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日前,戴姆勒卡客车中国区CEO辱华事件在短时间内极速升温,声讨的声音在11月21日霸占了所有网络平台,戴姆勒方面在发出官方声明无果后,终于在21日晚间宣布将涉事外籍员工免职,而当事双方已通过协商的方式私下达成和解。
● 事件回顾
北京顺义区裕京花园会所前一位中国业主正在倒车进入停车位,此时一辆黑色奔驰R系轿车突然从后方快速驶来并占领车位,驾驶者为中年白人,正在倒车的中国业主下车与之理论,问起为何如此无礼。
谁料白人用英文高声辱骂中国业主,大概意思为:“我来到中国一年了。到这里我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们中国人多是杂种(狗娘)养的。”周围人围住该男子与其理论,却遭到该外籍男子用辣椒水喷雾剂的攻击,其总一名中国业主眼睛受伤,有消息称其“眼化学烧伤,角膜损伤”。
● 神速 24小时内罢免一个CEO
事情虽然发生在11月20日的中午,但直到当天晚间才在网络上曝光,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发酵,终于在21日晚尘埃落定,从曝光到CEO被免职,期间不过24小时,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免职一个CEO,在全世界来说都不多见。
对于此次处理结果,戴姆勒方面给出的原因是:对公众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与公司企业文化、品牌理念背道而驰,与公司所要求的职业经理人身份不符。
不管是出于戴姆勒独立判断的结果还是迫于网络舆论压力,抑或是“德国驻华大使馆的施压”,戴姆勒确实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最快速的反应。而民众已然受到了伤害,被调动起来的情绪很难单单因为一封白纸黑字的辞退书而立即得到平复。
那么,究竟戴姆勒做错了什么,又是哪些行为让戴姆勒变得如此被动?
● 声明不被认可 戴姆勒究竟做错了什么?
想必造成戴姆勒现在尴尬境地的原因就是最初的那份声明,其声明内容不仅对事件的描述过于敷衍,还认定外籍男子的伤人事件乃个人行为,与企业无关。
相比于德国CEO出口伤人乃至喷洒辣椒水,戴姆勒卡客车这种大手一挥撇清关系的做法才是让广大网民最无法接受的,同时也是引爆人们情绪的最终导火索。
既然那封“不走心”的声明没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戴姆勒方面为了消除被动影响直接将涉事男子开除,以儆效尤。毕竟经过了对中国市场几十年的摸索,戴姆勒很清楚事件继续发展下去将会是什么局面。
牵扯到“辱华”的汽车企业并不只有戴姆勒一家,十余年前的丰田“石狮子”事件,同样涉及到了这个敏感地带,但却是以另外一种形式收场,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
自卸车驱动桥也提升 徐工黑科技真不少
2016宝马展已经与2016年11月22日开幕,在室外展区,我们见到了徐工的展品,可谓是过足了眼瘾.徐工在现场不仅展出了其1200吨的全地面起重机(汽车吊),... 2016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