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心境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
法规升级新旧交替势必会带来一波震荡和洗牌,尤其经销商作为零售端夹杂在卡友和厂家之间,遭受着双重重压。国六车铺不开,国五压库存,法规升级带给经销商洗牌更带来零售端的冰河期,尤其在法规升级的前夜,国五车上牌延期,国六车技术不成熟,储国五还是卖国六,经销商在犯难。买国五还是等国六车,卡友犹豫不决。
以往排放标准升级势必带来库存车的一波销量高峰,如今现车提货、降价清库存、优化金融方案,零首付贴息、送保险赠油卡轮番上演可国五库存车依旧成灾,眼下重卡的库存更是已超30万,分摊的经销商身上库存车已超警戒线,资金压力几乎快让经销商压垮了。
● 与当年国四库存车消化比 国五清库经销商现实压力和难度在加码
排放法规升级加速,迭代更新加快,经销商消化库存的现实压力和难度却在加码,与当年国四库存车清库相比如今国五库存车消化缓冲时间更短了,市场上运价更低迷、货源更短缺、货车保有量也更多,市场饱和更甚,加之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化、质量改善,卡友的中意二手车也不愿购置国五库存车。
与此同时,与国五升级替代国四类似,国六新品发动机技术没明显改善,实质性颠覆小,后处理装置改进和线路升级成了国六的重心,可与国四库存车消化一样的是市场观望情绪高涨,加之技术不成熟,后市场发展滞后,小到配件更换大到线路维修都存在问题,国六后处理系统娇贵、维修养护成本更甚让不少卡友望而却步,国六的市场铺展不开,经销商也在犯难。卡友换车成本增加、压力更大,意愿也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排放法规的推进,更抑制了国六市场的拓展。
● 国五库存车超警戒线 市场销量疲软消库面临三大难关
乘用车为了清库存实施员工价内部团购,或者外调排放法规滞后的地方,可商用车比乘用车对比而言,员工价内部消化少之又少,外调费用高,对于经销商而言,最后上牌关口打折促销是回笼资金和清库的首选,但是国五库存车的消化也面临三大难点。
一方面是排放法规的切换期,国五库存车独挑大梁,承担了全年销量的重头,目前从轻卡到重卡保险数大于开票数,正说明市场在积极消化库存车,但前期零售终端面临销量透支寅吃卯粮,如今尤其是轻卡上牌环节苛刻甚至名额限制,导致库存车消化也出现疲软。另一方面是本身购置国五车风险高,相比国六车而言,使用年限、路权范围限制、年检年审麻烦、以及今后的使用场景限制都在影响国五库存车的销量。加之排放法规之外的安全配置也在升级,未来一旦不达标也势必影响国五库存车的使用。
此外,无法清库的国五库存车提前上牌的被当做二手车贱卖也是必然,可对于大批量采购的物流企业、车队无法抵扣增值税,为了避免路权受限和享受购置税优惠,购置排放合规的国六也是必然,甚至为了补贴,封闭场景、短途运输中,新能源车型盛行也影响国五燃油车的市场占比,库存压力大,一旦失去车队、物流企业的经销商也是一筹莫展,单靠散户清库对于有些经销商也是杯水车薪。
排放法规初期,国六无车可卖新品短缺青黄不接,国五售价高优惠力度小性价比差;排放法规的收尾期,国五车上牌即将截止,国五车消库存优惠力度前所未有,国六车可选范围多,可市场上运价低迷、观望情绪明显、与国五国四法规升级之际相比,经销商压力和难度在加码,眼下国五车销量疲软压库严重,国六车痛点多市场铺不开,经销商在整个排放法规的升级过程中,要面对终端和批发端双重的压力,始终要在卡友和厂家之间斡旋。
要是积累的大客户少、散户也有限,销量拓展途径有限,没有市场摸底和销量计划盲目储备国五车,资金压力对于经销商而言是致命的,当然国六车也不能盲目储备,经销商对于国六更要分析市场需求,提前预判了解市场走向,对于国六车技术成熟度要了解透彻;要跳出排放法规桎梏和上牌名额与时限制约,减少法规升级带来的风险,新能源车型的市场拓宽不失为新的方向。(文/卡家号:林晋)
皮卡界的太拖拉!长城火炮越野太凶猛
要说越野能力最强卡车,重卡有太拖拉,中卡有乌尼莫克,那么皮卡的话,可能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长城火炮了.20201年6月12日,长城汽车的“硬核大玩具”... 2021年0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