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物流现代化是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未来物流转变的过程,是物流业持续升级的过程,是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物流现代化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多维性、多层次性、先导性、经济性、渐进性、动态性等诸多特点。
中国物流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时期,需大力推进物流理念和模式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物流要素与技术装备现代化、物流组织运营现代化、物流绿色化和物流制度现代化。
推进发展理念现代化
无论是物流业、物流企业、物流从业人员,还是作为物流主管部门的政府,均需以先进理念来指导自己。特别是物流企业,要摒弃狭隘的、自私的、落后后的传统观念,代之以系统思维、创新精神、长远眼光、全球视角、开放意识,以满足需求为价值取向,追求消费者最佳体验。要将物流业发展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去思考。
推进物流模式现代化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区别之一是模式的区别。传统物流缺乏系统化,功能分散、联接程度低、企业以自我为中心、彼此竞争激烈。现代物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只要客户提出需求,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为其配置正确的产品和服务。
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的以企业自我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中国物流现代化需要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朝着个性化、精益化、灵活化和多元化物流服务转变,朝着运作系统化、一体化、专业化转变。
建设强大物流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缺乏合理规模的现代基础设施供给,会造成物流业发展瓶颈。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管道、货运场站、物流园区、中转分拨中心、快件处理中心、邮政网点等硬件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互联网、物联网、平台等软件也是基础设施。
虽然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有了很大发展,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总体还存在网络不完善、结构不合理,体系化不足、互联互通性差等突出问题。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基础设施结构,推动互联互通和社会协同,形成功能强大、规模合理、布局科学、技术先进、高效运行、安全可靠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推进城乡物流网络一体化
物流现代化不仅是城市群、大中城市的物流现代化,也是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物流的现代化。农村物流网络是中国物流现代化的短板。要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快递、配送网络体系,加强末端网点建设,构建起发达的农村物流体系,城乡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使得城乡物资双向高效流动,"乡乡有网点,村村有物流,农民好体验"。
推动人力资源现代化
物流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物流现代化需要多层次物流人才支撑。物流现代化是一个以人(用户、物流企业、管理者、员工)为中心的战略,是“人”“物”“服务”关系的深刻变革。中国物流人力资源规模、结构、水平以及流动性均有很大不足,要大力加强物流学科和培训体系建设,形成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以“包容、开放、宽松”的环境吸纳全球物流人才。着力打造出一支既有丰富的战略、管理、规划、咨询、技术研发、工程、国际贸易等中高端人才,又有大量爱岗敬业的中低端操作人员,共同构成现代物流人力资源体系。
推动物流技术与装备现代化
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是物流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装备、设施和其他物质手段,以及由科学知识和劳动经验发展而形成的各种方法、技能和作业程序等。按技术形态分类,有物流硬件技术和物流软件技术。按技术的应用范围划分,有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技术、搬运技术、包装技术、邮政快递技术、配送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等。
按技术思想来源或科学原理分类,物流技术源于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及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数学方法等。物流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推动物流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源。
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进步很大,但总体处于工业2.0阶段,离以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工业4.0、5.0差距很大。中国要加快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应用,对传统技术装备进行系统性改造与提升,不断提升物流生产率水平。
推进物流信息化数字化
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信息化数字化不仅使得信息、数据成为物流业各项业务的载体,而且通过信息、数据的交换来完成物流的各项业务。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分类、识别、汇总、查询、传递、跟踪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有效控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中国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物流信息化数字化率持续提升。但是,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总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不少,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共享、交换效率不高。中国需要大力推进条码、北斗定位、射频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采购、仓储、运输、快递、配送、分拣等业务的信息化数字化和信息共享,推动物流全业务过程的透明化和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物流运营管理中的创新应用,提升新兴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模式。
推进物流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是物流现代化的主攻方向。物流智能化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具有感知、学习、思维、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包括信息的智能获取、智能传递、智能处理和智能运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可以借助专家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加以解决。
物流智能化使得数据成为最重要生产要素。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连接无处不在,数据无处不在。智能物流使物流系统更加柔性、更加灵活,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端到端的柔性服务。
中国物流智能化已经起步,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推动物流业与数字化技术在全流程、供应链上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物流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
推进物流标准化
物流现代化某种程度上是物流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的过程。物流标准化着眼于系统最优,对物流不同功能环节(如交通运输、邮政快递、配送、仓储、包装、装卸搬运)、不同要素(装备、技术、信息系统)、不同流程、概念、标识等进行标准统一的过程。
包括:物流基础编码标准化、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化、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化、集装模数尺寸化、物流专业名词标准化、物流单据和票证的标准化化、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化以及专业计量单位标准化等。
中国物流标准化程度不高,带来很大的资源浪费。需要重点加强托盘、集装箱等物流设施的标准化;包装、装卸搬运、运输等作业流程的标准化以及物流单元编码、物流节点编码、电子面单等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推进高效的组织运营体系建设
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组织运营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物流业的组织运营体系不太完善,分散、分立、分割的组织运营状况比较突出。要加快推动物流企业广泛应用现代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优化流程和组织运营方式,推进设施、网络、信息、流程等连通,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精确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实现“适时、适地、适物、适人、适性”物流服务。
打造高效供应链服务
高效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供应链因其对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组合和优化,最大化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提升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战略焦点。
中国供应链发展比较滞后,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和物流企业之间缺乏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相互缺乏信任和共同获利的价值链,难以有效满足顾客在成本、质量、交货时间、体验等方面的要求,难以形成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良性互动格局。
要加快推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与上下游和最终消费者共赢为目标,有效集成商流、物流、信息流、和业务流,实现企业间、企业和用户间的无缝对接,提升供应链的反应能力与弹性,推进物流供应链的最优化和持续变革。
推进物流与相关产业联动化
物流业服务于农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以及其它相关产业。物流业与其它产业在总体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物流为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时空价值与经济价值;其它产业的发展提出物流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中国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商贸流通等联动不足,物流成本偏高,是制约中国从制造大国、流通大国、贸易大国变为制造强国、流通强国、贸易强国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加快物流业与相关产业全方位对接和联动,推进相关产业发展,也为物流业自身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促进物流持续创新
物流现代化是物流业持续创新、动态优化的过程。创新的本质是新思想的产业化,它围绕如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如何满足用户需求,进行的资源重新组合、技术、服务、市场的突破,它是推动物流演化、升级和现代化的引擎。
中国物流领域创新能力较弱,整体尚未进入创新引领阶段,这也是中国是物流大国而非物流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强化物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理念、制度、服务、商业模式、组织、流程、管理和技术等一系列创新,使物流业创造更多价值来持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创新基因融入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类主体。
推进应急物流体系现代化
应急物流能力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应急物流是为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物资需求,以超常规手段、第一时间组织应急物资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是在危机发生时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时间紧迫性等特点使应急物流至关重要。
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实践中,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但多数情形下第一时间的应急物资保障总体还难以实现,应急物流体系薄弱,应急物流能力缺乏,应急物流机制缺失。
要加快推进具有统一协调、反应迅捷、运行有序、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形成健全的应急保障机制、灵敏的预警反应机制、规范的应急转换机制、稳妥的安全保密机制、良好的协调性和应急物资管理能力、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健全的应急物流的职能部门,实现应急物流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最大提升。
推进物流绿色化
绿色化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过程的空间跨度性和时间跨度性决定了其对环境和资源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空间的广泛性又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绿色物流在中国起步较晚,在绿色采购、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配送、废弃物回收等领域有所发展。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各界对绿色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发展绿色物流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水平比较落后,绿色物流规划政策亟待完善。未来发展亟待把环境管理导入物流系统中,加快推动绿色采购、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配送、绿色快递方式,完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强度。
构建贯穿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回收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循环物流系统,引导企业以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为手段,开展模式创新和服务升级。支持企业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尽可能低的环境代价,去实现物流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推进物流市场的现代化
市场是一种通过把买者和卖者汇集在一起交换物品和服务的机制,是现代经济中一种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它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协调着生产者、消费者及其活动。
市场机制是现代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物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在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分享经济等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市场的边界、范围和功能正在进一步拓展,对物流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中国物流市场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成熟、不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信用的缺失、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市场封锁、准入限制等比较突出。中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物流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结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抑制不正当竞争,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生机、诚信有保障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推进物流管理体制现代化
物流现代化要求政府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离开了政府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物流现代化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制现代化不是简单地指政府机构调整,而是包含了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法律制度、调整机构设置、优化行政程序、加强监督问责等多个方面,使法治、透明的政府,与竞争、规范的市场有机结合。
中国流管理体制经过近些年演变,初步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但离大物流管理体制还有较大距离。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政策系统性不强,政府职能难以落实、管理运行效率有待提升。存在政府职能转变缓慢,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问责和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要加快建立起系统化的大物流管理体制、权威的监管体系、高效的政府服务运作机制、健全的物流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根据物流现代化进程、市场演进阶段,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推进物流强国建设的合力。
五十铃轻卡在中国市场生二胎 影响如何
近日,江西五十铃进军轻卡领域的新闻在轻卡行业内引起很大反响.江西五十铃是在2013年由江铃集团和日本五十铃以50:50同等股比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营皮... 2020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