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3月4日下午,交通运输部官网登出一则公告,同时发布了6项交通运输行业新标准,其中一项为《低平板半挂车技术规范》。根据公布的信息,该标准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且将适用于低平板半挂车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一时间,这条新闻引起了行业内不小的振动——大板车整治要开始了吗?
● 定义新品类 重点关注大件运输
公告发布的当天下午,小编从某挂车厂家处拿到了《规范》原文——实际上,该厂家也是刚收到新规范,正在开会学习。
通篇翻阅之后小编发现,新《规范》关于低平板专用半挂车方面并没有什么补充说明,大家所关注的“鹅颈连接”和“运输不可拆解大型物体”依然是沿用了GB1589的定义,之后的“通用技术要求”一章,大部分也均为此前已有的规定,主要是明确了一些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而新《规范》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增加了“低平板增强型半挂车”这一新品类及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并且将其划分成了三轴低平板增强型半挂车、可变五轴低平板增强型半挂车两种。
根据定义,低平板增强型半挂车可以在普通低平板专用半挂车的技术上对结构进行加强和拓展,可以用于运输超宽、超重的特大型物体。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一新规范的重点在于为大件运输定义一种专用的合规车型,而并没有针对目前低平板运输车的违法现状。
● 是政策的妥协? 还是新的治理思路?
新《规范》出台之后,小编也咨询了一些企业的专家,大家普遍认为,目前已有的法规、标准已经对低平板运输车有了非常明确的要求,违法用车现象的事实非常清晰,如果要集中治理,完全具备法律基础。
但小编心里有个疑惑:明明“低平板专用半挂车”的定义就是运输“不可拆解大型物体的半挂车”,并且宽度也放宽到了3米,那么为何要单独定义新的增强型半挂车,允许其“结构加强和拓展”?这是不是就默认了目前低平板半挂车运输普货的现状?
又或者,相关部门是要将其大件运输的“使命”剥离出来,移交给新定义的车型,未来可以名正言顺地停发此类车型的合格证,像当年对待17米5大板一样对待13.75米的大板?
早在2016年“921”时,相关部门就定下了先轿运后大板的治超思路,随后,交通部还专门前往安徽合肥调研,并研究提出了低平板专项治理方案。如今,轿运车治理已成功收官接近两年,“狼来了”的传说一直不断,但却一直不见动起真格。
据估算,目前全国大板车保有量在20万左右,规模巨大,但距离最后一批17米5大板车报废也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如果急于在近两年进行强硬治理,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投票结果:13.75米大板车很有吸引力
但如果不予理睬,13.75米的大板车也许会成为新的治理难点。今年元旦起,新购买的三轴仓栅、栏板式半挂车要标配盘刹气囊桥,成本增加,运费低迷,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13.75米大板车成本低、装载量大,真的很香。
参考“重载版蓝牌轻卡”的治理故事,“往者不谏,来着可追”的整体思路虽然还是会留下一些问题,但总体还是能够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也许,小编在上文中的一些猜测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治理方案。(文/王鹏)
他从北京奔赴武汉抗疫主战场 战疫至今
“想尽一切办法,动用全部力量,战胜病魔!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极大优势,也是我们党的极大优势.中国加油!中国必胜!”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成员、交通运输部前... 2020年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