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信息 > 物流资讯

转型升级 京津冀产业转移尚有难题待解

卡车之家
两包辣条约吗

做一个帅气的卡友很累,这点我真的深有体会。

“提升环保水平、坚持转型升级、维护整体利益的出发角度,成为此次产业转移的最大亮点。”中商智库副总裁沈云昌对法治周末记者如此评价京津冀产业转移。

转型升级 京津冀产业转移尚有难题待解

由工信部等部门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目前已经定型,或于近期发布。指导目录大致有八类重点产业,需要河北、天津来承接,分别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

在非首都功能外移中,产业转移一直被认为是京津冀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沈云昌看来,此次重构京津冀区域产业定位的计划,将进一步倒逼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外移。

6月13日上午,北京市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纲要》。有专家认为,此次北京召开专门学习,意味着《纲要》已经下发至省市。

在6月8日召开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指出,近期《纲要》将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

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突破口之一的产业转移,也在逐步加速。

●  产业转移有三大亮点

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中,北京是产业输出方,河北与天津则是扮演了承接者的角色。

查询资料后即可发现,北京在近些年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外迁工作一直没有停过。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前的调整,更是对当前的产业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2002年3月制定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2008年之前重点加强冶金、化工、电力、水泥等行业生产污染控制,东南郊化工区和四环路内200家左右污染企业将全部完成调整搬迁工作。

这一时期的北京,开始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并把工业布局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搬迁调整力度,到2008年,要求全面完成四环路以内污染企业的搬迁或淘汰任务,主要发展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品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等服务业。

而这样的举措,也带来了双赢的结果——既有利于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治理,也给河北的一些地区带来了税收等财政收入。

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表示,通过相关模型计算,可以看出,京津和京冀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远低于津冀,表明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的竞争倾向。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

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北京产业外迁方案的大方向开始向“挪工业、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资源”调整,这也在此次的指导目录中有所体现,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八类产业,与以往相比,有着很大差异。

沈云昌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指导目录所体现的思路来看,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的产业转移,呈现出提升环保水平、坚持转型升级、维护整体利益三大亮点:

第一,提升环保水平。以前产业转移,将一些重工业迁出北京,仅仅考虑了北京小区域的环保要求。而此次的产业转移是考虑京津冀大区域的环保要求,并且不是单纯地转移,而是转移中加强环保,整体提升环保水平。

第二,坚持转型升级。产业转移不是目的,转型升级才是目标。以往的转移更多地是企业到别的地方生产,此次转移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与以往区别甚大:国内大背景是我国中低端制造业过剩,高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大背景是美国为主导的TPP和TTIP跨两洋战略对国际贸易投资提出更高的知识产权、环境、劳工等标准。在这样国内外大背景压力下,此次京津冀产业转移更强调转型升级、优胜劣汰,力图建设更有国际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第三,维护整体利益。在重塑京津冀产业集群竞争力、重构京津冀产业定位、重获蓝天白云环保要求的总战略指导下,各区域的财政利益变化,将不会成为重点考虑对象,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因此此次产业转移、对接、提升、落地都不会因为局部地方利益变化受到过大的阻碍。

●  签约额超数千亿

尽管产业转移指导目录还未发布,但资金已经开始青睐这个更大的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京津冀投资意向签约额已超数千亿元。诸如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在天津、河北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河北省此前出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梳理出64项重点工作,确定40个承接合作平台。2014年,河北省从京津两市引进资金3757亿元,占引进省外资金总量的51%。天津则在产业对接上深化与北京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科技城,打造京津国家级创新主轴。

也许正因如此,处于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的2015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更引人注目。据不完全统计,在5月18日至21日的4天时间里,投资意向签约额超数千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企业大多来自北京。以廊坊市永清县为例,其合同引资高达1241.6亿元。其中,永清成功签约投资800亿元的银泰未来产业园项目和投资50亿元的永清国际商贸中心项目。此外,永清还签约北京西城·永清现代物流园、泛海国际产业园、环保石材城、北京交大科技孵化器、永清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港、房车组装7个项目,涉及高端制造、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从投资企业所在地看,北京企业有6家,占总家数的2/3。

早在今年1月1日,河北廊坊,作为北京动物园与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外迁的首个落地项目,河北省廊坊市新动批红门服装城正式开业。沈云昌认为,随着《纲要》颁布日期的临近,河北将会承接越来越多的首都外移产业。

搭上产业转移列车的并不只有河北省,诸如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在天津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阿里巴巴、当当网、凡客、亚马逊、京东、唯品会等电商也已先行转移到天津市武清区。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突破口之一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提速。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峰认为,之所以选择这八类产业进行转移,一方面是立足于源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与三地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相结合。

●  产业转移仍有难题

尽管现在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行动,但在沈云昌看来,产业转移的工作要想顺利落地实施,仍然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

第一,产能过剩、有污染的企业是转移还是淘汰?很多中西部地区为了经济发展,希望承接京津冀转移,但是产能过剩有污染的企业,特别是一些社会责任重大的国企,往往陷入一种“死不得、活不了”的困境,对于这类企业而言,是转移还是淘汰,成为产业转移中的最大问题。

第二,转移过程中出现切断产业链的情况,如何在空降异地后重构产业配套?对京津冀各地而言,无论是区域内转移还是区域外转移,都希望把研发设计、总部经济、品牌营销等生态无污染、高税收、高附加值的企业或企业一部分留在当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转移出去有可能形成当地产业空心化,另一方面是转移出去的制造业空降异地往往缺乏产业配套,导致产业配套成本上升。如何重构转移方与承接方两地产业配套,是第二个难题。

第三,如何合理重新分配产业转移关联区域间利益?要产业转移顺利,一方面要真正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在财政税收方面合理协调。如何让“合作共赢”真正落地,也是一大难题。

此外,企业转移带来的GDP、税收和政绩转移,也是京津冀产业转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长期关注京津冀产业转移进展的李峰认为,在三地产业转移过程中,涉及财政分权的问题,是下一步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京津冀发展希望成为全国改革的示范区,破除行政区划成为协同发展的全国示范样本,这个过程中财政体制是一定要动的。”

●  相关阅读: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 巨额投资需协商

天津加快京津冀一体化 推公路省市建设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卡车之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卡车之家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明码实价 山东省公布高速清障救援价格

前几年,在高速公路上需要车辆救援时经常会曝出 “天价收费”,2013年起,省物价局和省交通运输厅对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收费进行了规范.昨天,市物价... 2015年06月18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