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运输一队(五连)队长张正贵、副队长李朝金、指导员谢志金,安全员谢玉镜。42台玛斯车分为一、二、三大组,陆续增加的别拉斯车组成四、五、六大组。记得53-70号、124-128号属四大组,91-102号、129-133号属五大组,134-143号等1975年上矿的新车组成六大组。其余43-52号、71-90号、103-123号、144-153号在运输二队。
图片左下角即运输一队车场。后面高楼是小铁山矿的单身楼,楼后是机修车间。照像所在位置是东长沟火车站,蹲者为四大组修理工陈新曼。
我所在的四大组大组长陈建才(甘肃临洮)、副组长刘宗琦(江苏宝应)、修理班长陈藩志,还有几位修理工。一队车场东北面为电焊班、电工班、钳工、车工间、变速箱组,西北面为保养班、维修保养厂房、材料库,西南面为各大组厂房,隔着去三采场和小铁山矿的道路,队部设在东南方向机修车间(七连)的二楼上。
队里的主要干部、大组长都是老矿山,生产的主力大多为67年公司技校生、69年来的一批陕西转业兵和来自全省各地的比我们早一年上山的公司汽训班毕业学员,工、农、兵、学、知青、干部子弟,各民族的都有。经队车管科简单培训后,我们新学员随白班跟车实习。
露天矿一采场遗址。南、北两面边坡已大面积垮塌,不复当年景象。下端黄色摆满大石块的地方就是当年采场的主要道路。
我们一采场东西长一千三百多米,南北宽六百米,大约有二百多米深,每层作业面都有十余米高。大部分道路坡度都超过了10﹪,从坑底到转运站台大概有两公里多,到废石场不到五公里。正常车况下,通常拉一车矿石需要近40分钟,拉一车废石大约需要80分钟。我跟随56号,师傅田忠录,武威民勤人。看他的年龄已不轻,应该是65年左右上山的老同志了。
别拉斯不算宽大的驾驶室里有一个小边座,我兴致勃勃地跟着田师傅跑了不到两个班,他让我自己开,就下车喝茶去了,我渐渐地熟悉了生产环境。那时是六天工作制,24小时三班三倒,往复循环。大夜班(0:00-8:00)接小夜班(16:00-24:00),小夜班接白班,周末各班结束后仅休息8小时接下一班,每周休一天。白班基本上是采场设备检修时间,中午放炮,然后清理现场,车辆大部分回到车场维修保养。
小、大夜班是生产高峰时间,无论任何情况都要坚持生产,只有因下雨电铲电缆放炮(短路)时,才有可能稍稍停顿一下。国庆节那天,大伙儿通过了队车管科的考试,我正式顶55号老别拉斯车,年生产计划为3750车。很快,我们被定为汽车驾驶二级,粮食定量依然是38斤,月工资48元(国有企业略高于地方企业),加上地区差、夜班费等,每月收入68元左右。
矿山运输,除了三班倒衔接紧密睡眠不足外,粉尘、噪音、油渍是三大危害。粉尘对采场人员危害极大,电铲装车、钻机打眼等都产生大量粉尘。尽管安全科总在提醒,但受采场随时洒水降尘难以实现、设备密闭差等因素影响,实际上无法避免,我们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戴口罩,到了夏天很难坚持。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得矽肺病的几率大增。
采场作业时,钻机打眼、空压机送气、电铲装车、车辆爬坡都发出巨大的噪声,震耳欲聋,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对听力和心理都造成很大影响。说到油渍,则是彻底地败坏了大车司机们的形象。在“听诊器、方向盘,大盖帽、售货员”的时代,按理说司机是满不错的行当,矿山大车司机则不然。这些车使用一段后,大部分配件都用国产的代替,因部件损坏及配件质量等原因,各种油料跑、冒、滴、漏洒满道路。
大车修车时总要钻在车下面,等爬出来你再看,工作服糊得油光锃亮,头上、脸上、手上连油带土五花六道,任你再英俊的帅哥,也全无风采,人称:“露天矿的油大包,想找对象没人要。”更可怕的是道路上的油渍对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许多事故的发生直接是路面原因造成的,而矿里干部参加劳动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垫路、铲油泥。
春季购车享优惠 沈阳德龙自卸降2.9万
今天卡车之家从沈阳隆安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了解到,店内库存促销,购德龙F3000自卸享2.9万元现金优惠,车辆颜色红色为主,促销车辆售完为止,感兴趣的网... 2014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