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在长达40年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老一辈汽车人自力更生,以国家的需要为需求,制造出了很多伴随国家发展长达几十年的纯国产汽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款式新颖的合资汽车逐渐抢占了市场。靠老车型度日的国产汽车只能推出变型车来夺取最后的市场空隙。
从侧面看整车无论比例还是做工都很到位 可以说是一款完成度很高的独立车型
这辆车真的很土,黑底托、白车身、再配上那一条暗红。土到了骨子里、土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眼里。在寒风中看着它,宛如回到了犄角旮旯都堆满冬储大白菜的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的一切都是靠国家计划来生产、来供应,包括汽车。
上海760B的前脸已经去掉了所有镀铬装饰
专为皮卡设计的尾灯
货斗已经锈蚀整体做工非常好
这一计划就是近40年,国家为顶级领导人计划生产了红旗轿车,为地市级干部计划生产了上海牌轿车,上海轿车在当年的地位大概和今天的奥迪A6差不多,属于中高级轿车。的确,批量生产的上海轿车脱胎于1954年的奔驰轿车,级别与今天的行政级轿车吻合。
这款车在国家目录中为货车
压紧式的后盖开关在当年很超前
来自上海轿车的镀铬门把手
在没有市场竞争只有按计划生产的年代,国产汽车很难有动力和资金去进行大的技术改进,于是,仿造50年代老款奔驰220S轿车的上海车经过了几次小改款居然一直制造到了80年代末。
老奔驰血统的门锁结构
镀铬包边的角窗还保留着老上海的贵族气息
窗框由做工细腻的树脂材质包裹
但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无数日本、美国进口车和合资汽车疯狂涌入中国市场,靠吃国家计划订单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老上海、老红旗们再也招架不住了。国家以技术含量低、浪费燃油为理由停掉了老红旗,而老上海还在早已被上海大众占领的厂区内艰难的生产着。老一代汽车人靠着板凳加铁链的老装配线还在坚持生产着伴随了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上海车。
点火钥匙在左边
仪表依然是老上海轿车的款式
他们太想让上海车活下去了,以至于上汽刚刚国产化的一部分桑塔纳外观内饰件就被他们迫不及待的装在了上海车上,推出了装有桑塔纳前后保险杠、尾灯、方向盘和一部分内饰件的上海760B。可是随着桑塔纳为首的节能好开的新车型的推向市场,选择上海车的用户越来越少了。这款昔日的行政级豪华轿车和当时市场上的皇冠、公爵、奥迪100、桑塔纳相比,再也没有半点作为豪华车资本了,只能去寻找为人民服务的新差事。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上海皮卡。
老上海采用非承载式车身 车内的平地板是用塑料板垫起的
来自桑塔纳的方向盘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辆颇有几分纪念意义的汽车。灰白色的车身早已暗淡无光,透着90年代初的土气。前脸上的塑料前格栅、来自桑塔纳的塑料前保险杠和方形后视镜早已经将老上海轿车当年的华丽与尊贵抛在了脑后,唯有做工扎实的镀铬门把手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曾经辉煌的身世。来自上世纪50年代的浑圆车身在后车门处被截断,精致而平滑的接上了一段车身以补充车厢最后被截去的空间,然后便是造型精致的中间隔离栅栏,再往后就是用来装货的车斗了。
后座空间足够大采用了老式弹簧座椅
无孔轮毂有浓重的英国风格
插孔式的千斤顶固定方式来自老奔驰
这一切衔接的都很好,绝无半点手工打造痕迹。可见当时上海汽车在前期为其投入了很大成本。车内和外观一样,基本延续了老上海轿车的设计,金属搪瓷的仪表台上,来自50年代的蓝色玻璃仪表和镀铬怀挡换挡把与桑塔纳的方向盘搭配在一起,方向盘上的大众车标依然还保留着,座椅和门内衬也已经变成了当时大众采用的灰色亚麻材质。可见,当时的上海轿车是多么希望能够变得先进一些,同时又多么缺乏自主开发零部件的能力。
680发动机
来自上海760A的车标
巨大的双化油器
从这辆车非常完整的内饰来看,它似乎并没有被高强度使用过,也许是因为它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在当时就已经无法和旁车相提并论了,而且它的质量实在太差,维修实在太困难了。据车主介绍,现在还能着车运转的双化油器680发动机已经屈指可数了。在当时修理这种发动机也是技术活,这辆车就是因为发动机故障无法维修最终被废弃在修理厂中的。后来这辆车被酷爱老车的朋友金楠收藏、修复、并且保留至今。
怀挡式换挡机构
来自桑塔纳的后视镜
说实话,刚开始听金楠说他有一辆老上海皮卡,我颇有些不以为然,觉得那也就是改装厂的老师傅们对付出来的小批量试验品,或者是在国家某部门的特殊需求下按计划生产的变型车。可是当我见到这辆车的时候,它的很多细节改变了我的想法。
680发动机做工很精致很漂亮
来自桑塔纳的保险杠
前后浑然一体的车身、制作精美的货厢防护杠、专为这款车定制的尾灯和在当时很先进的尾门开关把手,眼前的一切告诉我这一定不是小批量定制的作品。进一步探寻这辆车细节,我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东西,这辆车的点火开关居然在驾驶员左侧,而且轮毂的造型也很奇特,很有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车的味道。说到这里,车主金楠向我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这款车是当时上海汽车厂花重金送到英国利兰汽车公司委托设计的,力图开拓属于上海的全新市场,至于这块市场究竟是哪呢?
当年上海皮卡样车在上海汽车厂门前的照片是我找到的唯一关于这款车的资料
货斗和侧面车身都出自成熟的模具 车厢与货斗之间的隔离栏杆做工十分讲究
我们今天的主角来自于内蒙古某旗的一个农场。这足以说明当年上海汽车把老上海车未来的出路指向了城市之外。虽然我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这款车的相关资料来支撑前面的说法,不过从生产日期上来看,这批上海皮卡基本都产自于上海轿车停产之后,的确是上海车的最后收官之作。由此可见,在挣扎的最后时期,上海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来延续上海轿车的生命,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悲凉、那么的无奈。也是我将此文命名为“强弩之末”的原因。
● 相关阅读: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货车载人上高速 多人挤在车厢内冻得发抖
昨天,一辆非法载人的货车竟然跑上了高速公路,多人挤在只有半截车篷的车厢内,寒风一吹冻得直哆嗦.高警黄石大队民警发现后,及时制止了这一违法行为,... 2015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