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通知,其中对车辆的生产、销售、登记检验和使用等环节进行了重点规划,一旦按照规划内容严格执行,蓝牌轻卡大吨小标问题将会无处遁形。
以下我们将结合轻卡现状和十四五规划内容和近期针对蓝牌轻卡的一些政策措施,一起来探讨未来蓝牌轻卡的发展之路。
车从哪里来?无疑为卡车制造企业,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业待兴,随着第一辆国产卡车下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建设对于货车的需求都很大。近二十年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突飞猛进,一个又一个的轻卡卡车品牌进入市场角逐,在强大的增量市场中混的如鱼得水。
翻阅轻卡发展历史不难得出,其实从我国轻卡产品诞生之初,荷载量变集中在2吨左右,大家也都遵循着这一规则,然而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用车需求量急剧增加,便开始有人在提高单车运力方面花费心思。
底盘加强、轮胎加大、车厢加宽、发动机排量增大……为了更好的迎合这些“聪明人”的需求,一款款重载轻卡走出车间。当一辆辆车门上赫然标注着4495KG车身总重却高达近十吨的轻卡在路面上穿梭,用事实证明了行业“大吨小标”的怪现象层出不穷。
主机厂作为车辆生产者,对于卡车的各项法规与指标最为熟悉,要说其不知道所生产的车辆涉嫌超载违规,相信没有人会相信,超载车想要从源头治理,对于主机厂的要求与约束显得尤为重要。
最新发布的《“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指出:“严格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完善违规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退出机制。进一步细化完善国产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管理规定,提升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健全车辆生产一致性检查制度,加大检查频率,保证车辆生产一致性。”“强化违规车辆、安全隐患车辆的行政监管,充分运用司法手段,严肃追责问责违规生产销售企业,推动消费者协会等公益组织对车辆安全质量等问题开展公益诉讼,倒逼车辆生产销售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从文件内容不难看出,严格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准入,为的是从源头杜绝超载车辆进入市场,通过检查制度完善和司法手段的干预,则能从监督管理和法律手段对车辆生产销售企业进行追责,是解决违规车辆新增的最有效途径。
“花了十几万买台车,像是买了一个作案工具,一路上躲躲闪闪,一不小心就会被罚款”。我们经常会听到蓝牌轻卡卡友发出这样的抱怨。但现实中,不管是卖车的还是买车的,如果说完全不知道自己所经营的车辆违规,相信很少有人相信。
市场有需求,企业有生产,车辆自然会流入到终端市场,卖车的为了迎合用户需求,买车的最初是为了比别人多拉、慢慢又演变成不想比别人少拉,先是“聪明”的人越来越多,发展到后面就变成了无奈的人越来越多,如此往复循环,轻卡重载变成了司空惯见的现象。
2019年5月21日央视曝光蓝牌轻卡大吨小标问题之后,各地对于轻卡的查处力度增强,但并非在全国所有区域和所有时间内形成常态,有空子可钻自然会有人铤而走险,因此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了这一行业乱象并未得到根治。
今年1月蓝牌新规发布之后,对于市面上已有的大排量宽体车型给出了半年的缓冲期,即9月1日之后所有不符合新规的蓝牌轻卡军不能继续上牌销售,给卖车的和买车的都确定了一个最后期限,买卖交易行为消失,自然也不会有新的违规轻卡进入市场。
调研中我们发现,不管是卡友还是经销商,大家从心里面也在盼着产品合规化,这样经营起来才能够不用躲躲闪闪的想一些“歪门邪道”,运营的更加踏实放心。
据业内相关人士分析,从新规内容来看,未来蓝牌轻卡的使用场景会更加受限,也将迫使其回归到原本的应用市场,与VAN和小微卡等产品各行其道,共同去完成城市配送,向着互助你也化的方向发展。
一辆卡车完成销售之后进,上牌、上路、审车验车,进入使用环节。
521之前不管是七八吨还是十吨王,轻卡产品的整个应用环节中都鲜有障碍,这也是其能够在市场上广受追捧的一大原因。央视曝光蓝牌重载问题之后,部分区域在上牌和审车环节进行条件限定,但仍有人可以通过各种非常规手段让车上路,让不少已经切换合规轻卡的卡友直呼不公平。
近日,几个信号凸显了国家治理蓝牌轻卡大吨小标问题的决心。
首先是广东、河北、山东、浙江等部分区域对于蓝牌上高速进行超载劝返,罚款扣分等相关处罚,8月16日广东省安委办、省应急管理厅约谈了广州交投集团有关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提醒与建议,更是让大吨小标治理再度升级。
同时,《“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中指出,加强车辆生产、销售、登记检验和使用等环节的一致性监督检查和动态监管,联合开展车辆超载超限运输、非法改装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法律责任,也就是在车辆从生产到销售、使用、审验的整个过程中加强管理。
另外,《通知》还指出强化车辆生产改装、车辆检验检测、驾驶人培训、道路运输、货物装卸企业、客货运场站、物流园区等相关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落实互联网道路货运等平台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并将货车严重违法超限超载纳入刑法规范范围。
政策层层推进,法规日渐趋严,足以证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有合规产品才是蓝牌轻卡的唯一发展路径。
生产、销售、审验、使用,几乎贯穿了一台轻卡在运输行业中实现价值的整个过程。政策的收紧是对行业的规范,也是对所有卡车从业者的保护,执行的越彻底对于大家来说越公平。
行业变动时期,从业者存在不安情绪属于情理之中,每一个人都知道新政策的制定实施是为了引到行业向着合规方向前进,但处于过渡期的阵痛当中,也都怕自己成为最大的利益受害方。我们期待着蓝牌新规的推行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到统一彻底,更好的维护行业公平,另外在车辆载重吨位下降的同时要要兼顾卡友运营收益,实现行业平稳过渡,一起推动蓝牌轻卡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下去。
即可了解最全、最新蓝牌新规内容
注:本文为卡车之家原创,版权归卡车之家所有,未经授权的使用及相关侵权行为,卡车之家保留起诉权利。
重磅!中国重汽HOWO轻卡S-AMT16产品发布
"按照每年行驶里程10万公里计算,这款豪沃轻卡S-AMT 16 产品相较于传统手动挡产品可以节省油费7000元,平均每3-5公里换一次档位,将较少换挡次数... 2022年08月21日
的确是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呀
难整
随便了蓝牌增吨有的玩不增吨变黄牌市场没的玩尤其末端运输当然像现在一样严查同样没的玩最好严查几年把物价往上提提
蓝牌轻卡畸形存在,如今市场又不得不存在。 1.担任城际配送的末端服务。 2.疫情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运费低迷,油价上涨是中小微型企业.个体商户赖以生存的运输力。 3.运输力与续航能力综合上述条件目前无可替代。 总结:4.2米与人们生活物价息息相关,发改委与交通部是矛盾的。与其怪司机多拉快跑不如怪物流,怪信息平台,怪汽车生产商,怪发货方不给钱低,哪怕是怪疫情也不要怪拿命挣钱的4.2米司机。
国家治理蓝牌轻卡大吨小标问题的决心和3月1~9月1日过度去重载版库存期这两件事是否茅盾…请国家明示!!!?
又能怎样!
但凡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必须严查
说到底还是货运市场的风气不好了,哪个司机愿意超载?如果合规装载的话不得饿死?内卷一天比一天严重,你不跑别人跑,你就等着吧
执行的彻底,中国路面上就没有轻卡了
是超载需求而来的。。
都磨合几年了,利益关系还没分清楚。估计是执行不下来的。公安,交通部门希望罚款多,工信部希望企业违规多,发改委几边都不得罪,认你们自己闹。老百姓就像一锅粥熬了又熬,他们喝着才舒服。
为什么蓝牌货车总在喊冤,蓝牌货车是非营运车辆,国家把蓝牌货车定性为个体经营户自用车辆,1.5吨核载重量合情合理,部分人贪小便宜改变蓝牌经营性质严重违法超载,搞乱货运市场经营秩序,破坏社会公平公正,自己错误定位造成严重后果,居然说是相关部门的错误,法治社会不是谁喊冤谁就是对的,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执法,严查违法超载行为。
这么大个车只能拉几百公斤
吨位增加到八吨左右就可以了
我的东风凯普特净重3.5吨,今年年审的时候给了一张纸,说下一年不让过了,才刚买一年的车,这怎么整?
上游有专家团队,下游有专家团队,中间是和稀泥滴,不好搞哇!
要治就彻底,首先抄重的,相应企业回收,活报废给予补偿,其次,所有车辆按标载运输,货运平台先整改彻底,只要超载车主,平台一律处罚,轻卡按4495执行到底,只要抓住不合规运输的,厂家,销售端,货主,车主,通通入刑,我就问下有没有这个魄力,
一超四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