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近十年来,基于我国错综复杂的公路运输道路,再加上社会的需求,科技的进步,路上跑的商用车越来越多,其发展之路也是有目共睹。不管是动力匹配、底盘配置还是内饰舒适性都有了很大提升,那今天卡车之家要和卡友们盘一盘国内商用车座椅的进化史,从板凳到气囊,有没有老司机全都经历了呢?
● 简单粗暴的硬连接 最早的一体式“板凳”座椅
国内卡车在发展初期,其配置的座椅和舒适性根本就不挨边,大家可以参考马车,座椅实际上就是由马车上的长板凳演变而来。当然还是有些区别的,在1956年,新中国生产的解放CA10卡车中,其座椅是采用一体式设计,也就是没有主副驾分别,主要的结构有木板、弹簧、填充物、人造革等构成。
而且那时候的座椅是和驾驶室直接硬链接的,之间没有任何的减震装置,更不用说驾驶室悬挂。不仅如此,这个时期的座椅也没有安全带,这可以从早期的驾车影响资料中看出来,都是采用怀抱式的操作方式。
● 平头卡车的出现 座椅进化出分体式
在国际上50年代后期,部分国家开始使用分体式座椅,而我国卡车上搭载分体式座椅应该是1960年,来自济南汽车制造厂生产的黄河JN150车型。因为该车型采用平头的设计,放在驾驶室位置的发动机在驾驶舱内部形成一个巨大的鼓包,至此座椅被分开布置在两侧了。
不过该时期的座椅减震、驾驶室减震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将座椅用螺栓固定在驾驶室上面。但是随着一些事故的发生,人们开始意识到安全头枕和安全带的重要性。安全头枕可以在追尾时防止折断颈椎,而安全带可以将自己固定在座椅上,不至于侧翻或急刹被甩出车外。
● 主驾进化机械减震座椅 副驾还是硬连接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出,主驾机械减震座椅+副驾硬连接座椅可以说是此时期的主流配置。从一些资料中,小编没有找到具体是哪一款车型第一个应用了减震座椅,但听一些老司机师傅说,东风的平头EQ145当时就配置有机械减震座椅,不过副驾和中间的小座椅依然是硬连接的。
还有解放四大,驾驶室依旧采用硬连接的固定方式,但同样开始配置起减震座椅,可以通过旋钮调整减震的软硬程度,能一定程度上吸收路面所带来的震感。而且,该时期已经配置了头枕,驾乘舒适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 气囊座椅进化完毕 还有减震悬挂 一体式安全带
最早气囊座椅的出现,是以东南沿海一代为代表的大型物流公司开始采购进口卡车,搭载人机工程学设计的气囊座椅在舒适性上,当时可以把国内卡车甩出好几条街。
而国内卡车开始配置气囊座椅,是在2008年-2009年左右,但说是气囊座椅,其实该座椅调节仍然是机械结构,只不过用气囊代替了之前的减震弹簧。不过此时的驾驶室已经升级为减震模式,驾乘的舒适性再次前进了一大步。
2012年之后,国内卡车在舒适性的配置上迎来了遍地开火,各大车企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品,如解放J6P装配气囊座椅,配置有一体式安全带、东风天龙在主驾驶位置装配气囊座椅、福田欧曼的主驾驶位置也开始采用一体式安全带的气囊座椅。而在此之前的重汽HOWO-A7车型早就开始采用,还配置了四点悬浮式的气囊悬挂驾驶室,舒适性不言而喻。
在之后,就是我们当下比较常见的气囊减震座椅+四点气囊悬浮驾驶室的配置了。而座椅配置更是百花齐放,像什么皮质包裹、人体工程学设计、腰部支撑、通风加热等通通给你布置齐全,舒适性能方面要比乘用车更舒服。
另外,小编也查询到座椅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全球商用车座椅的领导者,格拉默的实力毋庸置疑,该座椅品牌正在研发主动减震技术,全称为Active Ride System。具备该技术的座椅可以根据道路的路况来实时自动调节座椅的弹跳,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减振,让驾驶员更加舒服。
● 结语
从一体式“板凳”座椅,到分体式座椅,到机械减震座椅,再到气囊减震座椅,国产卡车的驾乘舒适性在一步步提高,舒适性越好对卡友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那么看完本篇文章的卡友,以上的座椅形式你都经历过吗?在下方评论区告诉我!(文/刘如权)
注意:一核酸阳性人员多日轨迹涉新发地
近日,北京连续多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和核酸阳性人员,牵动人们的神经.5月13日15时至5月14日15时,北京市丰台区新增的一名核酸阳性检测人员,其多日行程... 2022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