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运价乱不乱,4米2说了算”,在货运行业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虽然有着调侃的意思,但也或多或少反应出了卡友们对蓝牌轻卡的一些看法。不过在大吨小标曝光后,轻卡行业逐渐开始收敛,重载轻卡也不再招摇过市,相关部门紧跟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遏制违规轻卡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近期蓝牌新规的落地更是为合规产品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也意味着国内轻卡市场正式朝着标准化、合规化发展。那么卡友们知道“大吨小标”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吗?这期间又经历了哪些政策?今天就和大家梳理一下。
蓝牌轻卡乱象由来已久,这类重载车型对用户有着更强的吸引力,首先是拉的多、承载强、动力猛,有的甚至还私自改装加宽加高加长的违规货厢,拉货能力堪比不少6米8黄牌车。其次,轻卡还具备进城优势,并且在部分果蔬批发市场里,有着比黄牌车更加便宜的入场费和运费,再加之不错的承载性,成为了很多货主发货时首选车辆。
825轮胎、宽体货厢、加厚钢板以及大马力发动机成为了“十吨王”标配,在这些配置加持下,车辆实际自重有了大幅增加,与公告上的整备质量完全不符。
超载轻卡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市场和用户对重载车型有较大需求,必须要去迎合货主,通俗点讲就是要超载装货。另一方面则是车企在得知市场需求后,继而推出这种重载轻卡去满足用户使用,同样也是为了销量和业绩。最后就是车辆在上牌环节,部分地区车管所并没有起到强有力的监管作用。
通过黄牛、特殊渠道等关系给违规车辆上牌,并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单,这行业背后的利益链关系令人发指。
在“大吨小标”爆发后的第二天,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就发文指出,责令开展严查工作,并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工信部已对节目内两家涉事汽车生产企业进行约谈,并对两家监测站责令停业,撤销检验资格。
车辆自重问题让各大车企都意识到了轻量化重要性,开始集中资源开发轻量化标准自重的蓝牌轻卡。之后,主打城市配送、轻量化的蓝牌轻卡车型开始大量出现在市场上,不再以重载、高承载力等方式来进行宣传。
大吨小标曝光后,轻卡上牌变得更加困难,车管所对板簧数量、轮胎尺寸、货厢宽度以及一些细节特征都进行了全方位严卡,违规轻卡几乎很难再顺利上牌。
大吨小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行业内开始出现了要求按行驶证上高速的说法,也就是说轻卡必须按照4.5吨内上高速。
交通部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鉴于两轴货车数量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在相关部门统一部署专项治理之前,各地对于车货总质量不超过18吨的两轴货车,不得以超限为由禁止其通行高速公路”。
可以看出到相关部门并没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给出了一定缓冲时间,允许两轴货车继续18吨驶入高速。但其中有提到“在部署专项治理之前”是可以这样,这也为后续的“大吨小标”专项治理行动埋下了伏笔。
该项政治行动提到,“严格落实治超“一超四罚”措施,深化“百吨王”专项整治,2022年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
据悉,2020年为动员部署和排查整治阶段,2021年为集中攻坚阶段,2022年为巩固提升阶段。也就是说今年是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最后一年,将对蓝牌轻卡“大吨小标”问题进一步综合治理。
紧接着2020年10月,工信部再次发布通告,将组织开展2020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严查货车包括整车结构参数、侧后防护装置和柴油货车环保能耗等13个项目。
新国标对轻卡自重要求更加严苛,不允许超出误差范围,“大吨小标”一众违规车型将很难再继续上牌。
根据标准要求,增加了人工测量过程(外廓长度人工测量结果照片等)、外廓尺寸自动测量装置检验过程(外廓尺寸自动测量正面照片、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侧面照片)拍摄照片要求。
工信部正式发布蓝牌新规征求意见稿,对轻卡制造生产和技术标准要求有了新的规定,不少车企和经销商也开始采取行动,例如更新产品目录、补增公告、减少大排量发动机排产以及清理库存等。
此后,各大主机厂开始围绕2.5L发动机做起了功课,不少2.5L新机型陆续推向市场。例如潍柴WP2.5N、欧康动力F2.5、福康F2.5、云内德威D25、五十铃4KK1、解放动力劲威CA4DD3和CA4DB2、全柴Q25和H25、上柴SC25R等一众全新2.5L发动机。并且发动机的性能也有了大幅提升,从数据上看,可以比肩以前不少传统3升机型。
蓝牌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的5个多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2022年3月1日起,生产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相关机构应立即停止接收相关产品合格证信息;其中,对已列入《公告》的排量大于2.5升但符合本通知其他要求的轻型货车在产产品,给予生产销售过渡期6个月。
对2022年3月1日前已生产并已上传合格证、但不符合本通知《技术规范》要求的库存产品,生产企业可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库存延期销售申请,并随附库存清单以及生产企业关于该型号产品无“大吨小标”等违规情况,可给予6个月延期销售、注册登记期限。
此次新规除了要求发动机排量、货厢内宽之外,还要求总质量超过3.5吨的仓栅货车给货厢加装层板分隔,自卸车整车长度低于5米、货厢内宽不超1.8米,后轮采用单胎结构。并且在源头方面,新规对生产制造厂、销售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也将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
《公告》对轻型货车申报技术参数有了明确规定,增加填报悬架、车桥设计简图等流程。此外,开展车辆检测时,检验检测机构需拍摄检验过程视频及照片,检验过程视频及照片应当留存不少于6年。
● 编后语:
从大吨小标曝光到蓝牌新规发布,经历了2年近8个月时间,期间更是发布了大大小小的政策来整顿、限制违规产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2022年,蓝牌新规正式发布,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蓝牌回归合规化是必然趋势,从生产制造到上户运营,很快将发生新的变化。
对于有采购新车的卡友而言,或许十吨王、超宽货厢一类的车型不应该再出现在采购清单之上,毕竟,从现阶段的种种迹象来看,年检持续趋严已经是必然。(文/龚弋新)
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注:本文为卡车之家原创,版权归卡车之家所有,未经授权的使用及相关侵权行为,卡车之家保留起诉权利。
业内称:只有合不合规 没有所谓绝版车
蓝牌新政尘埃落定后,2.5L以上排量的轻卡被业内称之为“绝版车”,包括经销商、用户等在内,不少人曾提醒大家可以赶在最后过渡期内购买绝版车.其实本... 2022年01月23日
在用的超重车难道都不检了
现在还能看到这种车
黄牌重载5.2配900轮胎3.8排量他不香吗?
不好干
呵呵有管的吗
轻卡日子不好过
标准划分粗暴笼统,外行管内行,脱离现实(所有车型(包括中重卡)小吨大标,完全按重量来划分车型);执法不严(造成大吨小标车型生产以及售卖);亡羊补牢(一刀切,看我弄不死你)。
早上好
轻量化设计
越来越严
适者生存,,反之淘汰
还是媒体曝光管用,不然蓝牌拉重货与冒黑烟的车子大行其道扰乱市场秩序!
一切都是扯淡!去除禁区!去除蓝牌
该来的总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