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周末之余,我去香港走访了解了香港地区城市物流用车的一些概况。由于地域面积的限制,香港以城市物流为主,岛内运输不涉及干线物流,因此,岛内物流运输主要由轻型车和微型车承载。香港地区的城市物流车集中分布在中日韩三国的品牌。
● 五十铃市场占有率高 江淮帅铃崭露街角
在整个国际商用车市场,欧美专注重型车、日韩擅长中轻型车。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城市,香港的物流用车也与国际接轨,路上跑的最多的物流车是日系品牌的轻卡。在香港岛内,最长见的日系轻卡为五十铃、日野、三菱三种品牌,这三个品牌基本占据香港城市物流车的一半份额。
香港市区物流车配送的物品主要是快餐用品和药物,以轻抛货为主,所以很少会遇到重载车型。规范化运营在香港已经根深蒂固,“超载”在这里则是一个异类名词。正因为不超载,所以香港很多车型的箱货对空间利用非常看重,以上图五十铃700P为例,货厢前部凸出一块,恰好盖住整个驾驶室,这不是遮风挡雨用,而是可以更多的装载货物。
香港地区三菱品牌以扶桑轻卡为主,外摆式的后视镜很有特色。尽管外摆式的后视镜有点丑,但是其多片镜组合减小盲区,有助于驾驶员提高视野,减少司机扭头看后视镜的几率,在香港相对拥挤的道路中,颇受卡车司机的青睐。
300系列是日野品牌在香港出镜率最高的系列车型,中卡则是500系列。与大陆不同,香港货车主要以吨位来划分,比如10、14、15、16吨位级货车,转化成国内货车的语言,就是相应的5.2米、6.8米、7.7米车型。
半封闭货厢是拉海鲜的最主要车型,车体下方正贴上自己公司的名称以及联系电话,不管是对自己的品牌宣传还是接收业务,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地域特点,日系货车在香港已经扎根发芽。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品牌的轻卡在香港已经展露头角。笔者在市区时远远看到一款江淮汽车的轻卡,据了解,在2013年夏天的时候,由江淮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安进亲自挂帅,在香港举行了新帅铃的上市活动,给日系货车带来了不小冲击。
较小的身驱能够在人流密集的路段更容易穿梭,所以,香港地区的微型货车在城市物流中也承担着不小的角色。在香港的微货市场,韩国品牌占据主导优势,其中,起亚的K2500微型货车在当地占据了很大销量。
相对于轻卡,起亚K2500的价格更加便宜,就好比国内的五菱、长安的微卡,在香港地区,起亚K2500更多的是散户或者快递公司采购。(如想更详细了解韩系微型货车请点击)
另外我们在这里也见到不少面包车把后面座椅改装之后用来运输货物。
● 用户偏爱液压尾板 五十铃涂装很有特色
液压板的使用,在香港是一个常态。笔者在走访时偶遇一名正在用液压板卸货的司机,该司机表示,由于香港人多地少,车辆停在路边时间过长容易影响交通。所以在香港大部分车辆都有两名司机,一名司机负责卸货、另一位司机负责送货。装有液压尾板的车辆除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也可以降低司机的工作强度。
笔者去香港油麻地果栏的一个小停车场时,这里用来拉水果的轻卡基本都是装有液压尾板的。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香港用户对于使用液压尾板配置是比较青睐和认可的,相比于国内,由于车管所的年审要求各不相同,加装尾板的配置一直没有普及使用。
除此之外,香港用户还喜欢把车辆涂装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在货厢周围张贴各种醒目标识以及一些广告,这也成了香港当地用户的一种特色。
● 编后语:
日系车能够香港占据半壁江山是有一定原因的,比如国内广东这边的消费者对日系的青睐程度会比其他城市高一些,我想这应该也与港澳地区同胞的口味有一些关联。而在北方城市就几乎很难见到日系品牌车辆。当然,不管是日系车还是国产车,能帮到用户赚到钱的就是好车。
当然了,笔者以上的这些观点并不适用于内地商用车市场,因为不同的地区,用户对用车环境乃至用车习惯都是不同的,而消费者审美观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过有些好的用车习惯特点我们也不妨学习一下,做到共同进步。(文/图 马计纳)
● 相关阅读:
裸车17.65万 深圳悍威J5M 4x2牵引促销
今天卡车之家从深圳市广鹏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了解到,店内正在进行一汽解放悍威J5M 4x2牵引车促销.共计10台,颜色为红色.促销时间为2016年03月23日-2... 2016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