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晶
出品|卡车之家
● 4.2米轻卡困难重重
其中包括运价持续走低、物流需求减少以及政策对超载管理的趋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4.2米轻卡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运价的持续走低是4.2米轻卡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物流企业为了争夺订单往往降低运价,这导致了4.2米轻卡运输收入的下降。
物流需求的减少也对4.2米轻卡造成了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的放缓和行业需求的变化,物流市场的需求量有所下降,这进一步减少了4.2米轻卡的运输机会。
据一位用4.2米轻卡箱货跑城配的卡友,在满勤状态下(20天左右),每月的行驶公里数大约在1.2万公里,而油费则需要大约1元左右。然而,即使在这样高压的状态下,除去个人餐饮,该卡友的最终收入也不会超过万元,纯收入仅在6000到7000元之间。
此外,轻卡目前增吨无望,并且政府对超载管理的趋严也给4.2米轻卡带来了压力。为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公路损坏,政府加大了对超载运输的处罚力度,这使得4.2米轻卡在运输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限制和风险。
这意味着传统4.2米车的运营成本上升,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盈利,个体司机和物流企业不得不超载运输。一位从事多年轻卡运输的卡友无奈表述:“想要挣钱就必须超载,一旦被抓到等于白干。”
本应是新能源轻卡的机遇。但,新能源轻卡在充电设施建设、续航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一些潜在客户犹豫不决,选择观望。
尽管新能源轻卡在全国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但面临金融审批难、保险费高、载重力不足以及路权倾斜程度不够明显等挑战。这表明新能源轻卡尚不能完全替代4.2米轻卡。
● 新能源目前无法完全替代4.2米轻卡
>>技术限制
新能源轻卡在技术和市场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限制。尽管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但目前仍存在电池容量有限、续航里程不够长、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限制了新能源轻卡的使用范围和便利性。
>>当下成本高
新能源轻卡的成本相对较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新能源轻卡的售价较4.2米轻卡更高。此外,新能源轻卡的维护和保养成本也较高,例如电池更换和维修费用以及保险费用等。这使得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轻卡对用户来说经济上的负担较大。
>>使用场景受限
新能源轻卡在一些特定领域的使用还受到一些限制。例如,长途运输和重载运输等对于续航里程和载重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领域,新能源轻卡的性能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这使得4.2米轻卡在这些领域仍然具有竞争优势。
>>用户和市场需要时间
新能源轻卡的市场推广和接受度也需要时间。尽管政府对新能源车辆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轻卡的接受度和认知度还相对较低。这使得新能源轻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新能源轻卡目前无法完全替代4.2米轻卡主要是由于技术限制、高成本、特定领域的使用限制以及市场推广的挑战等原因。主机厂和行业运价在创新解决方案,如精准定位和开拓重点区域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创新营销模式等,以推动新能源轻卡市场的发展。
● 趋势不可逆 新能源未来可期
>>新能源轻卡发展迅猛
然而,近年来政府对轻卡超载治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对各省市公共区域新能源物流车占比的要求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司机和物流企业在选择车辆时开始优先考虑新能源轻卡车型。
根据近三年的新能源轻卡保险数据分析,2021年的销量为33710辆,2022年的销量为68000辆,而2023年1-9月的销量为55455辆,显示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轻卡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销量在2021年到2023年的时间段内呈现了显著的增长趋势,这说明用户对新能源轻卡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市场潜力巨大。
这些数据也反映了新能源轻卡行业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取得的成就。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认可,新能源轻卡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提升,用户对其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改善,相信新能源轻卡在未来有望逐渐实现对4.2米轻卡的替代。
>>产品多样
产品的质量和特点是吸引客户的关键因素之一。新能源轻卡已经打破“油改电”传统,走向正向开发模式。
目前,新能源轻卡的动力技术路线多种多样,包括纯电动(充电式和换电式)、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插电式和增程式)以及甲醇等。这些不同的技术路线各具特色,并且同时发展。其中,纯电动轻卡在运输市场中占据较高的份额,并且备受用户青睐。
当前,新能源轻卡的动力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纯电动轻卡以其零排放、低噪音和低运营成本等优势,在运输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充电式和换电式纯电动轻卡成为用户首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除了纯电动轻卡,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甲醇等技术路线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应用和发展。这些技术路线各具特点,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这些技术路线有望继续提升性能和推动新能源轻卡的发展。
>>优越的驾乘体验
新能源轻卡注重科技化体验也是吸引年轻司机的重要因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符合年轻司机对于科技化体验的需求。这种以客户体验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司机选择新能源轻卡。
新能源制造企业已经认识到客户对驾驶体验的重要性,这在乘用车领域取得了成功。他们将这种成功经验应用于轻卡领域,不断改进和创新产品,以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轻卡的性能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车企将继续投入研发,提高新能源轻卡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驾驶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以满足客户对高效、可靠和舒适驾驶体验的需求。
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将推动新能源轻卡车企不断创新。客户对新能源轻卡的需求将趋向多样化,包括不同的运输需求、载重要求和行驶场景等。车企将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研发更加智能化、定制化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因地制宜和路权绑定
成都、北京、郑州、重庆、武汉等城市一直是新能源轻卡销量较高的城市,但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存在差异。主机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定位和市场开拓,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此外,还要注意适应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消费习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通过重点区域渠道拓展,主机厂投入更多的营销资源,强化渠道建设。同时,主机厂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轻卡市场的发展。
>>个性化的营销模式
不同的车企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营销模式,如分销、直销、租赁和网络平台销售等。同时,创新个性化的营销模式也是关键。宇通新能源轻卡采用了“直营+直融+直服”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取得了成功经验。其他车企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支持,实现绿色运输的社会效益。
当下,4.2米轻卡面临到一系列问题对为新能源市场带来了机遇。主机厂、经销商可以从产品力、重点细分市场、区域渠道拓展和个性化营销模式等方面入手,以拓展市场。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新能源轻卡才能更好地接住这波机遇,实现全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规模效应将放大油电差价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稳定,油电差价将成为新能源轻卡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今年LNG重卡在区域市场的发展为例,一旦LNG重卡的比重超过燃油重卡,运价将以气价为准。同样地,就像多骨诺牌一样,只要新能源轻卡在某一细分领域实现大规模增量,运价也将随着新能源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油车的成本进一步增加。
随着新能源轻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其与传统燃油轻卡之间的差距将逐渐凸显。新能源轻卡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能效,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随着新能源轻卡市场份额的增加,运输行业的运价将逐渐以新能源为基准,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油车的成本上升。
此外,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轻卡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促使运输企业转向新能源轻卡,推动其市场份额的增长。随着新能源轻卡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其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加大,从而推动运价以新能源为基准。
看欧洲如何搞定绿通畜牧运输? 极其苛刻
高速上什么车最快?高温的猪、缺氧的鱼、睡过头的绿通和超时的快递,这四大类别必定当属其中.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绿通、畜禽运输绝对是行业中最苦... 2023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