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信息 > 物流企业

褚建新:互联网+物流的发展逻辑和方向

卡车之家
一身骄傲如当年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互联网对零售的渗透,从非标品到标品,从低价值到高价值,从低频到高频。越来越往高频渗透,消费者对服务的重视越会超过对商品的重视,推拉转换点开始从制造商往消费者转变。

褚建新:互联网+物流的发展逻辑和方向

从结构化调整深化分工到运用技术手段引起产业革新,拉动行业发展,行业的渗透始终都遵循着发展的基本逻辑,网易考拉高级专家褚建新从电商新零售基本逻辑出发,又有怎样的思考?

此前,在运联2019趋势与预测年会上,网易考拉高级专家褚建新进行了以《互联网+物流的逻辑与方向》为题的演讲。

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参加运联每年这样的年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互联网的思考。因为我做电商物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今天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整个电商物流的思考。

1.经济发展的逻辑

首先,我还是想从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来讲。大家都知道或者看过,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篇第一句话说的是:「所有的财富增进都是劳动的结果。」我认为,我们现代所有的经济发展都是为这一句话做解释,就是说,只有分工才能够带来劳动财富的增进。

为什么劳动可以带来国民财富的增进?亚当斯密讲了三点:第一个,通过分工熟能生巧,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劳动效率;第二个,通过分工可以减少劳工转换的培训成本;第三个,分工可以让操作简单化,让机器的发明以及使用成为可能。

一个农民是种地,一万个农民还是自己种地,只有当一万个农民组织起来,大家分工负责播种、打农药等等,才能变成一个现代农场,改善整个经济体系。这就是说,我们所有的经济发展质的改善、结构的调整,一定是分工的。

深化分工又受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因素是交易效率。

分工之后交易链条变得更多,分工越细需要协调的事情就越多,交易成本就会越多。而这个协调成本、交易成本,又或者是交易效率,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是信息效率。我们讲商业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因为分工的前提是大家生产不同的产品,交换的话你就要知道你需要交换的人什么地方。

市场在哪儿、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生产商在哪儿等等,由此带来的信息搜寻的成本、信任的成本等等,都是一个信息沟通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组织效率。我能够保障这个交换是公平的,大家都可以守信用,有一个大的宏观制度成本,这就是整个生产资料的组织效率的问题。

深化分工的影响因素还有一个是市场容量。分工的细化,需要用市场容量做保证;只有足够的规模才能产生足够的分工,规模太小不可能有分工深化。目前,严格意义上来讲,市场容量受市场半径的影响,半径越大,市场越大。这个就是为什么经济走向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

而扩大市场半径的核心,就是提升物流效率。

现代经济枢纽为什么都集中于港口城市,就是因为海运的成本较低。《集装箱改变世界》说的就是集装箱提升了物流效率,让市场半径扩大,海运和集装箱使外贸经济发展成为可能。

要提升信息效率,我们就需要有信息传递、信息交互的途径或者技术,这个技术的突破就是互联网。由于互联网的突破,我们在信息效率上有了巨大的改善。

组织效率的提升,就是我们的市场化组织,包括新的企业理论,由于一些新的企业管理形式,出现了新的生态。

这些就是基本逻辑。我们即要有物流效率的提升,也要信息效率的提升,也要有组织效率的提升,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这些方面,接下来,我来讲一下互联网。

2.互联网渗透逻辑&路径

互联网是一种可以提升信息效率的信息技术。互联网诞生之后,其对经济的渗透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从工商业来讲,互联网的渗透过程与线下的过程相比是逆序的。一个正常的商业路径是制造——经销批发商——零售商——个人,给个人之前还有广告宣传等,而互联网首先从最容易影响的个人渗透。

所以,第一代互联网很多都是从门户网站、社交开始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过去集中化的媒体逐步被替代,通过网络营销和传播,网上流量逐步对线下流量形成了一种压倒性的优势。

第二步是渗透交易环节,也就是电商。不管是阿里、京东,还是亚马逊,基本逻辑是从零售环节渗透,接着往前走到批发环节,或者经销环节,最终渗透到制造业,也就是对整个产业链做全面的渗透。

互联网对零售的渗透,目前正是我们整个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而且,遵循一个基本的渗透逻辑,即从非标品开始向标品渗透,从低频商品向高频商品渗透,从低值商品到高值商品渗透。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电商的鼻祖是亚马逊。亚马逊最早以非标品图书作为渗透的切入点,因为市场是需要一个容量的。线下一个大型的商场覆盖范围大概是三五十公里,中型的商场大概三五公里,小超市便利店三五百米;这种范围下,低频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办法做大,基础市场容量太小。

但是互联网可以让覆盖半径变得无限大,因为在网上可以全球覆盖,原来不能成为生意的产品,也可以成为一个生意。所以,对所有的非标品,对所有的长尾商品来说,互联网对线下零售绝对是一种优势。互联网的优势就是无限选择。

而对电商平台的GMV来讲,虽然非标很有优势,但是它的市场容量里高频和快消还是比较小的。所以互联网在零售方面完成长尾商品的渗透之后,接下来就会往标品渗透,比如3C、数码等。那么,怎么切入?

大家看这张PPT。对于长尾商品来说,这样的商品属于低频销售。为了满足低频的长尾商品的销售,它的推拉点往往靠近生产者,采取前店后仓的生产方式。这样的商品一般来说不容易买到,所以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商品本身和商品的可得性,而对购买该商品的便利性不会很在意。

但是对标品就不一样了。由于这个商品随处可得,消费者关注商品的同时还关注服务,追求购物体验;所以,标品的推拉转换点开始从制造商慢慢向消费者转变,把转换点离消费者更近一些。这个就是京东的分布式仓库,可以说比淘宝、亚马逊的物流大大提升一步。

现在,基本上做标品都采取分布式仓库,把推拉转换点拉得界于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对高频来讲,消费者对服务的重视会远远大于产品的重视;所以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很多人不会一定要买什么品牌的、什么样的矿泉水或面包。

所以说,现在要把快消品拿到离消费者更近的位置,给消费者线下最近的推拉转换点,比如门店、大小超市。

那么,线上的推拉转换点能否转到离客户只有三五百米的距离?也就是说为什么现在提新零售,就是在说追求客户体验上,高频商品线上线下都是一样的,差异就是怎么样把整个交易链条全部数据化。

目前,整个商业因为技术带来了两次大的改变。第一次,是条形码在商业上的应用。将商品数字化,把一个个商品变成对应的条码,通过对商品条码的管理实现了商品的数字化。第二次,是场地监控技术。

过去,商场都是有柜台的,消费者不能直接接触到商品,因为商家担心会给商品带来各式各样的影响,还会雇很多营业员看管。

随着监控技术的进步,柜台没那么必要了,也有了开放式货架的超市,商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消费者怎么接触商品,也通过监控随时查货和补货。或许原来一个商场需要几十几百个营业员,而现在节约了人力成本,整个销售效率也大大提升。

所以对商业来讲,我们的商品可以数据化、信息化,现在唯一没有数据化的是人,是消费者。所以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能够把人也数据化和信息化,这样我们的传统零售就是线上线下打通了,到了零售的互联网。

接下来,我们会走向2B的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制造业的互联网一直是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技术逐步渗透过去的。

3.互联网+物流的发展路径

互联网1.0时代,做门户和社交其实对物流影响不大。唯一一个有影响的地方就是我们物流行业的广告销售,除了线下媒体,也可以有线上媒体做宣传营销。但是当互联网渗透到零售行业的时候,对物流的拉动作用就出来了。

前面说了,互联网零售领域的第一个渗透就是长尾,长尾商品的推拉转换点靠近制造商,所以它是一仓发全国的。

第二个,长尾商品的销售半径巨大,就需要物流业实现一个包裹商品的低成本、高效率、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以及妥投,这样才能支撑整个非标电商的落地。

有种说法是中国有「新四大发明」,有高铁、共享单车,还有网购,其实我觉得,最应该列入「新四大发明」的就是「通达系」。「通达系」快递企业让低成本、长距离的包裹配送成为可能,才使得中国电商的发展驶在前列。

「通达系」使长尾销售成为可能,也就带动了中国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紧接着,互联网渗透到标品,大家可以看到对快运的需求,对快运网络发展的拉升作用。

接下来,互联网将越来越往制造业渗透,也就是说我们会越来越靠近货主,也就是董中浪老师所说的「碰货为王」。

如果说前期的更多研究是HOW,是如何把一个箱子从A搬到B,那么,我们下一步的演进到WHY,为什么把一个箱子从A搬到B,为什么搬这个数量,到底什么时候搬,搬在什么地方,搬多少。

而这个过程,将会在下一步体现在我们的2B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发展对整个物流的拉动。

文章标签: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车价裸奔苏州东神汽车集团20年店庆促销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实施方案》提出6个方面24项政策措施... 2019年03月22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