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物流行业之痛 整合、提效是关键
一面是车多货少的现状,而另一面,是货运量的增长趋势不可能一路高歌。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公路运输的增长趋势稍有减缓,短途运输比重略有增加。随着运输成本不断在增高,而运费却只增不减,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在此次峰会上,行业精英针对解决方案又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伴随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小而散的运营模式必将被边缘化,存活下来具备全方位运输服务能力的综合型企业。
说到整合,传化物流首创的公路港开辟了行业的典范。通过吸纳100余家优质专线企业、车队的运力资源,以及覆盖80多个城市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整合货源、运力,打造出一套完整的物流服务体系。
据了解,传化计划建成170个公路港,实现平均每2个地级市一个公路港的覆盖度,配合200万车主的运力资源,作为传化提供服务的基础保障。从而引领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推动制造业提升竞争力。
为解决行业路与路、车与路、货与车之间不协调的问题,现有的多式联运和甩挂模式也都需要创新。说到底,还是要整合货源,并在车货对接中提高效率。使得更少的车拉更多的活,司机能更快接到货源,并降低空返率。
无车承运人模式应运而生。其实,中国每年数以万计的黄牛、小三方物流企业都在做这无车承运行为。这里面必然存在着责任模糊、偿付能力低、恶性削价竞争等问题。一趟货从货主给到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再包给三方、黄牛,直至到达司机手中,且不说司机能拿到的运费还剩下多少,一旦路上出了事故,这个责任究竟谁来承担?
很明显,中国的黄牛和小三方,承担能力是极其有限的。无车承运人模式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僵局,联合各方资源,为货主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服务。2016年9月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无车承运人”的试点意见,并将在10-11月为试点企业颁发道路运输许可证,开启中国没有运输工具(卡车),也能拥有运输资质的时代!
在这条探索之路上,具备一站式服务能力的传化物流可以称得上是占据了市场、土地、宏观环境等各方面资质能力,率先打开无车承运人的大门再合适不过。最后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蔡进先生的话作为结语:“现在发展无车承运人模式是恰逢其时,传化物流的企业基础十分适合发力无车承运,这对于传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编后语
基于当下市场、政策背景而言,可以说单打独斗的游击战模式将越来越边缘,无车承运人作为探索行业提效的先行军,即将上演行业变革。而传化物流本身集结零担快运、仓储、车源、信息交易、配送等能力于一体,此次赋能无车承运,可谓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势必造就一番历史。(文/图 潘吉)
● 相关阅读:
雾霾来了 石家庄严控大货车部分地区限行
石家庄市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启动污染减排措施的紧急通知.据石家庄市气象部门预测,自9月21日到9月25日我市气压场弱、风力较小、湿度... 2016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