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归来”,这句看似简单朴实的话,对于每一位常年奔波在运输路上的司机来说都是最真挚美好的祝愿。道路交通事故被称为“和平时代的战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替哦那个事故的人数高达百万,受伤者更是高达5000万,每天都有3000多人死于道路交通伤亡。
而货车司机作为道路交通主要参与者之一,交通事故伤亡率也居高不下。货运安全成为司机、主机厂、零部件厂、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2018年汉诺威商用车展上,一向引领世界商用车市场技术潮流的欧洲各大主机厂也展出了不少关于商用车安全的新技术,值得我们学习。
在交通安全中,人是主导因素,包括行人、交通工具驾驶员等,人对于交通安全有怎样的态度,就会有怎样的结果。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比较早,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文化建设,将较国内也更加快速,现阶段更加注重交通安全理念的教育。
比如,美国等许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儿童的交通安全理念教育,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课程,对于成年人也通过加安全文化建设使其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日本也同样如此,交通安全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参加汉诺威车展时,我们在德国街头几乎没有看见过交警,也没有太多的摄像头,但是道路上秩序井然,每一个路口行人都会遵守交通规则,而机动车也会李让行人。人行道旁边也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各种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正是因为长期的安全理念养成了德国人遵守交通规则的高素质。
而目前国内关于道路安全理念的教育还有所欠缺,遵守交通规则本该是一件习惯性的正常事件,由于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理念、意识还有待提升,变成了难得的事情。只能通过硬性规定来规范,这样的发展其实是畸形的,有一定的缺陷。但是相信随着道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加快,我国的交通安全理念教育也会迎来更快的发展。
受不同交通运输环境、安全理念、技术发展的影响,国内外商用车对于车辆安全以及背后的关于安全的企业文化也大有不同。目前我国的商用车发展据欧洲商用车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国内的车辆更加注重车辆硬件配置方面的安全性,一些辅助安全装备比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碰撞预警系统等只是选配。而国外的商用车在硬件设备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品质,辅助安全装备也成为标配。
除此之外,欧洲的商用车车企们不仅仅是从硬件、软件等方面关注车辆的安全,更是通过各种文化宣传来提高司机、民众的安全理念。沃尔沃一向以“安全性”著称,不仅会定期对司机进行安全培训,还会将很多安全理念传递给民众,尤其是儿童。包括在经过路口时一定要停下来,看到机动车行驶时,需要招招手,并且保证“see and be seen”自己看到车辆也要被车上的司机看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过马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非常细节的安全理念的传输,才让道路交通更加安全。
车辆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车辆的基础硬件、电子辅助系统、电子检测系统等在很多程度上保证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每一届的汉诺威上都云集了很多欧洲重卡的先进技术代表,在2018年IAA上也不例外。首先是人以及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众所周知货车的盲区非常大,经常在拐弯、行驶时由于视线受限而发生交通事故,伤亡惨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欧洲重卡大都标配了:雷达测距并且带有转向警告,包括前后方、驾驶室侧方。雷达传感器将对周围行人以及其他道路参与者进行探测,如果距离过近将会向司机发出碰撞预警,以便司机采取行动。
今年在博世的展台还展出了360度环车监控,司机可以在驾驶室中观测车身360度的情况,毫无盲区,在上路行驶、倒车装卸货时等都可以减少因为盲区而导致的事故。
数字后视镜最近几年特别流行,从前两届的概念型到今年奔驰新车型上实现应用,让更多的人开始相信货车没有后视镜不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加大屏幕的结合,可以让驾驶员更清晰的了解车辆后方的状况,更好的进行判断。
疲劳驾驶也是货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在开车超过一定时间强制休息的欧洲,因为疲劳驾驶所导致的事故也层出不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驾驶行为检测应运而生,该系统是基于驾驶员生理图像反应,包括面部特征、眼部信号等推断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且进行报警提示和相应措施。
车辆是整个运输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行车过程中,还是车辆自身,都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除了保证车辆硬件的可靠性以外,依然需要多种辅助系统保驾护航。在欧洲重卡中,这些辅助系统已经遍及停车、行车、车辆管理等各种环节,来保证整个货运的安全性。
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爆胎怎么办?轮毂温度过高着火怎么办?每一件都可能造成车毁货损!如今我们比较常见的就是可以选配的胎压检测器,在欧洲重卡中,胎压监测已经成为标配,并且还可以实时检测轴荷、载重。BPW还推出了盘式制动器传感器可检测制动器磨损程度;以及钢圈传感器,可以检测轮胎的温度、压力等,实时掌握车辆轮胎、刹车系统的状况,发现异常可以及时进行维修,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除此之外在车辆管理中,很多车联网系统都带有车辆预诊,除了上述对于轮毂、轮胎温度的检测、刹车片磨损程度的检测,还有对于发动机、变速箱的检测,以及对于车辆多个关键部位的预诊,可以检查出车辆是否有潜藏的风险。在出现问题之后,系统也可以对车辆的状况进行简单的预判,帮助司机或者服务站尽快的解决问题。
行车过程中,道路情况比较复杂,稍有不慎也会发生事故。车上配备的一系列主动安全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盲区监控、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测性紧急制动、碰撞预警等等都可以通过电子检测、辅助系统帮助驾驶员更加安全的驾驶。目前在国内,只是可以选装一些系统,在欧洲高端重卡中,很多都是标配,可能有些卡友对于这些系统的具体解释并不清楚,或许,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
在整个运输安全中,货物安全也异常重要,只是在目前国内的运输中,对这一部分会忽略,常常会因为运输温度、倾斜度、震动、甚至不专业的工具对货物造成损失,对于司机们来说,不仅一趟的辛苦付诸东流,甚至还要付出更高的代价,那么欧洲物流运输中如何保证货物的安全呢?
1、专车专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在欧洲,不同货物都有对应的专业车厢,并且有相应的装载设备。比如史密茨就展出了多款新型专车专用的挂车,冷藏车会根据货物的不同设定多个冷藏区;运输钢卷也有专业的车辆;大件运输也有其专业的车辆,并且所有的车辆都会根据货物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配置,从基础配置上就保证了货物有一定的安全性。
2、货物全过程检测。针对车型内部的货物,博世推出了一款记录仪,可以监控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倾斜度等,一旦超出特定值,将会发出警报,检测出潜在的货物损坏威胁,也有利于车队管理以及事故原因追溯等。
3、货物捆扎带有传感器。货物捆扎是否结实也是决定货物安全的重要因素,有时候虽然出发前捆扎结实,但由于路程颠簸等原因,捆扎带会有所松动,货物跌落、碰撞发生损坏,一直困扰了很多司机。2018IAA上,BPW创新性的推出了捆扎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捆扎的力度,一旦发现捆扎有所松动,将会提醒司机,及时处理,以保证货物的安全。
4、托盘定位器随时追踪货物地址。在如今的车联网系统中,大都可以做到实时监测挂车或者主车的位置,对于具体的货物追踪依然是难题,丢货的情况时有发生。BPW推出了托盘传感器定位,可以实时了解某一托盘货物的位置,保证货物的安全。
安全在货运行业中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无论是国内外,绝大多数车企都在为了能给用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运输而努力,许多时候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2018年汉诺威车展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黑科技”,也看到了未来运输更为美好的行驶。
虽说目前国内的货运更多的是满足运输最基本的需求,并没有这么多的高科技加持。但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商用车企业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追随欧洲高端重卡的脚步,致力于将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产品带给国内的用户。期待,未来国内货运行业更多的可能。(文/王雪洁 图/卡车之家)
深圳出彩天龙哥 48名选手抢11张入场券
10月14日,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十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季东风天龙... 2018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