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司机作为运输行业的中流砥柱,在每个国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国内目前的货运行业来说,“马达一响,黄金万两”的口号显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这句话放在欧美国家依旧很适用。
最近,一位快手博主“汤法师”分享了自己在英国的货运见闻,我们就来看看在货运方面,中英两国有哪些区别。
收入肯定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在十年前,货车司机在中国是妥妥的高收入职业,但近几年情况却急转直下,卡车司机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卡友都面临着“转不转行”的艰难抉择。
今年1月份,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中国蓝领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货车司机以月均收入7641元在蓝领群体中位居前列。
而反观英国卡车司机收入情况,对比起来确实让人眼红。在英国,普通人员的收入大概在3000英镑(约人民币27000元);大巴车司机作为有经验的驾驶员,收入会在4000英镑左右(约人民币36000元);货车司机的收入会再高一点,大概在5000英镑左右(约人民币45000元)。但是英国的税率很高,五千英镑的收入扣完税到手可能会被砍掉五分之一以上。
可能一些国内的老司机会觉得,三万多的收入自己努努力也能达到。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哪怕是挣同样的工资,国内也比国外要累的多,因为这帮老外真是一点都不带“卷”的。
中国人在世界一直以吃苦耐劳著称。之前有中国人提出疑问:如果能吃苦、多干活,在英国是不是能挣到更多的钱?答案是否定的。
英国工会有规定,必须按照劳动时间来确定每天的工作量,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内卷”行为甚至会被视为所有卡车司机的敌人。
外国的工会一般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旨在为员工争取更好的福利和待遇。工会虽然是自愿加入的,但在英国的卡车司机基本上都选择加入了工会,每个月会费30镑(约人民币270元)。
工会可以帮助司机有条件地支付一些交通罚款,当卡车司机权益收到损害时,工会也可以免费帮他们雇律师维护权益。
我国近两年也在逐步推动货车司机工会落地。在国内,工会会更倾向采取协调、调解的方式维护会员权利,鼓励以对话解决争议。相比之下,西方的工会会更激进,更偏向于使用集体谈判、罢工、游行等方式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货车的疲劳驾驶规定一直让卡友们感到头疼。不是不想休息,只是总被运输时效性、高速堵车、服务区进不去等多种因素“扼住喉咙”。
英国同样有疲劳驾驶规定。货车司机每驾驶4.5小时必须休息45分钟,但这45分钟不需要一口气休息完,可以分成多次休息,而且每天收车的时间必须超过11小时,只为了保证司机可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和国内相同,英国的卡车也装了类似的记录仪来监督治理疲劳驾驶。对比国内超时未休息罚款200记3分的处罚,英国的违规处罚可谓更严格,未按规定休息的货车将被罚款1000英镑。虽然工资高,但1000镑对英国卡车司机来说也是“大出血”,所以大家都严格遵守规定。
难道国外就不存在进不去服务区的问题?
在英国,高速服务区里大车和小车是分开停放的,因此也就并不存在大车挤占小车停车位的现象。如果遭遇到了堵车,实在没办法休息,英国的高速每英里也有设置一个临时停车位,不论是大车小车都可以进去休息,甚至能在里面停一夜睡个安稳觉。
同样是跑长途,开卡车,凭啥人家一个月“躺着”能挣好几万,国内的卡友们拼死拼活平均收入才七千多?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内的供需失衡。疫情之后,整体就业形势低迷,很多人认为货车司机入职门槛低,纷纷选择加入货运行业,导致司机和车辆越来越多,但货源的增量并不多,这样一来,原本的老司机能拉到的活也越来越少。
还有一点就是恶性的市场竞争。“汤法师”说的一句话很贴切:外国人选择规避风险,而我们选择了忽视风险。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挣到钱,国内很多司机给钱就拉,市场上的运价越来越低。即使一些卡友发声,希望抵制低价货,但并没有掀起实际的波澜。而在国外,不管是司机还是市场,都是发自内心地不想卷。
小结
不得不承认,在收入和市场环境方面,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的确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仅卡友们要遵纪守法,维护行业正常秩序,也希望国内的专家们可以借鉴一下别国在管理方面的长处,为行业提供真知灼见,更好地保障每位卡友的权益。
注:本文为卡车之家原创,版权归卡车之家所有,未经授权的使用及相关侵权行为,卡车之家保留起诉权利。
重磅!全国首辆“无人驾驶”货车上线!
近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两辆标有“5G无人驾驶”字样的蓝色新能源重卡在非封闭型道路上进行了测试.这是国内首个L4级新能源自动驾驶商用车,配备行车... 2024年02月24日
国内的卡车司机这样的辛勤付出,说白了一点也不值得表扬同样也不值得同情,当然政策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从业者之间的互相碾压恶性竞争辛辛苦苦的付出不知道是不是值得,到头来一场空。
人家手里有投票权
这就叫人口红利,明白了吗?
可以啊
再过几十年会好点,现在人口多竞争大
这就是差距,其他国家没人做…我国抢着做
人家发展了多少年,我们才发展多少年,还有就是人口,这都是一个过程,在一个就是就业,我们三线城市以下的卡车司机就多,一二线城市卡车司机就少,这就能看出来,
我们工会都是公司安排亲信
都是由市场决定的,有些人干不下去,自然淘汰,没有那么多原因,抬高运价带来的后果就是国民的经济压力进一步抬升,只要还有利润就会有人干下去,真正没有利润了,退出的人多了,运价自然上来,不要怪有些车什么都拉,亏本都拉,当有一天亏不下去就淘汰了,这就是市场
我国也有工会啊,我国的工会只会勾结官商欺负工人
凭制度
都是货运平台压低价格,只有价格战,货主、企业才去发?
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信借鉴他人长处保护各方利益
看看就好,洗洗睡吧。
要是都能过去开车,普通话通用,工资就没有那么高了,国内司机太多了,没有地方跑
一个人人都能干,不是高科技能不卷吗?华为工程师你马路上随便抓个人他能干得了吗
万恶的资本主义
因为有权的人不会让老百姓活的那么轻松。你躺平我躺平社会怎么进步
钱都被平台赚了,中国企业和专家不去研究高科技,都是搞的老百姓
只谈工资没意思,还得谈物价,上海收入就是比其它地方高,生活成本也比别的地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