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交通部提出
“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的改革方针,
“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一起干,
国营、集体、个人以及各种运输工具一起上”,
突破所有制的束缚,
允许个体户进入运输市场,
极大地促进了运力发展,
有效地缓解了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同年,
交通部提出
“谁投资、谁使用、谁受益”
的原则,
鼓励货主单位投资建设码头。
【1984年】
国务院第五十四次常务会议批准同意
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
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
允许“贷款修路,收费还贷”,
从而使公路建设有了
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加快发展的环境。
【1985年】
铁路实行“大包干”。
【1986年】
国务院批复了五部委《关于铁道部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方案》,
实行“以路建路”经济承包责任制。
【1988年】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对“八二宪法”作出第一次修改,
其对第十一条增加规定 :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从立法上突破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禁区,
明确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箍在生产力上的意识形态紧箍咒只能一点点的被顶开。
逐渐,随着政府有关私人购买汽车的限制放宽,个体创业者涌入货运市场!
相比于铁路的条条框框,个体创业者,一个人、一台车,就能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不仅灵活性强、时效性高,货主通过电话可以知道货物什么情况,要比交给铁路省心太多。
铁路货运量、周转量连年下跌,公路货运开始崛起!从那个时候我们就看到,实时跟踪货物在途状态的重要性了。
当时的货运行业,呈现这样的景象:
一方面,货物运不出去,就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分销。由于信息还比较闭塞,很多货主不知道去哪里找车。于是,开始出现货主带着货沿着街边的档口,上门求车!
在“货多车少”的年代,有运力(车)也就更有话语权。利润较低、不方便装车的货,很多车主都不愿意接。
另一方面,工厂上班一年的收入,个体车主半个月就挣到了。
邓小平提出的,“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当时创业的门槛也并不高,大量人力涌入物流业,富了一批有胆识的创业者!
智能物流造车大潮涌现 新势力天赋异禀
2018年,纯电动物流车在城市配送市场越来越受青睐,有的用车企业甚至组团到车展采购.虽然电动、新能源智能物流车,已并非我国车辆市场上的新新品类,但... 2018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