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业界动态

行业变革:疫情下哪些物流领域疯狂增长

卡车之家
外貌協會的會長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疫情当下,各行业都受到影响,物流也不例外。从需求端来看,由于制造业不能大规模复产,以B端为主的物流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固定成本不变,但收入减少,让原本就处于淡季的物流行业雪上加霜。

行业变革:疫情下哪些物流领域疯狂增长

从成本端来看,物流业目前大多还处于计划复工状态,但所承担的固定成本无法降低。比如快递、快运行业里的分拨中心及分拣设备、干线运输处于接近空置的状态。原本以“规模效应”创造利润的大部分快递、零担快运企业,在单量减少的冲击下,单票成本在进一步上升。

在近日可以了解到,为促进快递网络尽快恢复,快递行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菜鸟联合淘宝、天猫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补贴供应链和物流。这些措施包括快递员免费保险,全国范围内免收技术服务费,以及通过复工红包、揽收补贴、配送奖励等多项措施,激励快递员。

另外,像中通快运、安能物流、百世快运、壹米滴答、韵达快运等加盟型快运企业已经开始实施降价措施。比如顺丰快运,在17号直接取消10元/票的资源资源调节费;中通快运对全网中转费(转运费+操作费)按原价7折进行收取,执行时间从18日-29日;18日安能物流和百世快运纷纷宣布,从2月19日到2月29日,安能物流全国中转费按照分拨基准实现7折优惠,百世快运则在全网收货价上实行7折优惠;壹米滴答更是祭出省内7折、省际6折的巨大优惠;韵达快运打出全网中转费5折优惠,截止时间直接到国家高速公路通行费结束免费。

当然,不同的商业模式所受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回归到物流行业的本质-规模经济(网络经济),由于需求量激增,有一些细分领域疫情下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三个细分领域迎来的快速增长

第一梯队:即时配送

疫情期间,消费者的紧张情绪、各地防疫封锁措施、物资紧急需求之下,大量的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原本处于淡季的O2O平台面临着各种需求同时爆发的情况。

据各家企业公开的数据显示,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了春节节前单量的2-3倍;饿了么口碑在北京的生鲜外卖订单量同比去年春节增长了7.76 倍;京东到家数据显示,春节防疫期间,全平台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春节7天总销量超过4000万单;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量较上月增长超300%;近期整体订单量约增长80%,客单价增加约70%;高鑫零售到家线上B2C业务销售金额增长3.5-4倍。

有商流就有物流,这是至今一直没改变的法则。随着O2O平台在商超、生鲜品类上的需求爆发,即时物流行业的订单量也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其中以外卖C位出道的被阿里收购的饿了么蜂鸟即配(含百度外卖)+点我达,美团配送、京东的达达快送的订单量都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疫情下,背后都有着足够大商流平台支撑的美团配送、蜂鸟即配、达达优势明显。

美团配送独立后已经在争夺更多的非外卖订单,向商超、生鲜、蛋糕、医药、跑腿等等领域拓宽,此外配合美团买菜的C端配送,这也为美团配送带来巨量的配送需求。

而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口碑在去年6月宣布将旗下即时物流品牌“蜂鸟”独立后,整合了部分点我达运力之后,一方面继续服务外卖配送以及来自阿里方面的新零售订单,另一方在餐饮、商超、生鲜、美护等领域建立高标准的配送方案。

更名升级后的达达实施“零售+配送”双核驱动战略,这背后其实也是“商流与物流”的有机结合。其中京东到家作为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零售平台,搭建了从大卖场、便利店到精品超市的多类型、全业态商超矩阵;而作为本地即时配送平台的达达快送,目前也已搭建起由落地配、即时配、个人业务三大板块组成的立体化配送服务体系。

随着新零售发展以及消费升级,即时配送作为数字化新零售的基础设施,其网络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生鲜、餐饮、快消品消费实现线上化,更是电商巨头对存量用户的争夺,不管美团,还是阿里、京东,它们战略的背后布局是希望进一步稳固自身业务根基,基于其高频的特点,拉升电商平台整体用户活跃度。

第二梯队:应急物流

疫情下,应急物流一方面担负着抗击疫情的药品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担负着生活保障不可或缺的国家的基础设施。

首先,疫情下抗击疫情的药品、医疗器材、口罩等物品需求增加,医药物流在保障一线医疗防控物资的稳定供应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面对疫情,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顺丰医药等企业不断向疫区捐赠口罩、护目镜、消毒酒精、消毒液、药品等各类急需物资,支援疫情防控。

其次是随着O2O平台在商超、生鲜品类上的需求爆发,相对于在业务链“尾部”的B2C即时配送,在前端的B2B(产地仓-区域仓-前置仓)的应急物流也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疫情之下,是机会也是挑战。目前大多数社区生鲜电商在B2B的链条上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只有少数企业具有成熟供应链体系。比如,盒马有自身一套独立的供应链体系,9月宣布全国化冷链物流体系已成型;淘鲜达依托于大润发成熟的供应链打下了基础;永辉生活依托于永辉超市、永辉云创多年的供应链基础;每日优鲜是最早入局社区生鲜电商的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叮咚买菜至今也经历了四年多的摸索,并且于今年成立物流公司;美团买菜可以得到快驴的支持。

从趋势上看,这次疫情会让生鲜流通链路发生两个明显的改变:一是生鲜电商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生鲜供应端将被重视起来;二是“农改超”将会加速推进,经营管理能力与供应链能力突出的商超将更具优势。

由此可见,生鲜供应链对于生鲜流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当然,对于生鲜供应链的基础设施,电商自建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尤其是像顺丰冷链、荣庆物流、郑明物流、京东冷链这些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愈加有信心。

第三梯队:直营快递

之所以将快递放到这个位置来原因在于:本次疫情之下,企业影响力、品牌力以及直营模式下统筹能力强的邮政、顺丰、京东物流都有相当一部分业务量支撑,甚至超过了此前的业务量,而加盟制企业则在2月10日才开始恢复部分运营,实质单量是下降的。

近日,据“物流一图”报道,京东物流+顺丰在春节期间业务量或将达到70%,加上邮政的业务,今年春节顺丰+京东物流+邮政大概率仍将占到90%左右,其中顺丰最多,占到了40%。顺丰快递目前日均已突破2000万票,空运业务突破1200万票,均超过Q3的日均单量。

行业变革:疫情下哪些物流领域疯狂增长

2019年Q3各家快递企业业务量

京东物流则凭借多年积累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以及物流技术打造了强大的履约能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650个仓库、亚洲一号、配送设施和全自营的队伍)还是六张(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同属性的物流网络,都已拥有非常丰富的服务经验。

此外,京东物流除快递业务外,其他像供应链服务和正在着力打造的供应链产业平台正在发挥具有巨大价值。

据了解,京东物流的开放业务单量对比春节假期,最近一周实现了环比三位数增长。同时,截至2月17日,京东物流通过智能动态调配,仓、运、配全面协同,全国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约3400万件,超过1万吨。

相比之下,由于疫情期间的交通管制以及人手短缺,通达系难以确保有限运力资源、有限路权的最大化利用。据“物流一图”报道,通达目前揽收量普遍不足平时一半,派送量恢复不到7成,预计至少在4月份前才能恢复正常产能。

显然,疫情期间的邮政、顺丰、京东物流成为不折不扣的“赢家”。

逆势增长的背后关键点

从前面可以看到物流行业中即时配送、应急物流、快递(主要为直营)在疫情下获得了快速的增长。这背后的关键点也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

(1)受疫情影响,线上商超、生鲜、医药等B2C业务(主要面向社区和家庭)大幅增长,给即时物流行业的订单量带来高速增长。在疫情过后,消费行为会改变,线上订单也会随之增加,另外随着新零售发展以及消费升级,即时线上消费需求将会激活。即时配送作为数字化新零售的基础设施,随着即时线上消费规模的扩张又能反向增加订单密度,摊薄即时配送单位成本,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参考快递行业的布局策略,即时配送充分考虑在订单量、覆盖面积、人均效率、客户满意等方面的因素,将人均覆盖半径规划到足够密,兼顾时效与成本,从而能达到这张即时配送的网络效能。

(2)我们看到,加盟模式凭借投入少、成本低的优势在这几年获得巨大成功(2019年快递CR5全为加盟模式),但在这次疫情下,直营模式的快递企业在末端管控以及资源(仓运配)整合能力更加具备抗风险能力。比如,在人手短缺、道路封闭、运送方式复杂(无法送货上门)等问题上,本来就“春节不打烊”的顺丰、京东物流,通过航空、铁路、公路整车灵活组合发运+仓配一体化+强大的执行能力满足了全国物资的物流发运需求。

其次是供应链物流价值显现,目前,中国物流企业在运输、配送、跨境、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都有极强的竞争力,也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具备全环节、全面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在任意情况下都能承担紧急相关使命的企业依旧稀缺。

这种服务能力表现在于,无论是针对不同行业的到仓服务、仓配服务、逆向服务等一站式全链条解决方案,还是在应对突发物流需求时,从预测,采购,生产,物流交付全链条都能快速提出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

相对于点到点的运输,疫情之下,供应链物流涉及到物资产能、库存、调拨、分配,更加考验技术、基础设施以及统筹能力,这是一般中小物流企业,甚至加盟型物流企业都难以解决的事情。

当然,从这次疫情看到,物流的价值正在从“物的移动”到成为“人的链接”。物流不仅承担着物品的运输,还在成为每个人与外部世界的链接者。作为基础设施的物流在未来将变得更加重要,尤其在非常时期,物流是一个国家经济流通、社会流动、生活保障最不可或缺的基础依赖。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车辆紧缺 2月货运车流量为去年同期20%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全国,打乱了各行各业的既定部署和计划.且由于各地政府对疫情的封闭式管控和交通限制,给2020年的物流行业带... 2020年02月24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