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不烧尿素一次罚五千 为啥还有人敢干?

【卡车之家 原创】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卡车尿素的使用已经成为了卡车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烧尿素一次罚五千 为啥还有人敢干?

然而,最近在山东等地,却出现了严查柴油货车车主擅自拆除、闲置、改装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或者破坏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导致尾气处理装置(SCR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少喷或不喷尿素)的执法行动。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司机们选择了这样的操作?为了揭开这个谜团,我们深入调查了卡车尿素背后的故事。

●  原因:

缘何不烧尿素? 为省钱也为省事 !

据了解,之所以通过改装或破坏车载系统少用不用尿素,主要有两个原因。

不烧尿素一次罚五千 为啥还有人敢干?

1、不烧尿素 一年至少省一万

随着排放升级,尿素的消耗量也在上升。国五排放时期尿素消耗大概是燃油消耗量的7%,国六时期EGR路线需要10%,高效SCR路线需要14%。

按照每辆车百公里35升燃油、一年运营里程10万公里来算,一年需要至少3500升尿素,每升尿素按照3元来计算,一年就能至少节省1万元。当前货运市场生存艰难,因此这笔钱对于许多卡车司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烧尿素一次罚五千 为啥还有人敢干?

2、消除故障码  提升运营时间

除了省钱之外,其实卡友屏蔽尿素还有一个原因。

据卡友称,随着排放标准的升级,后处理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部分技术不成熟的原因,车辆行驶中会产生故障码问题,一旦产生故障码,就需要到服务站或修理厂进行处理。然而,处理完故障码后,很容易反复出现,导致司机需要多次往返维修站,既费时又费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司机选择了通过破坏车载系统的方式,来消除故障码,从而增加运营时间。

●  危害:

大额罚款+无法质保 违规行为得不偿失

据了解,除了山东之外,很多地方的卡车司机都有屏蔽尿素的行为。其中一些车辆是提车时候就已经通过经销商或者修理厂进行操作,另外一种则是司机提车之后发现经常出现故障码,对车辆限速限扭,于是自己找修理厂进行改装或修改程序。

据卡友反馈,如果是程序修改,车辆走在路上比较隐蔽,单靠肉眼很难被识别,但如果是擅自拆除或者改装,则能在车上很容易看出痕迹,此时必然面临大额罚款,让人叫苦不迭。

不烧尿素一次罚五千 为啥还有人敢干?

现场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从重型柴油货车温度传感器规范使用、排气管道连接、是否存在外接OBD控制、尿素控制模块、尿素管路使用情况、车载终端通讯连接情况等方面入手进行重点查验,如论硬件检查还是软件检测,破坏系统的行为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从各地的处罚力度来看,处罚金额为1000-5000元,顶格处罚现象比较常见,再加上一路上还得提心吊胆,会让运营路上更加不安。

另外,除了面临罚款之外,擅自通过改装、拆除或者通过刷系统来改变尿尾气处理装置系统的行为还会对车辆质保产生影响,厂家如果以此为理由拒绝质保,对于卡友们来说则有些得不偿失。

不烧尿素一次罚五千 为啥还有人敢干?

●  呼吁:

环保靠大家 卡车司机只是微弱一环

一些卡车司机为了节省费用和避免故障码的出现,选择了屏蔽尿素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也会对卡车的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杜绝。但除了司机本身行为之外,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看到的不只是这仅仅浮现出水面的微弱一环。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排放升级提升了车辆的换新速度,卡车作为生产资料用来赚钱,因环保导致的换车和运营成本不应该只由卡车司机来买单。

司机运营成本的增加就意味着物流成本的增加,物流效率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收货体验。我们希望在关注环保的同时平衡好物流成本与收益,稳定推进环保进程,厂家相关车辆技术及时跟进,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的卡车产品,从而满足当前物流的高质量发展需求。

不烧尿素一次罚五千 为啥还有人敢干?

回归当下,面对货运行业当前出现的违规现状,无论是处罚还是整治都必不可少,单不能只看司机一端,而是要从整个产业链入手、从根儿上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环保与货运行业的长久、健康、平衡发展。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大暴雪/冻雨已上路 这份安全锦囊要收好

冬季寒意正浓,冰雪独受恩宠.今年哈尔滨的出圈掀起来冰雪旅游热度,天气似乎也受气感染增加了降雪的范围与力度.然而,冰雪虽美,对于咱们卡车司机来说,... 2024年01月30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