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物流园区是人、车、货集聚的地方,是专线赖以生存的载体。专线离不开物流园区,物流园区也离不开专线。专线与园区看似一对亲密无间共生共荣的伙伴,如今却双双陷入迷茫,专线眼中的园区,与园区眼中的专线不在一个水平线对视。如何打通彼此之间的任督二脉?
一边是物流园区,一边是专线企业;一边招商不满,一边频繁搬家。双方都有困惑,双方都有痛苦。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那又如何打通园区与专线之间的任督二脉?
7月22日,运联下午茶走进武汉物流园区最集中,专线最密集的东西湖。17家物流园区,20家专线企业,他们说困惑,他们找方法,为了“通”,为了“不痛”。
● 专线企业的诉求是什么?
频繁搬家,是专线最痛苦的事。有的是因为经营需要,有的是因为城市外扩,有的是因为物流园区转型,有的是因为各种名目的治理整顿……无论是何种原因,搬家,就意味着付出额外的成本,就意味着损失部分客户。
那天,鑫昌盛物流的总经理王滨说他13年搬了5次家,平均两三年搬一次;艾信物流总经理艾华东说他依托市场生存,市场搬他就得搬;宏远物流市场经理王明斗说他想找一家适合自己发展的物流园区……
像大道物流和京昌物流这样体量比较大的企业,也遇到过搬家之苦,他们最终的选择是自建园区。
专线企业的诉求到底是什么?稳定的经营场所。
● 物流园区的困惑是什么?
专线想有一个稳定的经营场所,那么提供这个场所的物流园区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他们也感到困惑?总结现场17家园区主的发言,他们的困惑是:土地升值带来了园区的繁荣,然而繁荣表象之下则是招租难、运营难、转型难。
招租难。据记者调查,武汉市物流园区大概有38家左右,其中70%在东西湖区。彼此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导致部分园区招租难。为了抢客户,有的园区甚至免租半年。汉联物流园董事长王国平说:“其实,专线企业和园区应该共生共赢,他们搬家有成本有损失,我们也不好受,因为他们搬走了档口也就空置下来了。”
转型难。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不只货运企业求变,园区也想转型升级。爱奔物流总经理鲁志雄说,他们想要转型升级,想拥抱互联网,但不知如何做。他们希望把优质专线整合起来,打造一个干线园区。
● 如何打通专线与园区的任督二脉?
专线有专线的难,园区有园区的苦,该如何打通他们之间的任督二脉?让彼此共生共赢?
整合。汉联物流园的想法是用“物流超市”连接专线与园区,同时将金融和保险嫁接进来。无独有偶,武汉联创方园物流也做了一个“华中物流超市”。他们的想法都是让专线和园区真正绑在一起。
定制化。普洛斯的做法是,为货运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比如双边卸货、车回转面积、库房深度、配套设施等。
联盟。天黎物流园是成立一个专线联盟,让联盟成员都在同一个园区内,彼此资源共享。同时,园区与园区之间也可以联盟,扩充线路,实现货物的集配。
大道物流总经理梅海涛说:专线与园区之间应该抱团取暖,可以合作,可以合资,互相持股,相互协作,形成利益最大化。
他们的做法能否打通任督二脉?您是否有更好的想法?
● 相关阅读: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国外"蓝翔"不只是蓝翔 智能手机照样产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国外蓝翔做三防.如果拿挖掘机炒菜是个细腻的活儿,那么挖掘机厂商做手机绝对算上德艺双馨、业界楷模.近日,国外Caterpillar公司将... 2015年0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