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改以后 铁路获得自主定价权
中国运输体制改革,借鉴了不少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铁路货运的改革也是如此:
以前,铁路运价是由政府定价。
现在,铁路运价由政府指导,设立一个“天花板”,不能超过这个数。然后铁路自己拥有定价权利,制定更加贴近市场的运价。
近些年,尤其在白货市场,铁路有了更大的价格空间,几乎已经可以自己说了算。并且在配合多式联运这块,相继推出各种运价优惠政策。
比如说,对于企业自备的集装箱,享有50天的免费堆存服务。
比如说,如果空箱返程,自备箱回空仅按重箱的10%计费。
不久的将来,铁路运价将更加灵活,来支持多式联运的发展。
这与当年美国铁路货运改革的历程是如出一辙!最早,美国铁路态势也很糟糕,同样也没有自主权利。铁路无法调整服务,份额急剧下滑。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货运改革以后,放开了铁路的很多限制,才开始能够以盈利为目的,去制定线路、根据市场自行定价。
美国铁路崛起以后,迅速在本国运输市场占据主要作用。不仅如此,给全行业带来成本的降低、排放减少、效率大大提升,都让中国看到了铁路暗藏的巨大能量,毕竟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铁路网络。
美国铁路尚能如此,中国铁路的“网络”与其在物流中占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 业务模式多元化 各类货品装车量百花齐放
2013年,中国启动货运改革。改进货运受理方式,取消中间环节。现如今,铁路业务涵盖大宗物资、多式联运、中欧班列、商品车运输、散货快运……业务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电话、传真、互联网都能办理铁路发货业务。
向来墨守成规的“铁老大”都在拥抱“互联网”,公路物流实在没有理由止步不前!依靠超载、恶性竞争打下的价格优势,无法长久。
根据上海铁路局的资料显示,2017年一季度,上海铁路局管辖范围的日均装车量、发货量、收货量,涨幅分别为15.1%、9.0%、16.8%,与多式联运密切相关的“白货”市场,装车量同比增幅达到35%。
不仅如此,铁路集装箱运输也迎来大幅增长、中欧班列装车量近乎翻倍、商品车运输增幅达到38%……各类货品装车量的大幅增长,使得铁路货运面临前所未有的爆发!
按照国家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要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3万公里。铁路运能的不断释放,社会合作空间将越来越大。就价格方面来说,短期调整、长期稳定、产品招标、三年不变等依然会是铁路货运的大体原则。(文/潘吉)
● 相关阅读:
6.1到了,这个卡车司机竟收到儿子的礼物
● 相关阅读:为了省钱,你都做过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壳牌寻找最劲霸卡车司机 下一个就是你! 2017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