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大大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而网络几乎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和品牌的主要渠道,消费者通过网络来了解挂车行情、选择车型和商家等。
之后挂车厂商开始大胆采取网络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方式。有的厂家选择自己建官方网站并投放百度广告,有的则是在阿里巴巴上、慧聪网上开店;还有其他的挂车朋友则是选择在论坛贴吧、百度知道和58赶集上留个人电话,另外其他的流量获取方式我不在一一列举,大家都是在通过各种互联网渠道获取流量,期望以较小的成本完成流量转化。
只要工作涉及到上述【流量】的各位挂车行业朋友们肯定遇到过下述问题:
● 流量太多,成千上万,选择困难(见下面备注),实施起来更麻烦
● 跟流量主商谈尔虞我诈,难辨好坏
● 价格贵,砍价累
● 流量获取的用户质量低,活跃率低、粘性低
这非常让人头疼,工作不好开展、没有成就感暂且不说,若业绩不好看,老板脸色一变,那可是分分钟丢饭碗的事儿。
● 线上付费流量:搜索引擎(百度、360、搜狗);大型电商平台(淘宝、京东、亚马逊);APP各大应用市场(几十种);精准推荐类产品(广点通、粉丝通、扶翼……);网盟;四大门户网站;导航(如好123、360网址、搜狗、毒霸)……
● 线上免费流量:各类社交平台(公众号、微博、知乎、豆瓣、陌陌、脉脉、喜马拉雅FM、秒拍、优酷、爱奇艺、各类直播……)、各行业媒体、社会化营销传播、微信群、QQ群、各类论坛……
● 线下流量:地铁、报纸、公交站牌、楼宇广告、机场、动车、电视节目、体育赛事赞助、小区物业、高校、书刊杂志……
● 其他流量:明星代言(成千上万);互推类APP产品;其他同类用户的成熟型APP合作换量;自媒体互推……
——重新思考:究竟流量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存在更有效的流量运营策略?
下面,会给你一个有效却更简易的解决方案。
当老板说,去买个流量,大家脑海中是不是马上浮现:百度搜索、卡车之家、停车场、物流园区、阿里巴巴……等等?
这是因为我们把流量解读为:人气、注意力和渠道。
这种对流量的解读方式虽然简单直观,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它没什么实用价值。
——既没法有效指导增加销售线索工作开展,更难以提升资源的投入产出比。
之前有个朋友向我请教了网销推广的问题,他问:你觉得百度搜索竞价、物流园区、微信朋友圈,哪个推广效果更好?
我说:你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看你产品的特性,用户特点、公司资源而定。
他就来了一句:没关系,公司有的是钱,你只要告诉我哪个渠道流量大,用户来得快就行了……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从朋友问的问题,看得出他对流量的理解基本上已经简化至两个非常小的变量了:人气,大还是小;费用,高还是低。
这就好比找对象,红娘问你想找什么样的,你说,女的,活的。这让人怎么帮你?
我相信这位朋友对流量的解读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可以负责任的说,「流量」作为网销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如果只是理解到这种程度,那是不足以做好网销工作的。
就好比一个历史学家,如果仅懂的从统治阶级的视角来解读历史,那样的格局是非常狭隘的,甚至会强化人们对权利及暴力的崇拜。
反之,当历史学能够透过经济、社会、文化甚至物种演化的视角对历史进行拆解,杂糅,化繁为简,如此的大历史格局观才能对人类后续的发展给出意味深远的指导。
那么,流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网销实践中又该如何应用?
场景一:你需要一个美图APP,这个产品简单、没啥风险,于是你直接在应用商店上搜了一下,随便下载了个评价较高的APP。(这个时候,应用商店就是个流量主)
场景二:你想下载一个理财类APP,这个产品对安全性要求也高,于是你的第一反应是咨询几个用过理财产品的朋友,让他们推荐几个,然后你再在应用商店下载(这种情况,你的朋友们,也就是某理财产品的老用户们才是个流量主,而非应用商店)
场景三:你想买本网销实战相关的书籍,但不知道哪本书好,刚巧在朋友圈转发的文章中看到一个圈内人的推荐书单,于是果断在百度上找到购书地址,然后下单购买。(这个情况,对于“选书”,圈内人(KOL,关键意见领袖)就是个流量主,而对于“购书渠道”,百度搜索才是流量主)
场景四:你近期工作不顺心,在地铁广告中突然看到某招聘公司的广告文案“工作占据了你人生的70%,你要在不开心中渡过么”,于是你马上下载该APP准备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这时候,地铁广告就是流量主,而你的需求是被动唤醒的)
事实上,有成千上万的用户都是以类似的方式选择产品(商品)。好,现在我们想下,把这成千上万的个体拼凑一起,是不是突然对「流量」有了别样的看法了?
是的,一旦我们从用户的宏观视角看待,就能够洞察流量的四个关键特征:
特征一:流量的范畴大于人气渠道
比如场景一例子中提到的“用户口碑”,将之视为整体时是个非常高价值的流量,但绝大部分企业却从未用“流量”的思维来看待。切忌狭隘的将流量等同于渠道,这就好比看到一台显示器就以为是电脑一样。
特征二:流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必须与特定的产品联动才具有意义
比如对于“书”,KOL用户才是关键流量主,但对于简单免费的APP产品,应用商店的流量更有价值。当我们谈论流量时,请大脑中务必默认同步关联“产品”
特征三:流量与用户的决策行为紧密关联
比如对于高决策成本的理财产品,用户更相信朋友(理财产品的老用户),也就是说老用户才是关键流量;但对于决策成本很低的商品,比如买瓶可口可乐,可能你在公交站牌看到广告突然就刺激买了,此时公交广告的流量权重更大。
回馈用户 金华福田欧马可S3厢货钜惠7千
据本站最新消息,2017年05月24日-2017年06月24日 福田 欧马可S3系 131马力 4.2米单排厢式轻卡(BJ5045XXY-F2) 在金华市悦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进行促销... 2017年0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