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后后车迷从跟车到自己尝试成为一名卡车
前言:
现阶段的轻量化运输里,小三轴车型很吃香,尤其是自卸车领域,一批又一批提升桥小三轴车型冒出了市场,前不久我们应对小吴的需求“扒”了两款提升桥小三轴车型出来对比:http://www.360che.com/news/210430/161579.html. 这不,又有两款提升桥小三轴车型值得我们再次拿出来对比。
大运自卸车系列与三环昊龙自卸车 系列在市场上沉淀的口碑在行内都有着不错的造诣(在小吴的当地运输地区里),以前很多单桥“载重王”大运与昊龙系列的保有量都还不错,当品牌在市场上有着一定良好口碑的时候,车企要推出新车型时的成功率就比较高。
顺着这次提升桥小三桥的“热潮”,大运致胜与三环昊龙借势也推出了各自的6x2中轴提升底盘。大运致胜搭载的是轻卡驾驶室,而三环昊龙搭载的是中卡驾驶室,大运致胜配备了顶置遮阳罩,不仅在样式上比较厚实,在实用性上表现也很好;三环昊龙的驾驶室采用了昊龙中卡驾驶室系列最小的一个产品,模块化生产成本更低,后期更换配件价格与周期也更低,用户后期养车成本有所降低。
后视镜方面,两车除了后视镜杆的角度不一样之外,后视镜面与外罩都是一模一样的,再加上是分体式的单独设计方式,后期更换成本比较有保障,毕竟在自卸车运输工况里,后视镜的寿命总是那么的短,发生磕碰不可怕,可怕的是后期更换成本高。
在实用性方面,为了方便驾驶员登车擦拭前档玻璃,两车还体贴地设计了一组把手,方便驾驶员的操作。
大运致胜前脸设计蕴含着典型的轻卡风格,前照灯组是设计在散热格栅处的,盾形的散热格栅造型配合上大运车标的设计显得整车前脸设计感十足;三环昊龙横状的散热格栅设计使车头视觉效果更宽,两边设计了导流槽,有助于提升高速运行时乱流,使得车身上不易留下灰尘。
两车都是采用了一体式保险杠设计,大运致胜的前照灯安装位置相比三环昊龙来说,在高度上有一定优势,当车辆发生轻微碰撞时前照灯更不容易受损,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
在灯光配置与设计上,大运致胜略占上风,其转向灯与示廓灯采用的是LED灯珠,寿命更长,耗能更低,其次蓝色灯腕的点缀使车辆前照灯系统在视觉方面给人更加明亮的感觉。三环昊龙的前照灯组配置略低,不过好在它是平台化产品,与三环昊龙系列车型通用,一样都是一体式设计的情况下,三环昊龙的配件保有量与更换成本都会更占优势一些。
6x2中轴提升桥底盘车型的出现,大多也是为了满足短途重载用户的需求,车身尺寸不能太大,拥有三轴车桥的它在合法载重量上比起两轴底盘的单桥车来说确实更占优势。对比车型大运致胜车身参数为:6900x2450x2850mm,底盘轴距为2500+1300mm,搭载的是4.5米自卸上装公告;三环昊龙车身参数为:6920x2450x2800mm,底盘轴距为2400+1250mm,搭载的是4.3米自卸上装公告。
大运致胜所搭载的轻卡驾驶室平台与三环昊龙所搭载的中卡驾驶室平台其实在内部空间的表现上差距并不大,因为两车都采用了2+1的座椅布局,两车驾驶室内采用了“全包”的设计,在质感上面表现会好一些,要说驾驶室平台的差异,最明显的其实还是卧铺空间大小,还有一个就是中控台设计上面的不同。
方向盘造型方面两车都采用了四幅式设计,对比车型三环昊龙的样式与配置都会略高一些,其搭载的多功能按键在实用性与功能性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车上基本娱乐系统与控制行车电脑驾驶员手不离方向盘即可操作。
大运致胜采用的双圆筒指针仪表与大液晶显示屏界面简洁,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车辆情况;在这一代的三环昊龙上,仪表盘进行了改进,中央行车电脑屏改成了具有三环标志性的三圈与液晶显示的设计,底表采用了蓝色作为装饰,按笔者个人观点来看,仪表盘这块的配色尽量还是越简洁越好,在夜间行车的环境下,更简洁的灯光配色更不容易让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
两车的中控台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风格,大运致胜采用的轻卡传统设计,中控台是一整个平面设计,按键区域放置在靠近驾驶员一侧,两边对称的造型方面中规中矩,符合国人审美,并且这套中控的储物空间很多,表现优秀。
三环昊龙的这套中控台是老产物了,熟悉东风系列产品的卡友一定对这套中控非常熟悉了,实用性和人机工程学的表现大家都认可,唯独就是储物空间表现差一些,在此之上三环昊龙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动,仅加了一套不锈钢装饰条作为点缀,不过这种亮色的材质与这套中控台搭配下来的视觉效果有点那么小小不尽人意,反而采用亚光面的镀铬材质在美观性上的表现可能还会更好一些。
大运致胜中控台储物空间多这一优点延伸至了副驾驶区域,还有一个大手套箱,能够容纳不少随车物品,而对比三环昊龙的中控储物能力来说,确实是差了点意思,不过毕竟两车中控台设计时代不同,差距还是有的,好在三环昊龙在副驾驶区域设计了两个出风口,对于副驾驶的乘坐舒适性比较照顾,能够为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凉意。
驾驶室平台不同的差距,最为明显的还是要属卧铺空间,采用轻卡驾驶室平台的大运致胜在卧铺宽度的尺寸明显不如搭载了中卡驾驶室平台的三环昊龙来得有优势,不过大运致胜的卧铺还是有优点可找的,例如像侧面两边的透视窗,采用了推拉式的开启,可以在停车状态下为卧铺提供换气的能力,这功能在很多车型上已经消失不见。
对比两款车型,从“表面马力”上来看,搭载了同样品牌发动机且同样动力,但实际挖掘参数才会发现原来两车动力总成的配置完全不同。我们首先来看看大运致胜,大运致胜搭载的是一台玉柴YC4EG220-50发动机,是一台直列四缸发动机,排量为4.73升,最大马力220,扭矩为800牛·米,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60kW。
三环昊龙搭载的是玉柴YC6JA220-50直列六缸发动机,排量为6.87升,最大马力同样为220匹,扭矩达到了860牛·米,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62kW。
从发动机账面数据上来看,扭矩与输出功率差距不是很大,最明显的就是一个是四缸机,一个是六缸机,四缸机在自身重量上优势占比更大,而六缸机在马力爆发能力的优势占比更大。
传动系统方面,两车搭配的变速箱都是一样的,型号为法士特10JS90A十档手动。对比车型大运致胜后桥速比为6.333,三环昊龙后桥速比为6.33。
我们通过卡家车速计算器来算一下两车最佳经济时速表现如何,当车辆吨位25吨、在一般铺装路面的情况下,大运致胜的这台220马力四缸机在时速为60km/h的情况下,发动机最佳转速为1500转;而三环昊龙的220六缸机在同样载重量、同样路面、同样60km/h的情况下,发动机最佳转速为1505转。
由卡家车速计算器得知,其实四缸机与六缸机在普通路面的动力表现相差不大,不过六缸机毕竟缸数摆在那里,在起步与爬坡阶段的扭矩表现是会更佳一些的,至于怎么选,各位老司机有没有好推荐的。
有人认为中置提升桥是“鸡肋”,但也有人认为中置提升桥是一个实用的配置。小三轴中置提升桥的运输场景一般为中短途运输,小尺寸车身有着更高的合法装载吨位,比起市面上传统的双导小三轴车型来说,要走街串巷的灵活性要更高,同时承载能力比起单桥车又要更强一些。
提升桥的作用就是在空载状态下可以将一轴车桥提升离地,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进一步降低轮胎磨损程度的同时,也有助于燃油经济性的提高,带着多片式板簧的设计,让其的承载能力也有一定基础。
为什么说这类小尺寸的小三轴车型比较适合中短途运输,是因为其尴尬的底盘空间给予装配燃油箱的空间不大,对比车型大运致胜油箱容量要比三环昊龙的来得多,在续航能力上比较有优势,进出加油站的次数能够降低。
在上装公告上,大运致胜搭载的是4.5米自卸上装公告,三环昊龙搭载的是4.3米自卸上装公告,20厘米的差异其实并不大,而至于上装方面,大运致胜原厂配备的是活动栏板的自卸车厢,这对于装载袋装水泥、散粮等货物的用户来说确实要方便不少,三环昊龙原厂配备的是封闭式栏板自卸车厢,整体结构刚性更强,会更适用于传统自卸货物运输。
不过对于货厢来说都是小事,用户可以自购底盘车,不选购上装,然后找当地车厢厂进行订做适合自己的上装。
小三轴中置提升桥的整体优势:车身尺寸小、底盘紧凑、自重轻、吨位大
小三轴中置提升桥的整体劣势有哪些:因为底盘紧凑,因此装配的燃油箱容量有限;其次车辆行驶的整体稳定性相比双导、后八轮小三轴车型来说会略差一些。
两车的对比,在外观内饰方面真的就得看用户自己的审美了,在实用性方面表现不相上下,非要比个上下的话,笔者个人认为三环昊龙搭载的中卡驾驶室在后期的运输生活里的实用性可能会高一些,而动力方面,则很好选择,四缸机和六缸机不用过分纠结,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运输情况,四缸机重量更轻,后期保养相对也更省一些;而六缸机虽然马力一样,但是发动机动力爆发力比较足,满载的情况下爬坡能力会更强一些。(文/卡家号:小卢同学)
为更多应用场景而生 长安凯程F70给力!
随着近几年经济结构的转变,皮卡的应用场景越发多元化.目前皮卡已经成为集轿车舒适性、SUV越野性、旅行车休闲性和卡车装载性于一身的多功能产品.202... 2021年0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