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钱恒荣:锡柴换挡,解放动力领航

出产品、出机制、出流程、出人才

2001年年初,蒋厂长和我第一次直接跟竺(延风)总汇报CA6DL项目情况,竺总不知道我们在开发这款发动机。当时一汽集团正在跟奔驰谈合作,奔驰态度傲慢,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但一汽集团又需要重卡发动机,所以还不能闹得太僵,双方就此陷入拉锯战。

在这之前,蒋厂长在一次会上给竺总吹过风,说我们正在试制一款发动机。他的意思是,一汽集团在前面谈,我们在后面干。所以,当听到CA6DL开发结果不错时,竺总非常高兴。

跟奔驰主要谈发动机,奔驰派了一帮人到锡柴,交给我们100多张表格,让我们提供资料。我一看就火了,这不是要把家底全交出去吗?我说,你们让我们填100多页表格,按照对等原则,你们能不能给我们填50张表格?

奔驰不同意,还说,我是甲方,你们是乙方,你们必须配合。蒋厂长也很生气,但没办法,后来竺总说,还是提供给他们吧。

有了CA6DL底气后,一汽集团开始转变谈判态度。奔驰依然强硬,谈判再度陷入僵局。随着CA6DL效果越来越好,竺总下定决心退出谈判。最终导致谈判破裂的根本原因是,奔驰希望合作后,在一汽生产的重卡上挂奔驰LOGO,竺总很清楚,经过几十年培育出来的解放品牌不能在他手上丢掉。

2001年7月15日,CA6DL成功响车,向一汽48周年厂庆献礼。第二天,竺总在一汽汽研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CA6DL下一步投资建设问题。一汽集团把CA6DL定位为企业“十五”规划战略产品,竺总明确作出“义无反顾、坚决干好”的指示。

项目立项后,投资方案做了三轮。第一轮我按照3亿元做,原来产线投资大都是几千万元,到长春向竺总和滕(铁骑)总汇报,被他俩好一顿批:老钱,你这是什么方案?投3个亿就能造出世界先进的发动机?肯定不行,回去重做。

我很佩服竺总,回来后按照5亿元投资做方案。第二次去汇报,还是不行,5个亿少了,没有好设备,肯定干不出好发动机来。竺总跟奔驰和沃尔沃都谈过合作,也去看过他们的生产线,很清楚需要多少投资。

第三轮,我按照8亿元投资做方案。这次领导说好,最后批下来10.7亿元,增加了2.7亿元。本来我们想购买日本设备,性价比更高,投资确定后,我们决定选最好的设备。即使现在来看,CA6DL车间也不落后。

我跟蒋厂长建议,购买德国GROB设备,让他们做交钥匙工程,甚至连冷却液处理、机床切削液等都从欧洲购买。时机也非常好,美国9·11事件后,欧美机床行业一塌糊涂,GROB公司没订单,好不容易接到我们这笔大订单,走完招标流程后,又给我们优惠了几十万欧元。

基本整线德国GROB总包。建CA6DL生产线用了两年时间,德国GROB交货期16个月,调试6个月,这个周期没法缩减。用到现在接近20年,设备精度基本没降低。销售形势不错的年份,CA6DL生产线24小时不停机,饭都送到机床旁,配四班人员,每天开三班。

竺总要求我们将CA6DL车间建成医院式工厂,像医院那样干净整洁。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医院式工厂,竺总说,你们去看看大众(汽车集团)波兰新发动机工厂。

我们赶紧办出国手续,由王镇昆带队,蒋厂长、我,外加几个工艺员,以及九院负责工厂设计的人组团到波兰参观。回来后,按照波兰工厂要求设计。CA6DL车间建成后,有段时间工人都穿白色工作服,后来逐渐跟一汽解放统一。

发动机的难度,一是产品开发周期长,需要48个月,比整车时间更长。我们现在可以缩减到42个月,这已经是极限状态。二是对市场研断,从立项开始就要考虑四五年后的市场变化。

CA6DL是我到锡柴后主持的最大项目。从1999年到2003年年底,前后历时4年半,最终达到竺总提出的“四出”要求:出产品、出机制、出流程、出人才。

出产品容易理解。2003年,CA6DL发动机投产,这是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被评价为“带动中国内燃机技术一步跨越20年”。CA6DL取名奥威,解放J5也叫奥威,整车使用了发动机的名字。

出流程也容易理解,就是出产品正向开发流程。CA6DL之前,中国发动机,包括中国汽车都是逆向开发,都是将国外样机拿回来测绘仿制,最多做点小修小改。

真正从一个概念开始,到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则从CA6DL开始。我们把AVL公司详细开发过程记录下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形成一套开发流程。流程后面还有判断标准,衡量到底做得好不好。

为出这套流程,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沃尔沃卡车发动机的诞生流程,由一汽汽研所情报室翻译。另一本是大众汽车集团编写的乘用车发动机诞生流程。我把这两本书的内容,跟AVL公司实际操作流程结合起来,总结形成一套发动机正向开发流程。锡柴产品开发都遵照这套流程执行。

这套流程后来被一汽整车引用。从解放J5开始,一汽解放真正走向正向开发。

在出人才方面,前期我们投资300万美元,后来一汽技术中心再花费300万美元,将AVL公司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软件购买下来,要求AVL公司为我们培养技术人才。

简单来说,就是我购买你的软件,但你得教会我怎么用,我们用这些软件计算出来的结果,跟之前提供的报告数据要一模一样。通过这个项目,一汽技术中心设计能力得到飞跃提升。

至于出机制,就是企业管理机制,特别是研发机制怎么建立?为什么锡柴能做成功?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总结。

有了CA6DL的经验,CA6DM完全由一汽自主开发:一汽技术中心主导,我们做配合,AVL公司只在概念设计阶段和具体计算上把关。目前,CA6DM2、CA6DM3已成为锡柴主要盈利产品。

钱恒荣:锡柴换挡,解放动力领航▲2010年7月12日,锡柴重型柴油机生产基地奠基

钱恒荣:锡柴换挡,解放动力领航▲CA6DM车间生产线全景

钱恒荣:锡柴换挡,解放动力领航

第四次创业

锡柴自1943年建厂以来,先后经历了四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从建厂到1991年,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和低谷的徘徊。

第二次创业从1992年到2000年,锡柴整体进入一汽集团,从服务工程农机转型到服务汽车业。我经历了末尾阶段。

第三次创业从2001年到2010年,开发CA6DL,形成系列化产品。锡柴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系列开发能力,以及整个生产线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第四次创业从2011年到2025年,分三个阶段实行,每个阶段5年。

第四次创业怎么做?我思考了很久,提出锡柴要实现“四大转变”,成为民族品牌、高端动力:一是由学习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二是由技术跟随型向技术引领型转变,三是由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四是由内涵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

“313”战略是第三次创业的结尾。这个战略怎么来的?2007年12月,蒋厂长退休,我接他的班,跟党委书记蔡真法搭档。当年锡柴创历史最好纪录,销售柴油机20万台,排在行业第三位。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锡柴身处这个高位还能不能突破?如何带领新班子挑战新目标?对我来说,压力很大,毕竟是高位接盘。蒋厂长是著名的干将,在一汽集团非常有名,员工都比较适应他的管理风格。我接手后能不能继续干好,经营方面能不能突破,管理能不能做得更好?员工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

2008年1月,通过对市场形势和大小气候认真分析,我们设定了新奋斗方向和新目标,在锡柴干部大会上提出“313”战略——到2010年,实现柴油机销量30万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润3亿元。

战略提出第二年,即2009年,锡柴销量和利润都超过目标。2010年,三个目标全面实现,而且创造了阶段性新高峰,销售柴油机43.6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利润达到8.38亿元。

“313”战役一炮打响,我在锡柴真正树立了权威,为今后管理奠定了基础。

现在回头看,“313”战略目标全面达成也有机遇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央随即出台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效果立竿见影,行业疯涨。作为锡柴当家产品,CA6DL供不应求,我们配备四班三运转,连续36个月人停机不停,开足马力,充分挖潜。

CA6DL设计产能7.5万台,最高时做到10多万台,市场火爆到什么程度?拿到一台发动机就等于生产一辆整车,一汽解放派两个专人到CA6DL车间蹲点,两人轮流换班,每人12小时。尽管如此,CA6DL也只能保供长春总部,所以,2010年潍柴才有机会给一汽青岛公司配套。

那边CA6DL产能不足,这边11升机试制成功,起初在锡柴中试车间生产。综合考虑到市场因素,决定先投1.5万台,2010年上量后,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向上打报告,希望扩大重型柴油机产能,在CA6DM2(11升)机基础上开发CA6DM3(13升)机。扩大产能必须建新基地,这就有了后来的惠山基地。

当时一汽集团规划部管投资,规划部表示可以投,但只给我们批了180亩地(约12万平方米)。后来,我给分管规划的一汽集团领导打电话,邀请他到现场考察,看完后他也认为面积不够。

怎么找到惠山的?一汽集团规划部跟无锡市政府谈,谈了几个月都没谈下来。我直接去找规划部领导,我说,你要是相信我,这事交给我,我全权代表规划部去谈。

一汽集团表示同意。我跟无锡惠山区领导谈,只用了半个小时。一汽集团关心什么?土地。惠山基地包括5万台CA6DM产能和3万台CA6DL产能,一期投资16.7亿元,后面又增加部分投资,总投资20多亿元。土地面积483亩,接近500亩,其中100亩用于铸造。原来的铸造车间在锡柴工厂本部,单独拿地谁都不肯给,跟着惠山项目一并解决了用地问题。

惠山基地被列为无锡市政府和一汽集团的一把手工程,它也是一汽集团“十二五”规划期间唯一一个按时间进度完成投产的重大项目。时任一汽副总经理董春波到无锡开会,他说,老钱,给你17个月,必须从拿地到投产全部干完。我说,行,没问题。

2010年7月9日下午4点多,(一汽集团)董事长的秘书打来电话说:钱总,董事长日程排好了,7月12日奠基。董事长定好时间,不能讨价还价,但当时惠山基地连路都没有,怎么奠基?而且中间就只隔着3天时间。

下午5点,我召集大家开会,开始布置任务。为确保7月12日奠基,第一,道路必须打通,而且必须用一天时间把道路打通。第二,场坪5000平方米,上面铺上石子,浇水泥肯定来不及。第三,现场搭台邀请领导,做好奠基准备。

度过了最苦最累的3天后,7月12日,石子路开通,领导们悉数来到现场。当天正好赶上无锡下雨,我们考虑得比较全面:第一,所有音响设备,包括显示屏等都带防水。第二,应急发电机组备用。第三,投放移动厕所,当时惠山基地还是一片荒地。

结果都发挥了作用。最惊险的是,奠基时从当地村里拉来电使用,基地前面有个大的充气门,主持人刚宣布奠基,电就停了。我站在台上一看不对,原来是一个半圆形,怎么有部分瘪了?赶紧启动应急发电机组,幸好参会领导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奠基仪式结束后,才知道是村主任闹情绪把电停了,因为没邀请他参加活动。

在奠基仪式上,一汽集团董事长说,集团推一个项目,周五批,周六干,周日就奠基,这在集团历史上都是没有的。其实,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我们背后做了很多工作。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进行到第四次创业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突破产能制约瓶颈和产品平台瓶颈,第二阶段实现管理和产品跟国际接轨,第三阶段实现技术行业领先、品牌影响力国际领先。

我们的确转变不少,但离预期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民族品牌、高端动力,要让民族动力品牌在全球都有一定知名度。

靠管理让改革见成果

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成立于2017年10月,这是根据一汽集团大改革的统一要求,以锡柴为主体,整合了大柴、无油所、长春一发、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发动机开发所和大豪动力而来。

从我内心讲,这么多年来,锡柴各方面发展都比较顺畅,所以并不想去整合,但改革是大势所趋。从结果看,在一汽集团大改革中,发动机事业部做得最成功,真正做到了管理出效益。

整合的几家企业中,大柴每年亏损1.2亿元,跟道依茨合资后已连续亏损10年;长春一发年亏损6000多万元;无油所定位研究所,是花钱单位,从来不挣钱……怎么整合?我们做了很多思考和实践。

先看大柴。通过调研,我向一汽解放董事长胡汉杰建议,要把大柴搞好,道依茨必须无条件退出。2018年双方启动谈判,10月道依茨零资产退出,象征性出1元钱。道依茨退出后,我们全面接管,2019年1月,启动工厂制改革。

企业管理要算大账,尤其要算经济账,怎么亏损就怎么解决,我认为改革应该按照这个方向推进。比如大柴1.2亿元年度亏损中,6000万元是财务费用,银行贷款13亿元。剩下6000万元可以从人事上想办法,大柴1700多人做中型和轻型发动机,人工成本每人每年15万元,如果分流400人,就能减掉人工成本6000万元。

减人比较头疼。第一步职能合并,大柴研发、营销、质保五脏俱全,除生产制造外,其他职能收归发动机事业部,比如研发100多人、销售100多人,先划到发动机事业部对应的研发部和营销总部。接着再精减,同等条件下进行岗位竞聘。没竞聘上的淘汰,按照改革政策执行。结果是,大柴合并第一年就开始盈利。

产品目前还在整合中。一方面,原来的道依茨产品太老,需要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新产品13升机放到大柴生产,大柴和锡柴都全面布局轻中重型发动机,具体产品型号双方再做分工,以适应不同细分市场,大柴长久盈利能力得到保障。

第一步是物理整合,第二步是化学融合。薪酬待遇按照发动机事业部标准统一,逐步到位。扭亏为盈后,员工们士气高涨,对我们制定的长远规划和设想都非常赞同。过去两家是竞争对手,现在融合得非常好,干部两边做交流。现在大柴已经改头换面。

长春一发扭亏相对晚一点,2021年实现盈利。这个厂原来做汽油机,后来改做零部件,我们接手时年亏损6000多万元,对它采取的措施包括——

其一,取消高级经理编制,从600多人减到400多人,减掉人工成本至少3000万元。其二,制造降成本,原来刀具费用比锡柴整机还高,几年下来,单台刀具费用降了一半。其三,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益管理。

整合到发动机事业部后,长春一发更名为运动件部,定位做运动件,只干柴油机的连杆、曲轴。在做好现有产品基础上,未来还会规划一些新能源业务,比如Pack电池包等。

无油所整合后,成为前瞻技术研究院,我们对它进行大部制改革。前瞻技术研究院并非只是简单地改个名字,而是整体工作都有重大转换。我在无油所工作14年,对情况比较了解,无油所长期脱离市场一线,必须增强市场观念、成本观念和时间观念。所以,第一次跟他们开会,我就强调,这三个观念必须转变,不能自娱自乐。

第一,要有市场观念。研究项目要围绕市场需求,围绕市场趋势,前瞻技术未来往什么方向走,需要什么技术,要围绕这些进行研究。没有市场观念,纯粹为搞技术而搞技术,肯定不行。

第二,要有成本观念。没有成本观念,做出来的产品谁买?产品没人买,再好也没用。虽然搞技术,但要学会算账。

第三,要有时间观念,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按照周来排计划。工厂生产的产品,今天出了质量问题,明天就要解决,否则又有一批柴油机带病出厂。1997年我调任锡柴,从研究所到市场化企业,这三个转变是我最大的感受。

研究方向重新定位。过去无油所主要研究喷射系统和自主共轨,现在已经调整为围绕发动机前瞻技术进行研究,前瞻技术指五年后或者十年后才能用到的技术。

整合后,他们课题更多,任务更重,当前正围绕国七排放、双碳战略、氢燃料发动机、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等方向展开。前瞻技术产品化后,再转交给发动机事业部研发部。

无油所整合已经告一段落。发动机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成海,同时兼任无油所所长和前瞻技术研究院院长,每周有一半时间在无油所。两边人才也开始交流,无油所的优秀人才可以提拔到发动机事业部当干部,上升空间打开后,大家积极性更高。

我们对前瞻技术研究院实行项目指标考核。每年考核科研经费完成率,而不是考核他们赚多少钱。

钱恒荣:锡柴换挡,解放动力领航▲2019年6月26日,解放动力品牌发布

钱恒荣:锡柴换挡,解放动力领航▲2021年,锡柴第三首厂歌《解放动力之歌》

钱恒荣:锡柴换挡,解放动力领航▲2023年2月26日,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党委班子成员合影

解放动力领航

我一直有个理念,研发跟生产一样,并非所有事情都自己干。在锡柴什么都自己干的年代,4500个人每年就干4500台柴油机,没有分工。研发也要社会分工,因为资源有限,围绕柴油机我们该干哪些核心技术?其他技术能买就买,别人能干就让别人干,我们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

整合过程中也有遗憾。我在一汽解放大会上讲过,主要是研发体系整合不到位。研产供销必须一体化管理,打个比方,你负责这个板块,这个板块的研产供销都由你管,出问题就找你,这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发动机事业部未来主要聚焦三个方向:一是低碳化,现有柴油机如何更省油。我们提出“三最”理念:最省油、最环保、最可靠。2019年,启动欧标项目,配合解放品牌一起做。二是燃料多元化,包括天然气发动机 和灵活燃料等方向。三是零碳化,包括燃料电池、氢气发动机和动力电池等。

动力电池我们侧重电芯,这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一辆重卡均价约35万元,而电池成本要40万元(补贴除外),商用车按照400度电计算,(电池)成本超过50%甚至达到60%,所以我们下决心自己做。

项目投资方案已经获得一汽解放批准,正在上报一汽集团投资委员会审核。项目采取合资经营模式,总投资60多亿元,建成后,70%配套一汽解放,30%对外供应。对发动机事业部来说,这是转型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使传统发动机产量减少,动力电池也可以补上。

事业部整合前,每次大会大家都合唱《锡柴之歌》,大柴和无油所进入后,事业部要实现一体化,就不能再分锡柴或者大柴。当时提出两个方案备选:一个方案是,锡柴知名度高,事业部就用锡柴品牌;另一个方案是,启用一个新品牌。

经过认真思考,我建议启用解放动力品牌,锡柴好接受,大柴也好接受,而且有利于新品牌推广。2019年6月,我们跟一汽解放联合发布解放动力品牌,将锡柴和大柴两大动力品牌合二为一。

解放动力品牌覆盖了未来动力方向,比如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技术。在《锡柴之歌》基础上,《解放动力之歌》诞生,歌词由我把关,主要体现解放动力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

概括起来,锡柴这80年对中国内燃机行业作出的贡献有:第一,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输出很多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第二,为行业发展贡献了锡柴智慧和锡柴方案,比如在正向开发流程方面,以及为商用车企业抵御国外品牌进攻作出的贡献。

至于经验,第一,产品为王。不管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产品都是关系企业生存壮大的根本条件。

第二,市场认可。产品也好,服务也罢,只有市场认可,用户才会持续购买。

第三,技术领先。技术领先才能支撑产品,锡柴一直聚焦省油技术。新13升机2024年推出,定位世界一流,爆压提高到300,这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

第四,品牌建设。强化解放动力品牌,把品牌统领作为发动机事业部的最高发展战略。

第五,精益管理。用指标衡量,有管理体系。

第六,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终极竞争力。

第七,从严治党。为企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反思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机制改革必须与时俱进。其二,技术创新必须坚持不懈。我担任创新委员会主任多年,感觉创新很难,尤其是颠覆性创新更难。其三,品牌建设必须坚守定位,持之以恒,不急不躁。

锡柴历史悠久,创建于1943年,跟它同时代的很多企业已经销声匿迹,锡柴为什么能活下来,并且还活得很好?

我的体会是,企业最终要做品牌。为利益而牺牲品牌,追求短期利益给客户造成伤害,这些都长久不了。要做好品牌,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好,否则就会对品牌造成伤害,影响企业生存。

我对锡柴未来的寄语是:百年企业,傲视全球,解放动力,一路领航。

上一页12阅读全文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本文导航

  • 第2页:1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安康151马力加持!帅铃S6轻卡速报

江淮1卡作为轻卡市场中领军品牌,针对蓝牌轻卡新技术规范也推出了不少合规车型.而江淮1卡最新推出的帅铃S系列,就收获了不少卡友的好评.那今天我们就... 2023年10月14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