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2014年以来,物流开始逐步被资本关注,主流的十几家互联网物流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融资到位),主要以车货匹配、同城配送为主。一片繁华景象,好不热闹。冰封了二十多年的物流迎来了“不速之客”们高喊着改革口号,“开始破冰”!
在开始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个很大的天然冰川,另外一端的人听说那里有很多宝藏,于是有人自己出钱去,有人借钱去,更有人骗钱去,都想在那个地方可以获得传说中的宝藏。大家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上路了。到了目的地后,大家使用各种工具开始寻找,辛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熟悉当地的各种情况。有人开始冻死,有人放弃,这时候很多人才发现宝藏短期内无法获得,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对当地情况的了解才可以坚持下去,但是否有获得无人得知,只是有人不断的在换位置换方法去找。。。
本人从事第三方物流十多年,更多的时间在和物流专线打交道,对中国物流有一些见得,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1、车货匹配的未来?
对于车货匹配,我个人觉得是个非常好的模式(否则投资人也不会投那么钱支持),发生在今天,非常糟糕!
从外行人看物流:空载超过50%,信息不对称,服务不标准等;
细看:
(1)空载多是临时车,长期合作车辆很少存在这个情况;
(2)信息的传递由很多环节传递,虽然都是通过电话,但是效率很高。举个亲身经历:一个客户随便找一个物流人发货,30分钟(上海)停车场关于这个货物的信息就会到处传递,且季节性时期,临时车随行就市。
从投资人看物流:这么大的市场,一定要参与几个靠谱的团队分享这个蛋糕;
细看:见过几个投资人,其中有2个投过物流的,其中一个尽然大言不惭的说投资行业很多人懂物流,真的想问,懂物流怎么投的项目后来方向都跑偏了?还有一直投资物流领域的翘楚投了一个物流行业内人士发起的项目,做了5年换了N多模式。到C轮的时候尽然投了另外两家物流团队。
从内行人看物流:一片红海,恶性竞争。大单被电子商务拆零,没有生意做;
内幕:物流的确现在到处恶性竞争,人情泛滥(吃喝玩乐),又被互联网物流地推一波一波的洗脑,在加上货物的确在减少,生存问题摆在眼前。
从以上三个维度看物流大家会发现,凡事不可仅观其表。物流从90年代规模开发市场后,到现在25年,物流的很多规则和习惯都已经潜移默化的建立,空载超50%多是季节性以及项目性用车,比如海南由于季节优势,冬季大量输入各种瓜果蔬菜,夏季后目的地周围的瓜果蔬菜部分可以就地满足,就会导致大量车源从海南空车前往广东,冲击广东物流市场,造成广东车货供求严重偏离市场价格后恶性竞争。再有信息不透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利益!物流的报价都是看碟下菜,不懂的客户报价高,懂的可是略低。根据实时状况来做调整,且物流市场各环节(第三方物流、小三方、信息部、车黄牛、货黄牛、专线、车老板、驾驶员)中有各种角色存在,他们充当了中国改革开放这25年非常重要的角色,存在即合理!
总结:车货匹配当下无法解决物流痛点,物流订单的交易仅是物流的开始,根本不是痛点。仅是被资本烧坏了脑子,靠地推、靠烧钱来的伪需求完成布局和业务发展。仅是为了获得资本的青睐!根本计划去掉中间层成了泡影。所以一切以改革物流,降低成本的噱头都是耍流氓!这些喝了洋墨水和有点光环背景的人出来就叫嚣要改革物流,中国物流只会告诉你,物流是做出来的,不是吹牛逼可以吹出来的,万众的李岩溪很敬佩,还有一线的李竹云。我们将一起优化物流的格局和业务形态,正真解决物流市场存在的问题。相信未来5年后车货匹配应该才是它绽放美丽的最佳时期。
2、互联网化的同城配送的未来?
同城配送在传统物流下已经细分到一定的程度,互联网化的改进是让空载和成本降低,共享资源!摆在同城配送面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是逆向物流(超市买菜退货,商户退货、消费者退货等各种反向物流)。
同样我们从三个维度来看问题:
(1)从市场角度来看:只要有发货需求的都是客户,但是最近两年这么多同城各有所长,我看都一样,眉毛胡子一把抓!怎么说呢?定位消费者、中小公司临时运货需求很不错!跑着跑着就跑偏到物流市场来了,一个目标客户都不清晰的模式尽然投资人会投,真是钱多人傻的好时候啊!
(2)从投资人看:车货匹配细分到同城更容易爆发,地方小,且最后一公里市场都在关注,快速验证模式后复制到全国。有交易有差价,很不错的模式!
(3)从物流来看:同城配送任意两点绝大多数业务由物流行业里有细分公司承接,物流承接的业务多为跨省跨区域的业务较多,超市卖场专门配送,各种工厂直送等,消费者搬家业务多为地方性一些服务性公司承接。
同城配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模式的改变,不断延生了很多的商家和经营模式,最近5年有个词越来越热:“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现在就加了“最后一米”大意理解最后消费物流的是商户和消费者,真正出钱也许是他们,不过被上家都全部包揽物流费用的统一管理。由上家统一采购物流承运商来完成所有事宜。四通一达超80%的订单来自电子商务,快运订单超80%来自企业。物流对于消费者来讲,企业算是高频!但是尽然还有创业团队定位消费者。。。
总结:目标客户都不知道在哪里?已经注定是结果!别说产生交易就可以收钱,关键是你是否能活到一定量级来收这个钱!且整合的社会闲散运力是否靠先行赔付、关爱驾驶员、给驾驶员制定标准就可以活的下来,还有待考察!驾驶员为什么跟你干?拿着风投的钱送你人情,钱用完了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相关阅读: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乘龙H7火热预定中 历时3年打造未来主力
自7月20日乘龙H7限量购活动启动以来,已经有很多卡友提交了资料参与报名,想要加入抢购活动得抓紧时间了,8月18日12:00为报名截止时间(点此参与报名... 2015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