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模式即意味着车电分离,用户只需一次性支付不含电池的车体,电池采用租赁的方式,从而可以大幅减少购买成本,很好解决了纯电重卡价格高昂的痛点。此外,换电模式有利于对电池集中专业化管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还有利于电池梯级利用。
从目前各家主流主机厂的产品动态中以及工信部申报新产品的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商用车主机厂均纷纷布局这一新型市场。
国内各大厂家不仅在产品研发方面快速发力、车型落地签约也成为了目前各大厂家的新的竞争点;在后市场领域更是不遗余力。换电商用车市场势必会成为各大厂家未来争相角逐的新的市场竞争点。
从去年开始,换电式商用车产品和落地签约仪式频繁亮相。比如上汽红岩为山西、贵阳等地交付了多辆充换电一体式杰狮牵引车 、一汽解放与河北多家物流公司和企业进行了战略采购签约J6P换电式电动牵引车;北汽福田、东风商用车、东风柳汽乘龙、徐工、华菱等多家车企也与国内诸多企业和公司进行了战略签约仪式,签约涉及到的重卡品牌众多,数量较高。市场前景广泛。
政策层面,国家也开始逐步重视和鼓励换电模式的发展,比如在2020年的4月23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鼓励“车电分离”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换电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积极鼓励的新能源商用车新模式。
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模式的补充产品,其未来前景十分值得期待。但目前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换电商用车的使用规模十分有限,同时还有类似于电池规格问题、建站成本过高问题、补贴政策问题等诸多难点需克服。
换电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很难大规模推广的原因都有哪些呢?首先便是成本问题和盈利问题,换电站需要的投入远远大过充电桩,要做到普及换电站需要耗费大量物力和财力;同时,受制于技术等诸多因素,换电模式投资回收期长,成本目前还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
其次,还在于行业标准从未统一。据了解,目前许多换电式车型的电池包、大小、安装位置、接口等都不统一。即使是企业内部,不同产品的电池规格和标准都有差异,车企之间的电池规格更是相差甚远,要实现电池规格的统一,任务依然艰巨。
● 编后语
在我国“双碳30-60”战略的影响下,商用车新能源、清洁能源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同时,在公转铁和公转水等运输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短距运输需求的增加成为了市场的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之下,换电式商用车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其未来的市场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拭目以待。(文/张夼源 图/卡车之家 部分图源于网络)
上半年国六看点 AMT潮流 后处理有看头
7月国六标准全面落地,国六排放法规切换缓冲期截止,在这段期限国五车搭上了排放法规升级的政策红利销量不断上扬,成了上半年厂家大量排产、经销商重... 2021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