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风险如何控制,就不得不说,为什么国家对增值税把控如此严重?
这个实际上是有一个背景的:1994年的时候,国家增值税改革。当时不像现在,有一整套电脑网络,所以当时发票都是手开的。
那开了这个增值税发票,这边开了那边就可以去抵扣。一抵扣,实际上就造成了国家税款的严重流失。
由此可见,控制风险的关键点在何处呢?
1、有无真实业务:开具的发票是否有依据。
比如说,哪怕我们运了一车钻石,价值很高,客户愿意给100万运费。咱们确实和客户签了合同的,这合同确确实实就是100万。
没问题,那就开发票,就开100万,因为我们有真实的业务背景。
2、成本和进项是否真实
比如说我们加了100块钱油,然后让加油站帮我开120块的发票,然后20块钱再倒给我。这种情况,在有些物流公司是很常见的。
这个事情实际上是风险很大的。
当然,20块钱可能没什么。一旦是20万呢?是200万呢?
由此可见的是,如果你一直到外面开票,说明这企业也做不大!!!
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越大风险就越大。如果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企业,捯饬几十块钱的发票,那可能是说没什么太大的风险。
但如果说,你这个数额放大10倍20倍,这个刑最后变成无期徒刑了,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你还敢做大吗?还能做大吗?
然而说句实话,有人形容这个事情,叫做“逼良为娼”。
比如说我开了家公司,我定期要缴纳税款。与此同时,我企业的各项成本、开支也都是可以做进项抵扣的。
然而在咱们物流行业,这层层盘剥的局面也就不多提了,很多环节的成本都是给不了进项抵扣的发票的。
比如说,
物流公司找个体司机承运,个体司机开不了这个发票,企业也没法取得合适的成本和进项;
我们油费啊路桥费啊修理费啊,等等就这些东西,我们没法取得这个发票,也就只能出去买;
还有一些专线公司,我们给了他货,然后他又没办法给我们开发票,也就只能去买;
还有装卸工也没发票,也就只能去买;
……
物流作业涉及多个环节,都是真实支出的成本,然而很多环节又没法开票,也就没法让我们做进项抵扣。
1、据实际业务、真实业务开具发票。千万不要多开,多开这就叫虚开。
2、根据实际发生业务,取得成本和进项发票。
3、在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合理避税。
4、使用个体司机作为实际承运人时,合理用好三张票。(油票、路桥票和其他)
怎么用好呢?
2017年8月14号出了个30号公告,算是为物流企业使用个体司机来承运,指明了一条大路。根据公告:
纳税人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服务合同,收取运费并承担承运人责任,然后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全部或部分运输服务时,自行采购并交给实际承运人使用的成品油和支付的道路、桥、闸通行费,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成品油和道路、桥、闸通行费,应用于纳税人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的运输服务;
(二)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符合现行规定。
听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来说,物流企业作为承运人,实际上也是纳税人。当纳税人(物流企业)以承运人身份和客户签订协议的,收取运费并承担承运人责任,委托实际承运人(个体司机)完成全部或者部分运输业务的时候,我们自行采购来让个体司机使用的成品油、过桥过路费是有办法抵扣的。
综上:
1、油票
发生业务时,产生的油费、物流企业就给司机一张油卡去用。消费完以后,物流企业就获得了成本和进项。
(这里可能个体户要对油卡各种抱怨,一方面呢,是大家都不容易,都是被逼的。另一方面,运货之前消费油卡,跟拿油卡结算运费还是有区别的。有关个体户的角度,我们后续会再出一篇。)
2、路桥票
把路桥费直接打到ETC卡里,然后所消耗的成本和进项,物流企业就获得了成本和进项。
3、其他(第三张票)
假设一笔运输业务中,30%的成本是油费、30%的业务是路桥,通过以上办法解决。那还有40%要怎么办?
目前比较合理的做法,是让个体司机,以某个人或者某一组人去注册成为一个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然后他们就可以开具发票,这样的话,谁来查,都不用怕。
通过以上三张票,最终三方物流公司的赋税大概会在5到6个点左右。如果业务量大的话,还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注册地点。
现在有些注册地点退税的比例也还可以,举个例子来说,哪怕就只能退上30%到40%,算下来,你交6个点能退30%,也有两个点退回来了,物流企业实际才承担到4个点。实际上,比外面买发票的税赋还要低,并且既合理又合法,也降低了我们实实在在的税赋。(素材来源:王坚 物流八卦女整理发布)
重要的事情最后说:
成功=99%汗水+1%灵感。然而这个行业从来就不缺努力的人,你差的,就是那1%的灵感!
我们始终相信:每个老板都是一本生意经。我是“物流八卦女”(微信号:wuliubaguanv),专注散播行业消息。关注小八,说出你的故事!
温馨提示:验证消息请注明公司、职务,没准哪天我们就相遇了呢……
从量变到质变 2018长安跨越年会重庆召开
“狭路相逢智者胜!”这就是新的市场精神!2017年的轻型载货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竞争激烈.长安跨越通过精准市场策略和市场口碑,不断聚力挑战,一举突... 2018年0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