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不管谁是谁非,用喝药的极端行为来解决矛盾的方式都不可取,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人都不可儿戏!
● 绿通争议 卡嫂喝药表达抗议
近日,一则卡车司机运输绿通与收费站工作人员发生争议,卡嫂现场喝药表达抵抗的事件引起行业关注。
据悉,事发在广西南宁市的武鸣收费站,当时事件中卡友夫妇用冷藏车拉了一箱橘子下高速,车辆高度是4.2米。
收费站工作人员表示,按照国家标准,只要高度超过4米都不能予以免费,需要缴纳过路费,而卡友夫妇却坚持自己的车辆合规,并表示在全国多地都能享受政策优惠,为何到了此处却不行?
因此,卡友夫妇与收费站工作人员发生激烈争执。在冲突中,随行卡嫂选择了喝药的极端方式来表达抗议情绪。
关于冷藏厢车4.2米是否免过路费在去年就有争论,此处不做太多分析,本文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一事件背后其实不仅仅是一场关于4.2米货车是否应免费通行的争执,它更是货运行业深层次问题的一个缩影。
● 各地执法不统一 是争议的根本原因
从整个事件来看,我们认为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本是各地执法不规范,先不论车高4.2米是否违规,就拿当前有的地方车高4.2米可以减免绿通运输过路费,有的地方按不免过路费的执法现状来看,就让不少卡车司机表示无所适从。
今年的货运市场对许多司机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挑战。车多货少的矛盾导致运费低迷,司机们往往需要在货运平台上与同行竞争,争夺每一单生意。
在这样的市场压力下,只要执法有所放松,超限超载就会迅速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行业潜规则”。货主为了成本考虑,往往倾向于选择能够装载更多货物的车辆,再加上平台对于违规订单的纵容和卡车司机话语权的微弱,司机们为了不失去订单,只能违背规定,冒着被罚的风险违规接单。
我们知道,尽管“一超四罚”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在具体执行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执法不严、标准不统一,使得违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默认。即便到现在,真正能够实现一超四罚的执法案例却并非普遍存在,大部分的执法依旧是只罚驾驶员,甚至还有只罚款不整改违规车辆的情况发生,从根本上导致了全行业受益、驾驶员买单的现象,卡车司机们憋屈又心酸。
一旦这样的现象长期无法缓解,不仅会损害了守规矩司机的利益,也对行业秩序造成了破坏。因为司机们在执法的不确定性中试探边界,而这种边界的不断扩张,无疑是对行业规范的一种侵蚀。
在货运行业中,卡车司机群体常常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面对超载罚款,通常只有驾驶员一方承担,而货主和物流公司往往能够规避责任。这种不平衡的处罚机制加剧了司机的经济压力,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长期的经济压力和法律风险使得司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卡嫂的极端行为一定意义上也是这种压力的一种爆发。
● 文章小结
在法治社会,任何行业都不该是谁闹谁有理,更不能长期让老实人吃亏。
我们相信,现在货运行业的法律法规已经十分完善,但是全国在执法力度和各地的执法强度上依然存在差异,“一超四罚”的政策需要在全国各省份得到严格的执行,面对违规乱象不仅要对司机进行处罚,也应该涵盖对货主和物流公司的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车辆违规问题。
有人支招,如果全国都能拿出严查酒驾的执法力度来整治货运行业,那么货运乱象一定会快速好转,相信这是整个行业需要的,也是所有的卡车司机最希望看到的。
从此睡好觉 一款床垫能让运输事半功倍
冷链运输一直属于物流行业中最辛苦、最高效的运输类型之一,本次故事的主人公陈建就是这冷链大军中的一员,作为在北京-云南这条运输线上打拼十年的老... 2024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