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竞争风云再起 自主品牌如何突围向上?

卡车之家
外貌協會的會長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卡车的世界,不是你不明白,是它变化快……”

竞争风云再起 自主品牌如何突围向上?

2月11日,曼恩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发布全新TG系列车型,包括曼恩TGX、TGS、TGMTGL。也许是有心,也许是无意,仅仅两周后,沃尔沃在瑞典大本营发布了最新一代重型卡车,包括沃尔沃FH系列、FH16系列、FM系列和FMX系列。

“从这些新车型来看,不仅在产品设计和细节把控上有很大突破,整体性能也有了明显提升,尤其在舒适性、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均实现了质的飞跃。”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国外卡车企业相继发布新车型,也为中国卡车行业发展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外资重卡新品优势突出

事实上,不仅是曼恩和沃尔沃,近年来,斯堪尼亚、戴姆勒奔驰雷诺、达夫等国外卡车品牌都在不断发布新车型、推出新技术,这也意味着欧洲卡车将要进入一个更加高效、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新阶段。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看来,国外卡车企业争先恐后发布新产品,就是要抢占行业竞争制高点,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且瞄准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笔者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外上市的重卡车型,发现它们在安全、节油、舒适性等方面都具备突出的特点。

卡车是否安全,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焦点。为了摆脱“大祸车”的骂名,国外卡车企业不断更新、升级安全技术。近几年,多数欧洲重卡都配装了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刹车等主动安全装置。

而主动安全配置的升级也是国外新上市车型的发展趋势。在沃尔沃新款车型上,自适应巡航系统的使用车速范围扩展到0km/h以上,这意味着在任意车速下,自适应巡航系统都能发挥作用,安全性能再上新台阶。全新曼恩卡车则配装了更加智能化的主动安全装置,能够支持驾驶员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数字车队管理等功能,极大缓解驾驶疲劳。

竞争风云再起 自主品牌如何突围向上?

以往,卡车司机总会诟病卡车驾驶室空间狭小,且卡车驾驶室的盲区较大。为此,斯堪尼亚全新一代重卡G、R和S三个系列新产品中,采用了全钢驾驶室,并对驾驶室内部空间进行了调整优化。而沃尔沃最新发布的FM车型更是将驾驶室内部空间增大了一立方米,而且驾驶室盲区更小,降低了安全风险;通过增加一个副驾驶侧角摄像头,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盲区。

节油不仅意味着摘掉卡车耗油量高的帽子,还可以实现减排增收。笔者了解到,与前代产品相比,新一代奔驰Actros改款车型平均可节油5%;斯堪尼亚通过对动力系统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的优化,新车油耗降低6%;沃尔沃全新系列产品搭载I-save节能系统,整车可节油7%;全新曼恩车型经过技术调整与升级,让整车的燃油消耗降低8%。

另外,斯堪尼亚早前曾对外公开了一项全新的节油技术“动态预测”,在车辆进入上坡或下坡路段前,可对巡航速度自动进行调节,仅此一项辅助功能,就可节油3%。

“客观来说,国产卡车在整体节油性上,与进口产品还有一定差距。不仅如此,在国内卡车企业纷纷遭遇‘节油瓶颈’之时,国外卡车产品依然能大幅降低油耗,实属难能可贵,也值得我们学习。”商用车行业专家刘维(化名)指出。

重卡的舒适性,体现的是人性化程度。“我们的产品与进口卡车在舒适性方面的差距,不只是单纯的售价问题,还有设计理念和对舒适追求的理解不同。”杜芳慈表示。

回顾欧洲卡车的历史,针对舒适性的打造也只是近几年的事。2011年前后,欧洲卡车依然以实用性为主,对于内饰的设计感、用料远不如现在考究。笔者发现,在奔驰2018 Actros车型上,内饰便进行了一系列升级,采用两块10英寸的大屏幕取代了传统的仪表盘和部分功能按键。

此前的曼恩TGX仅仅是因为一些细节和材料上的变化,就能明显感觉到车内质感更加细腻。而曼恩最新发布的TGX在内饰设计上则更进一步,全液晶显示屏、电子手刹、触控旋钮等小细节都体现出舒适和豪华感。

新款沃尔沃FM系列和沃尔沃FMX系列同样关注用户的驾乘感受,方向盘配装可调式转向传动轴,可以灵活调节驾驶位置;卧铺进一步提升舒适度,同时带有碳过滤器且由传感器控制的车内空调可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大幅提升驾驶的高效性、安全性和舒适度。

“采用高科技配件、使用皮革之类的高档装饰面料,无法真正提升整车的舒适性,只有在各方面的细节把控上都做到极致,才能让用户感受到诚意,国外新车型的发展趋势值得国内卡车企业参考学习。”刘维坦言。

智能网联、辅助自动驾驶,如今也更多出现在国外卡车上。特斯拉旗下首款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纯电动重型卡车Semi,宣称将于今年量产,其载质量约36吨,最高时速超过100公里。戴姆勒奔驰去年已发布搭载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重卡,其L4级自动驾驶卡车已开始道路测试。同样在去年,沃尔沃展示了短距离、重复路线的自动驾驶重卡Vera。

“总体来看,国外卡车产品在安全、舒适、可靠、节油等方面的确具备很大的优势,同时在设计理念、细节把控、用户体验等方面也比国内卡车企业做得好。”姚春德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加以借鉴和学习,中国卡车的技术水平将会实现大幅提升。

外资自主谁更有优势

国外卡车新品优势明显,如果进入中国,是否就意味着可以碾压国产卡车?

“或许并不如想象的那么乐观,这主要是由中国运输行业现状决定的。”刘维表示,目前,我国公路货运仍以个体散户为主,占比约80%,这一群体基本靠贷款买车,所以对购车成本极为看重。国外重卡虽然在整车性能上颇具优势,但高昂的价格,让国内个体卡车司机望而却步。

竞争风云再起 自主品牌如何突围向上?

“长期以来,高端进口重卡由于价格高,超出广大个体散户的承受能力,因此在中国的保有量并不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委员会商用车分会会长颜立兴表示,虽然现在物流市场集中度在不断提升,用户在购买车辆时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全生命周期成本,但车辆采购成本仍然是他们颇为看重的一环。未来如果进口卡车价格没有很大的下调空间,那么整体销量或许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提升。”

“如今,在卡车司机看来,国产重卡不仅价格合适,而且品牌、车型等方面的可选择性多,尤其近年来,自主品牌重卡在产品研发、技术储备以及造型设计上都有了长足进步,使其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河南重卡司机王重洋向笔者表示,“现在一些国产重卡在可靠性、节油性上做得不赖,高端产品在网联化、智能化方面也极具特色,最重要的是自主品牌更懂得中国卡车司机的使用需求。”

在国内,除了用户构成这一制约因素之外,使用习惯也影响用户对进口卡车的选择。“近些年,国家严惩超限超载,但该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虽然卡车司机深知超载违法且危及生命,但为了经济利益,依然愿意铤而走险。而国外公路运输以标载为主,对重载没有很高的要求。这种运输方式的差异,也决定了进口卡车不太明朗的发展前景。”刘维说道。

对此,商用车行业资深专家吕超(化名)也持有相同观点。“进口车型主要适用于高效运输,所以在悬架类型上大多采用气囊悬架,保证一定载重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兼顾底盘滤震。但在国内运输行业中,超载是个避不开的话题,尤其在运价十分低迷的情况下,卡车司机对重载车辆有着极高的需求。”他表示,在卡车悬架的选择上,国内用户更加倾向板簧悬架,它不仅维护成本低,承载性强,还能通过超载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这也是国内卡车司机选择国产卡车的原因之一。

一些接受采访的卡车司机还认为,相比国外顶级品牌的产品,国产卡车在耐用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售后服务方面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网络建设和服务半径上,国内重卡企业比进口卡车品牌更有优势。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运输企业解决车辆故障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司机的行车效率。而且维修价格合理,用户容易接受。”卡车司机赵天阔指出。

“除此之外,中国汽车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与国外也存在很大差异。国内卡车企业的产品规划、市场营销策略会更接地气,同时,车辆排放标准和制造环节上,更能满足国家要求。”刘维补充道。

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卡车产品与国外顶级重卡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国内重卡领域仍存在两大痛点,其一是没有掌握足够多的前瞻性核心技术,其二是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依旧比较迟缓。汽车产业具有典型的全球化特征,销售数量并不能代表产品品质的好坏,虽然国内市场本土产品占比较大,性价比较高,但与世界先进制造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想要获得突破,自主卡车品牌还需在技术、管理、资本、文化等方面全面迈向国际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

“在发动机领域,我们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吕超认为,我国发动机的技术积累、制造工艺、核心技术均落后于国外知名企业。其中,核心部件——高压共轨系统也基本由国外企业提供。另外,国产卡车的整车匹配性上,与进口卡车也相去甚远。“一台技术先进的发动机,配装在一辆无法达到最佳匹配状态的车辆上,也会影响车辆整体的油耗和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必须攻克上述问题,才能让国产卡车实现技术进步。”他说。

加强自主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今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有关单位合作的科研成果“车用高性能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成果已形成支撑产品跨代的高性能制动技术平台,成功研制包括商用车、客车等高性能制动系统系列产品,并前装配套应用于商用车、客车等内燃机和新能源车型。

9年前,同样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大会上,中国一汽“高品质J6重型车及重型柴油机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项目,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这些成绩表明,我国商用车产业正在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重卡产品的整体性能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杜芳慈认为。

“近年来,自主重卡企业大量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如今在制造设备和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另外,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具备自主研发的实力,产品使用效果甚至可以媲美欧洲同类产品。不过,单从数量上看,高精尖的产品与国外相比还是相差很多。但随着国家对科研成果以及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相信这些差距会逐步缩小,直至赶上和超过国外同业水平。”姚春德说。

“目前,国内卡车企业通过大量购置先进制造设备,在产品工艺上逐步赶上进口产品,很多卡车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水平也已比肩海外。不过,国内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研发与应用上与国外仍有差距,如增压技术、电控技术、新型制动技术、整机性能匹配等方面,还需不断深耕。”刘维指出。

竞争风云再起 自主品牌如何突围向上?

“除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外,了解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也是当务之急。”吕超认为,首先,重卡企业要走进用户当中,了解用户的使用环境、使用特点及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产品。

在他看来,在洞悉用户需求上,国外卡车企业做的功课要比国内企业多得多,“事实上,一款产品的好坏取决于消费者是否用的得心应手,所以不管是生产什么产品,必须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比如驾驶室的人性化设计,结合人体工程学的内部空间布置等等。”

其次,国内自主重卡还应在自动驾驶上做足功课。吕超表示,智能化卡车将会为运输业带来历史性变革,它不仅能大幅改善物流运营效率,还可以提升物流运输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重卡企业也应在这方面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重卡企业在自动驾驶的竞争中正在主动迎接挑战。2018年4月,中国重汽在天津港发布首辆L4级纯电动无人驾驶港口集装箱重卡。2019年5月,福田戴姆勒在第五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国际交流会上,展示了L3级自动驾驶的欧曼EST-A超级智能化重卡列队跟驰验证行驶。同时,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等重卡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竞争中来。

最后,提升我国重卡产品的生产一致性。从重卡产品的尺寸参数、重量参数、防护装置强度、车辆配置的反光标识和ABS装置等方面的特性出发,以及异地配装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载货车的车箱、罐体等部件,全面满足重卡产品结构的相互配合,通过结构优化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保障整车的稳定性、可靠性。

目前,世界几大重卡品牌有的已进入中国,有的一直在寻找进入中国的机会,因为大家共同看重的是中国重卡市场的巨大潜力。特别是随着《外商投资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外资独资、参股股比等规定有了新的突破,中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

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认为,国外重卡企业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在不断带来符合中国法规新车型的同时,也会将欧洲先进的车队管理服务理念带到中国。

“我国重卡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外资重卡企业加入竞争,对中国重卡市场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刘维告诉笔者,外资企业入华更多的是对国内企业的鞭策。无论是从制造、研发还是品控方面,外资企业的先进理念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竞争风云再起 自主品牌如何突围向上?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商用车工作组经理冯峰表示,我国重卡行业的技术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要短时间内达到国外高端品牌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并不现实。借着外资重卡企业来华投资的机会,我们可以深入学习外资企业严谨、科学的开发流程以及制造工艺,做到取长补短。这样对我国重卡市场向高端化发展也能提供帮助。

“可以认为,随着更多外资品牌的涌入,国内重卡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同时也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值得国内企业深思。”杜芳慈认为。

当前,新能源、“新四化”正在成为重卡的发展大趋势。“在这个汽车产业大变革的时代,中国卡车品牌要做大做强,必须首先要坚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自主品牌的卡车走上转型提档升级之路。”付于武强调说。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回馈客户仅限3台 创客随车吊仅售20.9万

据本站最新消息,2020年03月23日-2020年03月31日三环十通 T3创客 150马力 4X2 随车吊(STQ5149JSQN5) 在十堰桂枝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进行促销活动,该款... 2020年03月23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