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驾驶 强化约束
在我看来,防止路怒症更大的是对人们情绪的自控能力,在知乎上曾有人发表关于正确应对路怒症的方法,大家不妨共勉:
1、即使再丰富的驾驶经验,也应该多关注和反思自己的驾驶行为和习惯,遇到危险时先深呼吸,不急于产生反应,然后尽可能的着眼于如何避免未来相似的情况。
2、不要只在骂人的时候才想起对方可以是人,行车的时候尽量做到推己及人,另外无论是奔驰还是奥拓,无论是白牌还是蓝牌,在行驶的过程中都是公平的,都需要遵守法律法规。
3、长时间开车务必要休息,从精神到身体都需要定时定量做些调整,驾驶的时候也需要保持舒适但不懒散的状态。
4、或许没有改变情绪特质的办法,但是如果可以为新手们订制“新手上路”,为什么不能为“路怒族”订做相似的标识呢?
这只是站在司机的角度,通过改变自己,控制情绪来应对路怒症。反观相关法规,是如何处理路怒症所带来的事故呢?通过以上几个例子不难看出,只要不上升到人身安全的高度,目前大多数的解决方法都是司机认错+私下和解+责任共担+互相赔偿,严重一些最多也就算是交通事故,最终也是扣分、罚款了事。
其实并未对路怒症本身带来任何缓解作用,反而在一些人看来处罚的力度不够,更加纵容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拿最近发生的这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东莞路怒哥的事件,首先其影响非常广泛,如果处理不好很难起到警示的作用。事件一出谁的责任暂且不提,有网友就提出这已经是涉及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应该处以刑罚。
另外,在考取驾照的时候,驾校除了向学员传授交通法规和驾驶技术之外,更应该多灌输文明驾驶习惯的重要性。相信去过泰国的人都知道,在那个经济不算发达,但是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人们开车非常遵守规矩,加塞、变道非常少见,除非特殊情况下,你从来不会听到马路上各种车辆的鸣笛声。
我曾在旅行时咨询过导游,为什么在前车速度慢、交通比较拥挤的时候,司机都不会鸣笛?他的意思大概是一方面,因为鸣笛不会对拥挤的现状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反而会让人们更加烦躁,难免会造成交通事故,让交通更加瘫痪。另一方面,即使再拥堵也只有车辆逐个按照顺序通过,才能更快的使现状得以缓解。所以泰国人遵守的是一切慢慢来,其实对于路怒症患者来说,需要的就是慢慢来。
● 编后语:
很多人把路怒症简单的归结为情绪失控,这种借口不禁让我觉得,和曾经轰动一时的冲动型犯罪一样滑稽,并不是主观意识想要路怒,而是受了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儿导致。压力、情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要懂得合理的发泄,而不是要一直压抑,只有在开车时爆发,这样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更何况,不能自控本身就是弱者的表现。
近年来,路怒哥和路怒姐的事件层出不穷,事实证明,简单的按照交通事故进行扣分罚款,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唯有司机能够客观、正确的认识路怒,在驾车时懂得要如何舒缓情绪,养成文明的驾驶习惯,加上法律法规的辅助,才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 相关阅读:
8.12大爆炸一周年 亲历最low国际消防展
遇难165人,受伤1538人,摧毁建筑物304幢,毁坏汽车12428辆,受损集装箱7533个,直接损失68.66亿元……2015年8月12日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给天津市民... 2016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