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谭旭光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2月7日,山东省召开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现场隆重表彰山东省杰出企业家、行业领军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被授予“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这是山东省企业家的最高荣誉,本次评选只有三人获此殊荣。

谭旭光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纵观齐鲁大地,杰出企业家辈出,像李长顺、张瑞敏、周厚健……一个名字背后就是一个产业帝国,谭旭光可以说是有着鲜明特色的杰出企业家,锻造国之重器,闪耀世界舞台,他是山东重工旗下潍柴集团、中国重汽山推股份、潍柴雷沃的灵魂人物。他带领山东装备制造业竞逐全球,称得上是在全球有真正实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家,是全球企业家的齐鲁名片。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企业。但全球化的企业家却有着共同的特质,是有着世界眼光的优秀企业家,手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领军人物,能够在国际市场中领航企业的全球化企业家。谭旭光就完美地诠释了这三个特质。

●  一个有着世界眼光的优秀企业家

谭旭光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20多年来,谭旭光专注主业实现战略转型。国内并购,打造出全球重卡市场唯一一条“黄金产业链”;整合国际资源,盯住一流名企,与国际资本大鳄近身肉搏。谭旭光掌舵领航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搏击出来的。

1990年,作为第一批走出去“吃螃蟹”的人,谭旭光带领潍柴第一个驻外技术服务团队常驻印尼,蹚出一条我国机械制造业产品出口、技术适应性开发、质量服务一体化的新路子。他用10年时间,将潍柴的出口创汇从30万美元提升到6000万美元,成为全国机械工业出口创汇的一面旗帜。

这段时间他体会最深的是,中国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标准体系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比如说,当年整个东南亚“四小龙”发展过程中大量缺电,需要发电机组。我们国家用的是50赫兹的标准,像菲律宾这些国家都是60赫兹的标准。他立马回过头来主持相关项目的开发。对于事关企业方向的战略性问题,谭旭光始终抓到底,认为战略的东西必须得做对。

2002年春天,谭旭光开始在欧美到处出差,为潍柴寻找一个未来:国家准备开始在汽车行业推行国Ⅲ排放标准,他基于对燃油系统的长期研究和深刻理解,判断当时尚不成熟的高压共轨技术路线更具优势,这就意味着汽车发动机必须采用电控系统。当时国内所有企业和研发机构都不具备开发能力,潍柴如果能借助国外独立的设计机构完成这一产品的开发,将一举实现市场的全面领先。

2003年8月,潍柴投资1亿多元与奥地利AVL公司,联合建立“潍柴-AVL欧洲研发中心”,共同研发符合欧Ⅲ/国Ⅲ标准的电控发动机。

合同文本中,有两项“特殊”条款展现了潍柴人的智慧和远见。一条是开发技术的排他性,这意味着联合开发的技术全球独有。还有一条,潍柴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研发过程。

“没有任何合作公司提出过这样的要求。”AVL断然拒绝。

“如果不让潍柴技术人员参与,立即终止合同。”谭旭光语气坚定。他明白,AVL迫切需要开拓中国内燃机设计开发市场,潍柴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经过多轮博弈,AVL同意了潍柴的要求。当一支“拼凑”起来的30人团队从AVL陆续“学成归来”,谭旭光喜出望外,因为他知道,潍柴已经“借力”培养出了一支具备独立研发能力的科技队伍。

谭旭光走遍了全世界,在全世界还在争吵的时候,基于对燃油系统的理解,选择了高压共轨技术,统一了我国重型高速发动机的技术路线,避免了我国行业走弯路。

世界眼光让谭旭光有着强烈的“竞合”意识,他坚持“以我为主、链合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和投入,10年来仅发动机研发投入就超过300亿元,建立了“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众多顶级创新平台。瞄准全球产业最前沿技术,哪里有资源优势,就在哪里设立研发中心,打造了全球协同研发体系。他主导成立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每年组织国内外上千名专家,研究内燃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以开放心态带领行业共同发展。

●  一个手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领军人物

在潍柴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中,谭旭光身后汇聚了一支敢为人先、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科技尖兵,以“三高”试验队、电控技术团队、高端液压团队为代表的潍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年轻时代谭旭光的影子。

谭旭光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核心技术是在矢志不渝、包容失败、全员参与的氛围中一点点磨砺出来的,一入厂就从试验员做起的谭旭光对此有着特别的理解力,也成就了他科技报国信念和产业报国信念同频共振。

谭旭光永远忘不了15年前的尴尬情形——潍柴没有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产品,他到欧洲一家世界顶级发动机公司参观,对方提前规划好参观路线,把关键地方盖住。

15年后,潍柴通过自主研发打造了中高速发动机并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重的全系列产品平台,发动机排量涵盖2升到579升,功率覆盖18kW至10000kW,成为全球产品线最全的少数几家企业之一。欧洲的那家顶级发动机公司,现在全部对谭旭光开放,主动邀请他到核心产品区参观。

谭旭光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潍柴在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研发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技术,一举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突破电控核心技术垄断,给发动机一颗奔腾的“中国芯”;让高端液压技术落地中国,化解“锁喉之痛”……谭旭光坚持自主创新,让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域手握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

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的效果越显著,体现了一个国家柴油机技术综合实力的标志,热效率提升也是柴油机诞生125年来全球行业的共同追求。2020年9月16日,潍柴动力在济南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0.23%的商业化柴油机,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犹如人类史上首次百米跑进10秒。时隔480天,2022年1月8日,潍柴动力再次刷新纪录,柴油机本体热效率全球首次达到51.09%,百米赛道上跑进了9秒,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内燃机行业的话语权。

谭旭光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为世界内燃机行业树立了标杆!潍柴成为了世界一流柴油机制造商!中国柴油机已经迈向了世界一流水平!…… 这背后是自2015年起,潍柴就瞄准50%热效率展开专项攻关,先后投入42亿元、千余名研发人员,最终突破五大颠覆性技术,攻克了高效燃烧、低传热、高可靠性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

革命性突破离不开超前的科技战略谋划,离不开像谭旭光这样的决策者的擘画定力。2017年,潍柴集团发布“2020-2030战略”,提出到2020年,潍柴传统发动机业务要超越世界一流水平。事实上,未来已来!潍柴成立了未来技术研究院,聚集了一大群博士高端人才。谭旭光带领企业全面加速迈向科技创新无人区。  

一个在国际市场中领航企业的全球化企业家

全球化的路如何走?谭旭光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2022年1月2日,谭旭光在潍柴集团2021年度正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述职会议上提出的若干问题再次让人难堪。

谭旭光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潍柴存在的风险,高管中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来。到底潍柴目前存在什么风险?未来会有什么风险?……2025年前集团有哪几大风险点?……

刀刃向内,自我体检,这不是他的第一次,不管自身的体制改革,还是从全球视野给企业找出路,他都走在前面,超越同时代的竞争者。

2004年,一家国际巨头看准了潍柴的发展,决定收购潍柴。当时潍柴已经上市,它想控股潍柴。在双方涉及技术如何落地时谈崩了。从那个时候起,谭旭光就搞明白了,一流的技术只能靠自己,要是要不来的。

就在这一年,谭旭光请来了一家世界著名的战略咨询公司为潍柴“体检”。

“如果固守现有柴油机单一业务,不进行产业延伸,不出5年,潍柴就会重新陷入市场困境。”这句在当时有些“危言耸听”的话,让潍柴高管们心头一颤。

咨询公司的话有充足依据。纵观全球,卡车厂在发展壮大后,都会自建发动机厂,独立发动机制造商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出路何在?一年后,正在苦苦思索的潍柴人迎来良机——资本大鳄“德隆系”崩盘,其控制的湘火炬资产出售,包含研制整车的陕重汽、生产变速器的法士特、制造车桥汉德。拿下湘火炬,潍柴就能向动力总成延伸,掌握重型汽车核心技术。此举让潍柴势如破竹,拉开了潍柴打造产业矩阵的框架。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重创了欧美经济。这对于积累大量资金的潍柴来说,是抄底并购的契机。

此时,一家具有百年多历史的船用发动机设计和制造企业——法国博杜安公司,进入了潍柴视野。鼎盛时期,法国军方车辆和快艇,甚至戴高乐航母均采购其产品。经济危机中,博杜安订单暴跌、连年亏损。此时,潍柴果断出手,用299万欧元买下博杜安,有了第一个海外工厂,以此开始“试水”国际化。

谭旭光就像一个钢琴大师,如行云流水般弹奏出被誉为“欧洲三部曲”“北美二重奏”的五次海外并购协奏曲,成就了国际潍柴。让业内人士为之惊叹的是,谭旭光看得准,出手快,无一失手,让潍柴掌握了全球高端叉车、智能物流、高端液压、燃气动力等最优质的产业和技术资源。

谭旭光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家

装备制造业走到今天,回过头来看,一个企业的决策者,要懂产品、懂技术、懂市场,否则他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无法科学高效去决策,就算拥有再多的资源,这个企业也是不可持续的,更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中如鱼得水。

熟悉潍柴的人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每当经济衰退,潍柴的下降往往是最缓慢的;而每当经济复苏,潍柴的增长又往往是最强劲的。因为这背后,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决定企业生死的今天,有一个在国际市场中领航中国装备制造业乘风破浪的全球化企业家,他就是谭旭光。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3月1日前可上牌 最后1波大货箱轻卡盘点

随着前一段时间蓝牌新政的正式发布,轻卡市场纷纷扰扰的乱象也算是拨开云雾见天日了.今天给各位卡友带来的这6款产品,在3月1日蓝牌轻卡新政落地之后,... 2022年02月12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