司仅接受非营运车辆投保,或对营运车辆设置苛刻条件(如强制购买附加险)。
政策执行滞后:尽管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愿保尽保”,但实际操作中,车主仍面临平台与保险公司推诿、投保流程不畅等问题。
● 保险高之外 电池的更换成本等其他费用也很高
新能源货车的成本压力不仅限于保险。动力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更换成本占车辆总价的40%以上。尽管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但寿命衰减、事故损坏等问题仍导致车主承担高昂的隐性成本。
电池维修的行业矛盾
技术壁垒:电池维修需依赖厂家或专业机构,普通4S店无法处理,导致维修周期长、费用高。
责任划分模糊:保险公司与车企在电池损坏责任认定上存在分歧,部分案例中车主需自行承担费用。
此外,新能源货车的充电设施布局不均、残值率低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运营成本。例如,二手新能源货车的保值率普遍低于燃油车,车主难以通过置换缓解资金压力。
● 综合来说 新能源货车只是短期运营成本低
从短期看,新能源货车因电费低廉、政策补贴等优势,确实降低了部分运营成本。但长期而言,其综合成本可能被保费、电池更换、残值折损等问题抵消。
成本对比分析
燃油车:年均保费约6000元,维修成本低且供应链成熟;
新能源货车:年均保费超1万元,电池更换费用动辄数万元,且维修依赖特定渠道。
行业破局方向
政策协同:通过车险综合改革(如“车电分离”保险模式)降低保费压力,同时推动车企开放技术数据以优化风险评估。
产业链整合:主机厂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定制化保险产品,例如蔚来、比亚迪等车企已布局车险业务,试图通过闭环服务控制成本。
技术降本:推广电池可维修性设计,建立标准化维修体系,减少事故后的总损失。
● 结语
新能源货车的普及是交通领域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但其成本结构中的“隐性陷阱”需引起重视。唯有通过政策引导、行业协作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环保”与“经济性”的平衡,避免“省下的油钱,全交了保险”的尴尬局面。(文/高李敏)
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问卷
货车司机朋友:货车司机是物流行业重要的就业群体,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为充分发挥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关爱服务货车司机群... 2025年04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