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限高杆,看似平常的交通设施,每一年却造成各种伤亡事故,被称为“夺命限高杆”,2020年10月9日,一篇关于“中央督察组赴河南、河北等地调查花式限高,货车行路难”的文章引发热议,把不合理限高杆和卡点检查等交通乱象又一次暴露在阳光下。
限高杆最初诞生是为了保护桥梁和隧道结构不被超高车辆撞击,避免其对桥梁、隧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但是如今,更多的已经成为限行的“辅助工具”,伴随着我国各城市对于货车限行政策的收紧,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高度的限高杆,遍布在各条省道、国道、乡道、甚至工业物流区道路上。
据新华社报道,根据国办督查室2020年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调查发现,各地为了限行进行违规限高设卡,并且各地限高杆标准混乱,高度不一,石家庄市仅三环内道路就建有限高设施222处,全市固定限高仅为2.8米的就有103处;藁城区在县、乡、村道上设有限高杆82处。
而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各种机动车行驶城市道路最小净高为4.5米;另外《公路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公路建设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高速、一二级公路的净高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的净高应为4.5米。
很显然,如果根据这样的法规标准,相当一部分限高杆的设立都是不合理的。
另外根据国家规定,目前限高限宽类的标志都由交通局下设的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乡间自建道路可由基层人民政府报请公安局后设立。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限高杆是由各种机构、团体甚至私人设立,非常混乱。
相信不少卡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送货地点就在眼前,但是由于限高杆的存在,必须绕行才能到达,增加了时间、油费成本,有些甚至需要绕行数十公里,让卡友们苦不堪言。
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很多卡友会冒着风险进行逆行,或者走小路,找黄牛打听带路等,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在夜晚不明显、没有提醒标识、司机开车分神等种种原因,货车撞上限高杆的事故屡见不鲜,每一年都会有货车司机被限高杆夺去了生命,留下的都是“血的教训”。
限高杆的初衷在于限制超高、超宽车辆,但实际上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了非常大的问题,经历过这么多血的教训,很多卡友也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其他更加灵活、安全的方法来代替限高杆。退一万步讲,在很多设立限高杆的路段,货车确实有合理合法的通行需求,简单粗暴的设立限高杆是否太过不合理?
长安凯程F70渝新欧挑战之旅 即将启程!
“渝新欧”——“渝”指重庆,“新”指新疆阿拉山口,“欧”指欧洲,这条串联起从重庆到新疆再到欧洲经济线的“渝新欧”,推动着中国“一带一路”的经... 2020年10月13日
乱象怎么来的,政策一执行一利益。国家发声机构只看到假日小轿车高速拥堵,却对货车每天拥堵在国道省道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不让走你还富个屁啊! 对不起,实在忍不住了,说粗话了。
希望根治合理科学的规划
治病要除根
恼灿的砖加,就不想想,没有货车,何谈民生,何谈经济
限高,限行,没有货车,何谈民生.........
雪洁,我们知道你这篇文章是在为卡友报不平。限行,没有路权这些不次于那些扣运费的行为。你要知道我们卡车,尤其是重卡交的税费是汽车里面比较高的,交这么多钱却没有路权,此理不通!
装个摄像头,200块钱3分
还科学限行,老百姓拿着钱交着税,不让走路,尼玛就是这些文人吃饱撑得没事干,天天想着咋着操老百姓,修路来干嘛的?司机买车来就是跑运输,各种部门到处限高限宽,还科学限行,就不应该限行
拦住消防车怎么办?
山东岚山明明厂就在一两百米的地方,但是进厂要绕二三十公里!可恨,很可恨!
大货车在国道上道双车龟速并行后面压车好几公里,小车是干着急没辙
什么时候清理,清理了就怕会设置限宽!
早就该取消。因为一个限高失去多少人命,多走多少公里。
设立公共平台供司机举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还是钱惹的,一根限高杆52万了,肥了多少人
山东、河北、河南还有不少百吨王,治超也很重要
拆了好啊
根治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