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如果我告诉你,一家车企因为外观设计原因导致公司破产,你敢信吗?虽然卡车作为生产工具,自诞生之初起就和乘用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卡友在购买卡车的时候,第一眼相中的,依旧是车辆的外观表现,毕竟内在再美好,外在不行自然会提前在卡友心中扣掉几分。
在上一期的文章《设计师开小差? 盘点卡车界的丑八怪》中,小编浅谈了卡车历史中十分奇葩甚至堪称另类的卡车,然而这些还只是车辆外观设计界的一盘“前菜”。在卡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难以被现代审美所理解、所认可的设计,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看看,还有那些车型称得上“最奇葩”的名号。
1、Corbitt D800,牵引车驾驶室能同时乘坐五位乘客吗?对于现如今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法规而言,必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在二战后的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交通法规不够健全,体型较大的牵引车能多坐几位乘客,赚取运费的同时还能收乘车费,似乎成为了一个不错的投资项目。
Corbitt(科比特)公司率先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二战刚结束时利用工厂仅有的零件设计出D800车型。科比特公司成立于1899年,最初是一家马车制造商,1907年开始制造汽车,多年来业务扩展至包括轻型和重型卡车、城际巴士、军用运输车辆和农用拖拉机。
而这辆D800车型也成为了这家公司最后的作品,从外观设计来说,这台车采用实用性设计理念,平头设计配合均匀过渡的车身线条,甚至看上去还有些经典。同时驾驶室的宽度得到提升,通铺一般的座椅设计让这台D800可以同时并排乘坐4-5位卡友,这样设计能够轻松让这台D800成为“卡客车”,带着一家人出行都不成问题。
出远门当然需要有地方睡觉,为此这台D800可提供四个单人卧铺,一个是通铺坐垫,一个是支持折叠的座椅靠背,而另外两个选装卧铺则分别设计在主驾驶下方区域以及车头位置。看起来,这样的设计视乎完美无瑕,但是下方柴油机所产生的的巨大热量和烟雾,在冬天还可以忍受,夏天别提有多酸爽了。
虽然照顾了乘坐空间以及卧铺空间,但是这台车的其他设计几乎全是反人类的,车辆侧面没有登车梯,门把手的开门高度达到了3米左右,有些人甚至站在轮胎上都无法开门,只能随车携带爬梯。同时,受限于发动机安装位置整体较高,再加上设计上过于扩张休息空间以及乘坐空间导致车辆挡风玻璃面积狭小,驾驶视野极差。
同时过于狭窄的车头以及高耸的机盖让它外观看上去十分滑稽,科比特公司希望通过这台D800改善自己在50年代的财务状况,但事与愿违,这台车生产于1951年,于1953年停产。虽然期间也在不停的降低高度升级改造,但是三年时间总共仅销售500多辆,而保留存世至今的有且只有两台,虽然依旧是复古卡车秀的重量级“嘉宾”,但是绝大多数D800也和科尔特公司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星河之中。
2、 道奇CN800 Sleeper,即便是头部车企,有时也有设计上的缺憾,这点想必很多卡友都感同身受。作为百年老字号的美国道奇,在上世纪60年代也设计出一批看上去非常“尴尬”的卡车,它就是CV800系列。这台车的研发初衷并没有问题,而是在设计上有太多的冗余空间供卡友发挥“想象力”。
CN800的设计初衷旨在打造一款5吨级的载货车,其型号以C系列开头,这些车型的设计思路非常简单,驾驶室直接从当时的皮卡车型上拿过来,安装在更加坚固、更加粗壮的大梁之上,形成一台主打消防、搬家以及自卸领域的卡车。从设计思路就不难看出,这台CN800有多粗暴。
在60年代的美国,这种车型不仅销量可观,而且由于设计有充足冗余空间,这台车被改装的案例十分众多。由于单排皮卡并没有过多的车身空间用于放置卧铺,“聪明”的美国卡友决定在车顶上做文章,直接通过切割原车的车顶,并在上方安装一个卧铺,让CN800看上去像戴了一顶XL号的护士帽,看上去头重脚轻,风阻系数异常夸张。
而在另外的魔改版本中,CN800还延伸出驾驶后后方的生活舱、房车改装风格,而整体的外观造型看上去都十分诡异,虽然CN800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轻型卡车,但是得益于大量的魔改版本,让它在颜值上的表现实在是过于糟糕。
中国联通与山东重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30日下午,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烈宏,山东重工党委书记... 2022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