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老店罗宾逊 来华发展遇瓶颈
中、美零担前10企业营业额占比
运输大解禁后的效率提升,收益明显,美国的零担市场集中度变得非常高。根据罗宾逊亚洲发展战略总监吕台欣先生的分享,美国零担市场前10的企业,创造了美国物流业70%的营业额。而中国零担前10企业,仅能创造1.8%。这就说明我们的零担市场太散!
嗅到中国这个巨大商机时,罗宾逊在美国已经发展地非常成功了。作为全球最大的无车承运人,他们没有一台卡车,却能创造一年135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910亿元)的营收奇迹。2004年,罗宾逊进入中国市场,希望把他们的成功模式和创业奇迹搬到中国。然而,来华12年,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很不理想,甚至被质疑为“水土不服”。
这家成立110年的老牌企业,为什么会在中国寸步难行?美国市场和中国到底哪里不一样了?
第一,美国运力标准化程度高。美国的车队享受产权,车队与司机是雇佣关系。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国内司机和车队都是关系户,或者是一个家族。
第二,美国的细节模块化、标准化程度高。他们的托盘、甩挂,都是按照一个标准来,自然效率高。而中国离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美国诚信系统发达。美国是由他们的商务部牵头组织联盟,建立诚信体系。不良行为都记录在案,甚至影响下一单货。这个在中国,也很难。
第四,美国的物流需求很清晰。在国内,工厂货主包给三方,不少三方其实就是皮包公司,后续再包给二包、三包、黄牛(资源强),经过层层盘剥,效率低,毛利也低。
● 国内无车承运兴起 试点方案出台
故事说到这里似乎显得有些辛酸。美国看到了国内庞大的货运单量,同样的,在看见罗宾逊一台车没有就能每年承运1500万票货以后,国内本土企业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中国版“无车承运人”兴起,借鉴了美国罗宾逊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行情,强势上线。
其实,中国每年数以万计的黄牛、小三方物流企业都在做着“无车承运”行为。中国并没有确切的法律去定义这个概念,所以我们的痛点在于:责任模糊、偿付能力低、恶性削价竞争严重。不少卡友将黄牛、承运人混为一谈,认为给货的都是黄牛,并且价钱合适就能拉。这就促进了黄牛、小三方之间的压价竞争,如此恶性循环更加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今年9月,国内无车承运人试点方案出台,并筛选出48家试点企业。试点为期一年,将根据试点发展情况具体制定“无车承运人”的相关政策,给予这个职业一定的门槛和方向。“无车承运人”的故事发展至此,也算是一个新的起点吧!
● 编后语
“无车承运人”试点方案出台,对于试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会是挑战。中国本土新秀“无车承运人”,面对美国罗宾逊超过40年的运营经验,到底谁更适合国内市场?拭目以待的同时,不得不说,国外的优秀经验值得借鉴和思考,但在中国,可能本土企业会更适合生存。(文/图 潘吉)
● 相关阅读:
解决用车成本 开瑞"智能云卡"创新上市!
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的开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10月20日,开瑞绿卡在河南开封隆重召开“开瑞绿卡媒体恳谈会”.会议中,开瑞绿卡与北京汇通天下签署协... 2016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