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夹缝中求生 敢于做有意义的冒险
无论是最开始东躲西藏办米面加工厂,还是响应国家政策开修配厂,鲁冠球做事都义无反顾,不曾轻言放弃。“做什么都要时机或者机遇,认准了目标,就不能懈怠。”用三个字来形容,稳准狠。他就像隐秘在丛林中猎手,看到目标精准出击,牢牢把握,直到把猎物收入怀中。
农机修配厂创建后的10年,靠作坊式生产,制造出了犁刀、铁耙、万向节等产品,因为资源短缺,产品销路不错,每天能创造1万元的利润。大家赚到钱,鲁冠球很高兴。1978年,发展处于上升期的修配厂持续扩充,厂门口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
正在众人为此欢欣鼓舞时,鲁冠球却决定砍掉其他项目,一心生产万向节一项产品,只保留“萧山万向节厂”一块招牌。1979年,鲁冠球阅读了《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敏锐的他判断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业。而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的连接器,鲁冠球把全部的“宝”都压在了这个小东西身上。
1980年,为打出萧山万向节厂的名气,鲁冠球带领员工拉着两卡车产品参加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因为万向节厂是民企,到了地方却连会场也进不去。这时不少员工打起了退堂鼓,但鲁冠球却不服输。打听好会场里供应商的谈判价格和市场情况后,他在场外摆起了地摊,降价20%订单纷至沓来,数额高达210万元。
顶着乡镇企业的“帽子”,订货会并不是万向和鲁冠球吃到的唯一的闭门羹。90年代初,乡镇企业由于进不了国家计划,在国内靠本事吃不开,鲁冠球提出了“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方针,他决定到国际市场去打拼。
多年后,鲁冠球回忆曾经在商海中的起起伏伏,他形容这段时期是在夹缝中求生长的时期。既然是“求生”,就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求生”的过程需要的是强烈的求生欲,永不言败的劲头,甚至那要具备那么一些魄力和胆量。
直降0.6万元 佛山奥铃CTS载货车促销中
据本站最新消息,2017年11月02日-2017年11月30日 福田 奥铃CTS 143马力 3360轴距轻卡底盘(BJ5048CCY-FE) 在中山市顺景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佛山总店)... 2017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