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电动网:首先感谢各位媒体老师到我们现场,非常欢迎今天我们请到零跑汽车的董事长朱江明先生来到我们经验交流会的现场。那么我们一会儿的流程是先请朱总简要的介绍一下自己和在做的事业。刚刚可能会上大家也听了一部分。然后再请媒体朋友提问,请大家在提问之前,先亲自报一下家门,谢谢。
那朱总,请您先简要的说一下。
朱江明:首先我做一个自我介绍。因为我们零跑科技成立到现在是两年多时间了。那么在这两年多的时间,我们也做了一些成绩。就是说,这两年时间,我们还是全心的把产品做好,把基础打扎实。那么我们在11月10号,我们也发布了第一款量产车。同时也发布了我们很多核心的零部件。所以我们目标就是在2019年初,我们的车能够交付到我们的客户手中,能够是实现我们的第一步。
第一电动网:好,那现在大家可以开始提问。朱总,我是第一电动网这边,也是今天的主办方。所以我就想先向你提问。大约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前段时间咱们也发了新车,然后也有融资的消息。然后是想请您介绍一下,我们最新的一些各方面量产的近况的消息。包括工厂、团队融资等等方面。我先问第一个问题吧。
朱江明:好,那我们就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整个进度的话,就是从我们自己来看,或者业内来看,都是相当快的,我们成立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就发布了一款量产的汽车。同时的话就是说,也得到了很多人士的好评。就是从产品的性能、质感,以及就是说我们对产品的定位,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比较好的一个效果。同时的话,我们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包括我们当地的领导,国家的领导,以及就是说,包含业内的专家,包括我们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陈清泰理事长。那么在杭州会议期间,花了两个半小时,对我们公司进行调研。那么也给了我们非常好的评价。就是认为说,我们新的进入的企业里面,基础还是做的非常扎实的。也包括像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的付于武,也亲临我们公司考察。对我们也是赞赏有加。
另外的话就是,近期可能大家也看到了,我们跟红杉资本也有一个签约。我们认为在很多的投资团队里面,红杉资本的几位,就是汽车专业的投资人是非常专业的,就是通过对我们的了解以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尽职调查,以及最终达成的协议。我们在12月4号的互联网大会上,我们做了整个签约仪式。包括沈南鹏本人亲自参加,跟我一起亲自参加签约。这个在投资领域里面,也是非常罕见的,也充分说明对我们前期所做出这些成绩的认同。
当然,今天我也在会上讲,我们认为就是说,汽车行业就是一个,还是一个就是说,不纯纯是一个机械的行业,更多的是机电一体化,甚至说电子成分已经超越机械部分。就是一个电子的,作为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它是一个电子成分非常多的一个电子产品。那么这个本身也是就是说,跟我们原来所从事的行业是完全一样的。无非就是说产品的品类不一样。因为我们以前也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整个供应链体系,所以我们觉得,进入这个行业,并不是很陌生。也是一个可以熟门熟路,可以快速进入状态的一个公司。
第一电动网:好,朱总,我接着您刚刚介绍的再追问一下。因为刚刚你说到的电子化会在以后的汽车部分里面占到绝大多数。但是可能它要达到一个汽车级的标准,还是会有很高的要求。我们是怎么去实现说,我们现在所做的原来的一些电子化的基础,去达到汽车级的要求。是我们现在团队里面,会引入这样的人才,还是我们会引入一些外部的合作的一些成熟的企业来做这样的,把我们的产品最终量化,达到汽车稳定、一致性这样的一个标准的程度呢?
朱江明:我们觉得这个要分两方面来讲,确实就是说这是一个矛盾体。确实汽车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那对于这个安全性的追求,包括对一些比如说各种恶劣的环境,包括高温、低温、震动,以及就是说,它的一些电磁兼容干扰等等。这个在汽车里面,汽车电子是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所以我们就是说,需要做更多的实验,来达到这个目标,把产品的每个零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做好,这个需要时间。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采用,有一些部分。就是比如说非常核心的零部件,比如说ESC,比如说现在的电子稳定系统和自动刹车系统,以及现在的EPS,就是自动转向系统等等。那么这些就是核心的零部件,我们都是采用这种合作的方式,来充分保证整体的安全性。
那么,当然就是说车内的很多车载的娱乐系统,以及就是说一些跟安全性、相关性不大的一些产品,我们也需要快速的切入市场的话,我们也还是要去激进的一些方式,就是说来快速的达到量产,不然的话,像原来传统的汽车的话,我今天也在会上讲了,这个产业链非常的长,就是从芯片厂家,到我们的零部件,再到装机,都起码要七到八年的时间。那么我们的电子设备的更新是非常快的,就像我们手机似的。每一年我们都是有一款新品推出来的,每一款新品推出来,性能就提升了很多。如果我们用五年前的这种芯片,这种性能来做现在的汽车的话,那我们大家都在说,汽车未来是一个移动的终端。那么你的终端就是说,你做出来以后,比如说跟手机相比。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手机都是放在车上,做为主要的一个通信手段。那么将来我们车载的东西,如果说跟手机相比,就是有很大的差距,它的性能上的话。我们照样就是说不会去用车载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解决这个矛盾,要缩短它的周期。而且这个比如说你车载的互联系统的话,它本身对安全性,不造成你非常大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只有就是说,就选择的就是说,有一些东西,有一些产品,比如说车记互联、导航。那么这些东西的话,我们自己去自研。能够就是说,能够非常接近比如说类似于像手机这样终端的研发的进度和更新的速度。只有这样的话,你才可以说是真正的汽车将来是一个办公终端,娱乐的终端。这才是真正就是大家所展望的,目前达到未来预期的一个产品。
第一电动网:大家自由提问就可以了。
中国证券报:朱总,我是《中国证券报》的记者。刚才您在大上讲的慢充的那个,我比较感兴趣,我想请您能不能再谈一下,就是您刚才讲到说,快充现在大概成本是几万块?
朱江明:至少是三万以上。
中国证券报:三万以上。那么慢充可能就是几百块,您刚才讲。
朱江明:是。
中国证券报:我想请您具体再讲一讲这个成本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说,它慢充的可执行性到底是有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朱江明:因为我觉得做慢充这个就是,因为快充的话,它是需要转化。比如说我们要快充,就是最起码目前我们国家的标准可能要将近30千瓦。就是30千瓦的话,它是一个DCDC的一个转换器。就是从AC到DC的一个转换器。这个的话,确实就是需要比较高的成本。那么这样的话就是说,比如说初期投资来讲,比如说你每一个桩,你要花比如说30万块钱。然后的话就是你,比如说30个亿的投资,你就可以做一万个。那如果说,每一个桩从三万块钱变成了三百块钱,那么就是说,你的桩就可以做,现在就是300万个。那么有了300万个这样的基数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汽车来说,大家感觉整个就是那种焦虑感没有了。而且就是说,你哪怕是快充,哪怕是你把这半个小时充满,那么你把汽车停在充电桩的位置去充电的时候,我们也很无聊。每个人就是说你去干吗呢?你到远处去喝咖啡,还是说我坐在车上无聊?这个也是一个对一个体验是非常不好的。那么,如果说我们有了慢充,在每一个停车位上,都有一个充电装置,就像我们的手机的充电宝一样。就是说我只要一旦停下,我如果说有需求,我就把这个插头拎出来插进去,那就完事了,是吧?那么这样的话,每一个的焦虑感就没有了,大家会续航的要求,也不一定是400公里、600公里,可能有200公里也行。因为如果说我只是这个城市内使用的话,做为一个代步工具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就是说,不需要有那种我一定就要600公里。
因为随着电量的增加,自身的电池的重量。因为电池重量增加了,你整车的重要就增加的,整车重量增加了,这个结构就要更强。那么他的这个重量又增加了。到一定的阶段的话,你就是说电池增加,续航也不会增加了。因为本身的重量已经达到平衡了。如果说大家一味的去强调那一个的话,就是续航里程的话,我觉得大家好像现在都在比拼。首先就是说,很多人问我,你的车续航里程是多少?好像就是大家把这个续航里程高的,就认为是一个技术的先进。实际上这是一个成本问题,这是一个适不适合的问题。不是说是一个技术问题。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就是说,让这个社会去强调,怎么样让每一个位置都可以有充电的。我们也可以比如说国家每年拿出上千亿的钱来补贴这个新能源汽车。那可能国家拿出几百亿的钱,就把这个事情做完了。我们如果说没有任何补贴,大家都觉得很乐意直接就是说,只要这个设施充分了,完善了,车的普及就快了。这是一方面。
另外的话就是说,那么去投资做这一件事情的话,你本身就是说从去投资这件事情的话,它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比如说它只要有差价,去做这件事情的话,也是有收益的。而且就是说,比如说波谷量是非常便宜的。这个从中间比如说,你去做这个设施的人,每一度电比如说有三分钱、五分钱的收益,拿到最终是很可观的。所以这个模式就是,对推动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记者:朱总我说两句。您对换电这个咱们有没有关注,或者有没有考虑,或者压根就不考虑。
朱江明:我们目前就是,对我们公司来讲,是没有做这方面的考虑。因为毕竟这个就是说,它对技术的要求是挺高的。因为每一块电池这个,现在的电量越来越高,对起步现在至少也是要30度电。这个说少了大家都觉得难为情了,那30度就是一个电池包的话,基本上就是在250到300公斤,那已经是最轻了。那么你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你就不断的卸上卸下,你的固定螺丝,你接触的触点,经过不断的这样的来回的话,实际上就是对寿命。而且就是说,你换电也有时候有焦虑,我不是说到了完全用完了才那样。那么可能你用到30%、40%,这个时间就已经有点急了,我就要去换电了。那么这意味着你换电的频率是高于你的总电量。你可能就是说,比如说你的电池是60度电,可能你只能用40度电,有20度电的时候,我就已经紧张了。很多人就说,我去换电了。那他也不是一个充分的利用。
中新社:朱总,我这边是中新社视频部的。我想问您一下,做为国产新能源车来说,它是不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搭载和研发?
朱江明:应该讲就是,人工智能的话,整个技术的发展,目前中国相对来说是非常快的。是走在全球的前列。因为很多在硅谷的人工智能的一些开发者,或者是前期的一些专家。你比如像李菲菲,吴恩达,做为斯坦福里面,就是说研究人工智能都是第一梯队的席位的大佬,都是中国人。所以中国本身在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是比较超前的。
第二个,中国人还是比较敢于去尝试的。包括我们的支付,电子支付。那也是走在别人的前面。那唯一的就是说,我们可能更大胆。就是说更多的有人去创新,去尝试。所以中国就是走在比较前面。那么目前整个人工智能这一块来说,比如说包括从人脸识别,那么中国有非常多的公司。像Face++、商汤科技、依图等等。那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母公司大华股份,也在去年我们拿了两个人工智能的第一。因为我们大华做安防,每年就是提供4000万个摄象头。本身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它是一个入口。相当于我们是最有需求,要把视频的都是,要把它识别出来。所以就是本身这一块,因为应用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这是一定的。只有充分的应用,我有一个比较高精班的同学,他说的。就说所有的东西要通过临床,最终才会说是你是越做越好。那么你有了更多的实践,就是说你去推动,有这个需求,去推动这个技术的不断的往前发展。所以中国的人工智能,一定是走在全球的最前面,这个是毫无疑问的,甚至说,比IT产业会走得更好一些。因为前期是信息化的时代的话,早期成功的企业,比如说英特尔、IBM、微软。这是第一波的浪潮,就是信息化时代。所以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这个。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那么借助于IT作为巩固,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做创新。包括像淘宝、腾讯。那么BAT这个,至少中国可能要比原来信息化时代又前进了一步。那么再新的一波浪潮,就是人工智能。我想在中国的土壤上,那肯定更加的在全球占主导地位。所以就是说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这一块,我相信中国也一定会走在全球的前列。
让利促销 南宁凯捷载货车现售9.18万元
据本站最新消息,2017年12月18日-2017年12月31日 凯马 凯捷 143马力 4.2米单排轻卡底盘 在南宁桂汇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进行促销活动,该款车型实际成交... 201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