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来卡车之家App
及时获取
最新卡车资讯
你好, 网站地图
卡车之家,商用车互动服务平台 全国
选择地区
全国 北京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东 河南 广东 上海 四川 重庆 山西
扫码下载APP

微信扫一扫下载详情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详情

轻卡 重卡 微车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皮卡 挂车 专用车 总成/配件 电动车
卡车之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卡车新闻 > 人物访谈
五十铃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卡车之家 原创】采访David似乎是冥冥中上帝的安排,“你在做,天在看”,这句话应验在我的身上。作为资深卡友,非常热衷介绍其他国家真实的卡友生活和卡车文化给国内卡友,还有先进的车辆运用经验和物流理念,分享异域风土人情。而这次澳洲之行就促成对墨尔本卡车之家卡友David的专访。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了解卡友卡车真实生活的最好方式是走进他们生活,跟一天车,吃顿饭聊聊天,而在异国他乡直接采访老外驾驶员并非最完美,因为很多东西没有对比他们并不了解中国国内情况,入乡随俗的当地华人驾驶员则是最好的采访对象,不仅有熟悉的语言,和对两地文化的对比了解,能够有这样的采访机会,那是上天的礼物。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卡友David论坛帐号“tkoz

尽管论坛中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卡友的精彩帖子介绍自己的卡车生活,但是来个说走就走的现场采访,一直计划但总但总未成行。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而这次在澳大利亚度假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也可能是跟卡友的缘分使然,鬼使神差,离奇的走进卡友David的卡车生活。采访发生之迅速和巧合,让亲历者也无不感到老天爷的精心安排。

●  相识于论坛 澳洲卡友tkoz采访

故事要从卡友tkoz的一篇精华帖子说起——在我登陆澳洲的当天,tkoz通过论坛发了一个帖子,《年底之前离开卡车行业,发帖留念,有人看吗?》。事后回想这就是给我发出的邀请呀!

Tkoz平和的叙述和介绍,以及对自己在墨尔本的每天卡车工作的点点滴滴打动着每一位关注的卡友,他就是我计划很久的最佳采访对象。查看行程,我的计划有四天在墨尔本逗留而且还夹着周末,面对面交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不用费心调整行程,这对于深谙国外预约重要性的笔者来说,这个是实现采访的前提条件,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深夜给TKoz留言,第二天中午电话就响了,在“我是David”的热情寒暄中,我们约定了几天后的墨尔本专访的计划。随后联系北京安排提纲,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时笔者在澳洲最南边号称离南极最近的岛塔斯马尼亚岛(有点国内海南岛)度假,蓝天,白沙,袋鼠,还有大海都没能打断对后几天专访的企盼。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当捷星航空塔岛到墨尔本的客机接近墨尔本机场穿出云层开始下降时,墨尔本越来越清楚展现在我面前,蛛网式的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大小车辆火柴盒式的穿梭移动,那里是不是David的工作地点,那台车是不是David在驾驶呢?脑子里在胡思乱想中飞机的轮胎接触到跑道,发动机排气制动和废气制动强大的轰鸣生把我拉回了了现实。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例行公事的找到租车公司提车,手机谷歌导航定位目的地大洋路,挂档,松手刹,当车子离开机场向南驾驶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当我从机场出来行驶大约10分钟后,突然发现我左前方有一辆黄色的敦豪DHL的送货车,会是他吗?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这是我脑子第一反应,在澳洲卡车和轿车遵守同一个限速标准,当时车速都是100,所以左躲右闪的努力去超他,是不是ISUZU,是的真是!快看司机是不是华人,降低车速趁机喵了一眼,真是!80%的可能性!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立刻手忙脚乱的找电话拨打,车上有蓝牙电话功能,澳洲不允许开车手持电话,“Hello, David speaking”电话里传来标准的澳洲英语,“你好David,我已经到了墨尔本,你现在在哪里?”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欢迎,我在开工,稍后休息时我在联络您”,

“我可能在你身边”

“什么?”电话里传来了惊讶的声音,

“我在你右前方,我打开双闪示意一下,看到了吗?”

“看到了看到了”

“我们是否能在哪里停下车呢”

“太巧了太巧了,没问题,你跟着我后面”

“OK”刹车并线跟在了David五十铃的后面,帖子里那台车就活生生的在我面前疾驰,那么近,当然那么干净。

车子驶离了高速三拐两拐停在路边,“太巧了太巧了”一身敦豪工装的David来到面前,当两人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似乎怀疑这一切发生的不可思议,在同一个地点,几十万的车辆中,同一时间遇到这个概率我感觉比中500万还小,而且在租车公司提车时走错了路,验车时发现点问题,出来导航设置所有这一切都最后凑到一起,用概率论解释不如用老天爷的安排更信服。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第一次见到Tkoz,中等个头,微卷的黑发,稍黑的澳洲标志的皮肤,成熟阳光的的面孔怎么也跟我脑海中瘦小的湖南人联系起来,洋气的形象更给我港客的感觉,后来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

这是我帖子里的车,五十铃非常好用,本计划年底前再添重型拖头,之前我有两台车,后来都转手给一个华人和一个印度人...卡车人以车会友,卡车是永远的话题,你们去大洋路那里沿海公路很不好驾驶,危险!他用手做了个蜿蜒曲折的手势,等你们周一回来,一起吃饭”挥手告别,大家各自奔赴自己的目的地。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周一傍晚6点David出现在酒店下,握手之后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很不顺利,货很多排很长时间队,不过这就是生活,我们去吃火锅,想吃中国饭了吧,我是长沙人,上次同学到访,一起吃饭时,带来两瓶红辣椒酱那疯抢一空”。

上了David的私家车在去火锅店的路上,David开始自己的自我介绍,“我英文名字是David,鼠年生人,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出生在长沙,父亲是上海人,电气工程师,母亲是长沙人,在长沙到10岁,随父母调动到广州,大学从事旅游专业,直到30岁考虑留学澳洲留学前自己经营自己的旅行社,业务蛮不错,但是非典把一切都化为泡影。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随后澳洲留学学习旅游管理,粤语是我第一语言,长沙话远远不如粤语自如,这里是35路老电车,那个是后一代的,明天建议你们坐他观光,免费而且方便,千万别坐错了。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伴随David的介绍,我们到了港湾,停好车买停车票,放到仪表台上,市内看似方便但是什么都贵,一般家庭都选择郊区居住,有车其实非常方便。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市区都是低收入者最佳选择,不过要是海景房那就很贵了,我们站在墨尔本港湾区,David手指着正前方一栋高层海景房,那里一层两户,面积有300平米,要1000万人民币,我可买不起,其实澳洲的城市都是海港城市,多的就是海景,空气天天如此。很多卡友问照片里天气,基本天天都这样,这就是澳大利亚。

进入华人BQQ火锅店,布局跟国内非常像,“这里也是我老婆喜欢的地方,经常会来”,David一边跟我们说一边用粤语跟老板选座位要菜单。不同口味的底料小锅,桌面固定的电磁炉,菜品点一次后免费无限续加,蘸料自助,一切都那么熟悉。

等菜上桌时,我们进入话题,国内物流行业刚刚起步,很多先进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而且卡车之家和资深卡友的共同努力会让这段路尽可能的缩短,做为资深卡友我们非常希望在产品和物流服务经验的进口车厂商能够有更多的担当。

本着产品应用和客户体验的服务宗旨去提升国内物流行业水平,实现双赢,避免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和你死我活市场争抢,让更多的国产车用户去体验去品尝先进的产品和更好的收益,大家在一起把蛋糕做大,才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我也给David介绍了国内奔驰卡车的TCO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沃尔沃卡车的运营解决方案和斯堪尼亚的卡车驾驶员大赛和帘布挂车轻量化理念和周转箱推广的情况,希望这三家能合作,竞争对手不是彼此对方,而是老旧的传统思想,和对物流的误解,还有技术陈旧的车辆用户和乱序无章的货运市场。

●  澳洲留学 为减小生存压力开卡车

问:先给大家说说您到澳洲是怎么开始从事卡车行业的经历?

答:还是从我决定来澳洲留学说起,2003年从广东开始的非典让我自己旅游生意一落千丈,迫不得已要做出新的选择,为什么来到澳洲?因为我自小就喜欢国外的风景,经常看着那些国外风光的挂历畅想亲自去看的那一天,其次跟我一段有始无终的情感经历有关,当时年轻也是赌气,毅然决然选择了留学澳洲的道路。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我之前从事的是旅游行业,在澳洲学习的是旅游管理硕士,本计划从事老本行或者朝管理这样的方向发展,但是真开始留学生活后发现很多现实的难题无法回避。因为我30岁才留学,算比较晚的年龄,留学生打零工挣生活费不难。但一年1万多的学费不是个能承受的小数目,开口问父母要似乎张不开嘴,一咬牙跟朋友借了一年学费,“当然现在早已经还清”,David说到这笑起来。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当时为了尽快还钱,唯一出路是多做兼职工作,好在我是个有心人,在读书时就考取了驾照,做好了技能准备,那个时候我一天打三份工。今天遇到的上货慢根本不是最麻烦和困难的时候。说着他用左手捂住自己的腰,我腰伤不是做卡车司机的事情,而是做留学生给搬家公司打工,一个很重的沙发从货车尾门升降平台滑落,为了抓住他结果闪了腰,一直到现在留了病根,也是我准备退出卡车司机繁重体力劳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话锋一转,因为之前从事旅游行业,到华人旅行社打工是最好的选择。在澳洲两家华人旅行社垄断,一家是宏城一家是常青,我从兼职导游干起,收入比较少,但是我的运气非常好。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之前有位在广州做旅游的朋友移民到悉尼继续做华人旅游,无意间跟宏城的老板闲谈,说到了我,因为口碑还算不错,所以有驾照的我就从导游升级到司机兼导游,收入大幅增加,但也预示着我几乎生活公路上。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那时如果你联系我,不是在墨尔本悉尼的公路上,就是在去去大洋路的路上,悉尼,墨尔本,大洋路相当熟悉,行内有个外号“大洋路小王子”就是我。周日开大巴接团墨尔本出发去悉尼单程近1000公里,周三返回来,车扔一边,立刻开中巴去大洋路一天往返,近500公里。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这样打工兼职的日子,玩命往返在景点之间,几乎超出了极限和承受,我的旅游驾驶的生活终止在企鹅岛,那天依旧是接团。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在旅游团的闲暇休息时间跟旁边以为澳洲当地司机聊天,当说到这样生活时,老外惊呆了,这样的行为跟疯子一样,可是生存压力,这个老外说我之前开卡车,收入比这个好,我不干是有别的原因,你既然是想多挣钱那为啥不去试试看?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有了这个想法那就要去尝试,在报纸上寻找二手卡车的信息,当时算不算冲动,反正那时候还没有货源,还是命好,离墨尔本200公里的Bendigo市的一位农场主正在报纸上出售一台1991年产的五十铃FVR900型4x2卡车170马力。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原车主自己更换了10挡伊顿变速箱,自己加了增压器,直到这台车70万公里处理之前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车的细节我们稍后说。那时候真是无知者无谓,一头扎进卡车行业就迎头两闷棍。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把这台车开回来的当天,根本没有卡车概念怎么停车都不知道,停在一块外面停车场第二天一张88块的罚单就来了,没办法停到小区内结果还是没有逃过贴条的厄运,这几百块给我上了卡车人的第一课,最后还是找到宏城旅游的老板解决了停车这个看似不大但是要命的问题,一个月200块管理费。我记得那是10年或11年的圣诞节。整个过程大概有两个月。

下面的是疯狂的在报纸上找业务,稍后我们介绍澳洲普遍的货运运营模式。这得得益于我的准备在吉隆大学我身边没有华人,所以无形中让我的英文得到迅速提高,在找货源上熟练的英语起到很大作用。很快货运中介人电话问我“有个敦豪的活能来不?”当得到肯定答复后,第二天就正式开工。现在还记得当时的窘态,一路问过去,敦豪的门朝哪里开车车停哪里,找谁一概不知都是打电话问,这就是第一天上班的场景。

随后的一切就是正式步入卡车货运这一行,具体的运输看我帖子就是,里面很清楚了,当然后面还是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还是一贯好的运气帮助我,中介离开我成为独立敦豪签约运输个体户,随后我又添了三部卡车,第一部900在70万公里卖掉,换了现在这台崭新五十铃。

现在很多原因,准备今年退出卡车货运行业,那两台车一台卖给华人司机,另外一个卖给印度人,我开的这个新车后半年就准备出手了,挺舍不得。

这就是我的近3年的卡车生涯和经历。

问:那您如何评价自己开过的这些车?用的怎么样?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答:刚才我说了进入卡车行当前我做旅行社的司机兼导游,最早从收档三菱Rosa开始自动挡,接着是丰田考斯特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到54人的斯堪尼亚大巴那真是刚刚的动力,140万的车,上山下乡无所不惧。质量真的很好,不过说说我那几台车就有说不完的故事。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五十铃不愧是澳洲销量第一的中型卡车,因为我第一台二手五十铃给我的完美体验太深刻了,从买来到45万公里到卖掉70万公里,除了有点冒蓝烟烧机油外没有任何的毛病,只有一次把我扔在路上,但那是我刚入卡车行业不了解卡车,是我误操作导致,当时不知道电动尾们用电瓶的电,一天上货下货十几次,准备回家才发现车子不能启动,又是赶上下班高峰,等救援来弄着车,电瓶报废花400更换,至此交了学费,以后都是怠速卸货,后面再没有出现意外。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后来两位在敦豪跑省内中途运输的印度弟兄,用的是日野就是感觉不如五十铃好,尽管日野怠速声音很好听,可是动力不足的缺陷让人不爽,听说更省油,但是似乎使用起来没那么明显。

我的第二第三台车必须是五十铃。一台是215厢式货车,另外一台是箱式冷藏车,花了7万澳元,但是有冷机和保温箱60万公里的里程,价格算公道,这两台五十铃依然不负众望表现良好无论冬天夏天除了运营就是保养,从未缺勤,前阵子我还发了个帖子,我买个日本重型拖头就干不过沃尔沃和斯堪尼亚吗?当然现在我有对未来的新规划了。

第四台车就是这台欧五的五十铃,依旧没有让我失望,我对日本车的品质非常放心。具体的这台车用车体验请看我的帖子。

问:从之前国内以及通过网上的了解,您认为国内卡车与国外卡车主要差距有哪些?

答:因为来澳洲前我是做旅游业务的对这行并不熟悉,这几年才慢慢去有些许认知。特别是看到卡友们发的帖子,我想区别还是蛮多的。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车辆产品方面我在网上注意到大家车辆的故障率似乎太高了,所有卡车人都希望自己卡车质量好,可靠性高,出勤率高,挣钱是第一,似乎国内对于节油的要求排在第一位,对于频繁维修似乎见怪不怪。

但是没有出勤率再节油去省钱岂不本末倒置,当然油耗很重要但别忘了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我们身边司机在选购车辆看重是前者。

第二是用车的大环境 ,看到国内的乱象,超载罚款等恶性循环,我只能同情他们,那些事情在我们这绝对不会发生。

共五种驾照 澳洲驾考介绍

问:刚才您提到了在读书时就考取了卡车驾照,能介绍一下澳洲卡车驾照的情况吗?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答:澳洲卡车驾照分五种,从大到小,依次是轿车,中卡,重卡,单挂车及大巴,汽车列车。旅游国外驾照只能开轿车,短期有效。如果想考取后面的驾照当地合法身份是必须的,卡车和客车驾照考取需要提交体检和无犯罪证明。

澳大利亚驾照分类
轻卡轿车执照4吨以下
中卡
4x2类的卡车
重卡前四后八卡车
单拖头挂载一节半挂车
多拖头列车两节或两节以上半挂加全挂车

制表360che.com卡车之家

驾照考试遵循递进模式,单拖头到多拖头需要2年,其他间隔是一年。唯一例外是可以从轿车执照直接考重卡但是需要两年间隔,从拿到轿车执照到多拖头共需5年。我现在是单拖头执照。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  自营或外包 澳洲货运模式介绍

问:刚才您介绍了您的卡车人历程,能说说您目前的运作模式吗?澳洲货运的基本运作模式和方法吗?个体货运所占的比例及如何进入货运行业的?

答:澳洲的货运模式有两种:自营和外包。而比较独特的就是对于多数公司这两种方式并不矛盾,绝大多数都是共同存在。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人是按照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来安排运营加盟模式。例如澳洲有最大的物流公司ToLL(拓领)、Linfox、Startruck、TNT、Partrick、DHL等大型物流企业,例如,Linfox是澳洲最大超市Coles(寇式)的主承运商,对于这块重中之重的核心业务拓领使用自营的车队,自己购买车头挂车招聘驾驶员这点跟国内传统的物流公司类似。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那对于非核心业务就采用外包模式了,当然厂家不会直接跟司机联系,中间有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就是货运代理人(公司),厂家跟代理人谈合同,代理人再找带车司机,当然代理人是吃差价。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对于中小型物流业务来说后者的比例占七八成,非常之大。我一再强调我运气好是因为敦豪核心业务是快递都是用面包车完成,而缺少我这样的中型车,所以成为了他外包业务的承运人。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此外,当年给敦豪做代理的代理人在跟敦豪闹翻之后,敦豪慷慨的直接跟我签了货运合同,那么中间的代理人的服务费也都是我的,外面都知道敦豪很大方,所以每次出车很多其他司机都打听怎么进敦豪,我指指天,问他!

●  开车跨入中产阶级 养车开销不大

问:那么说到这个让您自豪的待遇和收入,能给大陆的卡友一些概念和介绍吗?

答:澳洲工资按周付或者2周付。有4种付费标准。驾驶员要承担所有开车养车开销的大包合同价格。

最不划算就是按立方算,标准大概是12元/立方。

最划算是按趟计算,每公里1.38元/公里。这个一般是给长途重载拖头。

折中的计酬是按小时计算,每天工作10-11小时,当然本地短途配送最常见付费模式,例如拓领给中介55元/小时,中介给司机42-45元/小时这样子。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最后一种比较独特,前面提过,澳洲城市基本都在海边。空集装箱周转60块钱一个,每天差不多6趟活。

问:那您说给敦豪做第三方包车,您的收入如何?这样的收入在当地是什么水平?进入到中产阶级了吗?

答:敦豪给我一小时53块,每天工作10到11小时,每周5天工作,税前是2650澳刀。每月是11925块。光说这个数字没啥概念,举个例子,做办公室的白领文员一周的税前收入是700块(税后500),一个月大约是2000-2200税后的收入,我一年收入税前14万,老婆还有6万税前服务,家庭年收入是20万。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绝对是全世界蓝领的天下,只要肯吃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你的回报绝对对得起你的付出,甚至超过美国。

话锋一转,在澳洲中产阶级的定义是:家庭年收入15万有一套私有住宅且没房贷,我的房子还在还房贷,一个月2000块钱,但是我又新买了一套房租出去,房租养房没有任何压力。

此外在我两个卡车没卖之前,我也是二老板,中介给我的合同我给司机其中也有我的佣金可赚。

问:我们说这是迈进中产阶级的门槛了,哈哈。因为是大包合同,驾驶员要负担所有开销,那么您养这台车的成本是多少?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答:养车成本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油费是最大的开销,以我的车和运输来算,柴油1.5-1.6/升,我的油箱200升,但基本加150升抬枪,大概每次240块钱,一般一周加油1.5次,或者3天3天半用一箱油,能跑600公里。

我们计算一下,一月油开销1500元左右,保养大概是1万5公里做一次,每次花费600-800块。一个月里程4000公里,五十铃是质量非常好的车,所以正常保养几乎没有维修成本,我的第一台车故事一会说。

剩下是固定成本,养路费中型卡车一年1340,轿车600块。

我幸运的负责敦豪西区北区的业务,墨尔本唯一一条收费公路不经过这,如果进入收费公路,卡车12块,轿车6-8块。其他费用,停车在敦豪货场,洗车自己动手没什么花费了。

最后是保险,我上三者险每年600,如果全险就是1300。我们算下平均每月养车用车成本大约1860块。

●  无强制性年检 车辆运营偏人性化

问:请问在澳洲车辆年检是如何进行的?尾气超标如何检测和处理?

答:据我所知,除了公交和营运的大巴要求每年一次的年检,测试项目跟国内很类似,但是绝对不会出现国内调灯光那样猫腻,你需要认认真真维护修理车辆达到标准。其他车辆不要求强制性年检,包括卡车。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柴油车在爬坡加速重负荷工况时,都会冒黑烟,这点想必你也看到了,对于排放是否超标基本是抽查,特别是对冒黑烟较重的车辆,抽查后发现超标,立刻给你整改通知书,你必须去修理厂去认证整改,把所有达标测试结果,修理项目单据,寄回处罚单位,给你消除不良记录,如果不做,要罚几百大洋但是不用扣分。

问:那么澳洲如何监管驾驶员疲劳驾驶?驾驶时间如何规定和车辆超载的处罚呢?

答:对于连续驾驶超过2小时以上称为长途驾驶。对于长途驾驶的司机对疲劳驾驶是这样管理的。而且每个州管理办法也不同,不同类型车辆也不同。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例如悉尼属于西南威尔士州,那里的大巴车都实现了行车记录仪监控,但是对于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依旧使用最原始的logbook行车日志来记录驾驶时间。

每2小时驾驶,司机必须休息15-20分钟,你需要到路管局购买行车日志,记录出发地,出发时间,休息地,重新出发地和时间,下一个休息地和时间,每天包含所有驾驶和休息的时间不允许超过13小时。对于疲劳的处罚警察和路管局都有权利,但是一般都是路管局抽查,使用中如果日志丢失,去路管局说明情况重新购买一份,之前记录没人难为你,全凭自觉。

这本行车日志用完了需要到路管局交以旧换新大概25澳元,旧的一式三联,自己留一联,给路管局一联,还有公司留一联,留存1年后才能销毁,这样的日志除了管理疲劳驾驶,还可以控制超速。

对于超载,这个我实在没法回答你,因为在澳洲每件货品都标有重量,在上货时严格按照载重配货,没有人去超载呀,没有超载就没有处罚。

问:您运营的工作节奏如何,会不会遇到疲劳驾驶的情况?遇到了都怎么处理?

答:说实话在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很疲劳,非常不适应早上5点起床的生活,就算你头天8点睡,早上听到闹钟依旧不能精神抖擞,这跟休息的时间没关系,跟生活习惯有关。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开始时候,我4点一刻起床,因为卡车停在宏城的停车场,当时还没有自己的住房,先要从家驾驶轿车20分钟到宏城车场,再开卡车40分钟到敦豪上货的货场,之所以这样麻烦1来那个时候住所的方向不在一起,二来每月宏城停车的200澳元可以退税,那时候这不是笔小数字。

当然现在我的家跟货场不远,而且卡车免费在敦豪货场不用在周折,也就慢慢习惯早上5:40出门,6点开工的工作时间了。

在路上难免会有短暂疲劳情况,那我对区域内的道路会很熟,找个宽敞的地方,休息20分钟半小时,再继续开工,东家不会催促的,完全自己控制。我感觉最好缓解疲劳的方式是休息或者小睡,绝不用浓茶或者咖啡提神,没什么作用。

如果身体有不舒服或者生病,能提前最好提前一天跟敦豪请假,敦豪还是以人为本不会难为,当然如果驾驶途中突发不适也可以给敦豪请假立刻下班回家或者看医生,这些年敦豪在这方面很是人性化。

●  尝遍酸甜苦辣 开车生涯收获多多

问:什么时候感到是最幸福最开心的在这里?什么样的事情让你感觉最无奈?

答:最开心幸福的时候就是工作了一天,回家抱儿子的时候。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最无奈的事情就是隐隐约约的种族歧视。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表面全世界的人平等聚集在一起,但英国后裔们似乎感觉良好一些,加之华人是少数人种,有的时候面对白人确实吃亏。

这里我就是受害者,是一次交通事故让我感觉到了这种无奈,我曾经在十字路口右转弯,而对面过来一个白人驾驶的半挂车直行,事实是他闯红灯,但是他利用澳洲对挂车的一些照顾规则,最后跟警察一起判我全责,赔偿500多块,因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拿出来,所以现在我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就是避免被欺负的不愉快发生。

因为挂车车长车重,所以交通法规对挂车有适度容忍。例如: 普通轿车超速的上线是5公里/小时,而挂车是10公里/小时;对于轿车,前轮压线后继续驾驶视为闯红灯,对于挂车只要前轮通过,都不算闯红灯。

这是工作中的,其实生活中也还是会遇到以大欺小,以多欺小的歧视。

问: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国内驾驶员那种玩命挣钱,您能接受吗?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答:论坛中看到很多卡友为了挣钱,一年才能跟家人团聚几天,我刚到澳洲一个人在学费的压力下,也有过这样拼命打工挣钱的经历,但是现在有了家庭,我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方式,工作是为了家庭幸福,而幸福不仅仅是你一年给家里带来的经济收入。国内国外大环境不同,我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是不赞成那么做。

问:如何看待国内卡车的价格战?

答:西方人非常反感没有技术含量的赤裸裸的价格战,几家餐馆在一起,西方餐馆都是自己认真做自己的产品和生意,通过不断改良产品等吸引客户,就算价格战也是很绅士的一些特定时期的促销。那么几家华人餐馆在一起,那价格战打起来就是你死我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我感觉是跟文化有一点关系,西方人比武光明正大,东方人更热衷于一些小聪明的做法。

那么对于卡车价格战是类似的道理,价格战产生压力和竞争,这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原动力,绝对不是你死我活的手段。健康的竞争才会产生进步,而目前国内的那种方式价格战其实是对进步的破坏。

笔者按:国内高端进口卡车似乎就是这样血雨腥风般价格战的洗礼,每年固定份额的市场让那几大家杀红了眼,甚至出现了只要数量不要盈利的局面,客户似乎能从便宜的价格获利,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殊不知一分价钱一分货,买的没有卖的精,不要以为你占了便宜,殊不知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而国产车客户拓展和开发似乎大家都不愿意去触碰,其实那才是真正的大金矿,戴姆勒去年推出了TCO概念,沃尔沃正在做物流全面解决方案,斯堪尼亚关注驾驶员和高效物流轻量化挂车和周转箱概念,这也是各厂家的一些努力,如果这几大家把自己的产品和先进的用车经验和服务用到提升国产车用户身上,做大蛋糕,我想收益的不仅是厂家,还有我们消费者,希望这几大家能够有一个首先伸出橄榄枝的企业挑起这个大旗,为整个物流行业水平的提高担当先锋队,结果一定是可持续且双赢。

我看到日本韩国的产品在澳洲比比皆是,而作为美国盟国小兄弟二战时跟日本血刃相见,珊瑚海海战,巴布亚新几内亚战役,硫磺岛战役,莫尔兹比港海战都发生在澳洲附近,那现在整个澳洲确实日本产品天下,您是否感觉大家很介意那段历史?

这几天你看到了澳洲现在是日本韩国产品的天下,从汽车到电器,我送的货物里三星,LG占了大多数,日本韩国汽车电器既便宜又好用,为什么不用?如果说因为过去的历史的原因就非常狭隘了,你打不过别人,就发狠拒绝跟他见面就算赢了?更不可思议的是你花钱买他的东西在再砸掉是不是有点二呢?

所以大家根本不介意是不是日本和那段历史,说实话你现在买他的东西是他的上帝,这才是绅士做法。

问:如何看待这几年的卡车生涯?有什么样的收获?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答:这几年可以说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如果哪个更多点当然是甜。首先这几年的卡车生涯让我收获了票子妻子房子儿子,还有每周的两天陪他们的周末,更重要的收获是让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梦想的信息勇气和干劲。

问:在国外生活感觉和国内主要有那些区别?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答:我是30岁才来澳洲留学,又在这里生活了十年,应该有点发言权。从小的方面来说,生活质量,空气,食品这些你可以完全放心。从大的方面来说,这里的社会环境是我梦想实现的土壤,机会平等,没有背景的任何人只要努力就能收获,自己为自己而活而不是看待别人的评论是最大的区别。

问:在国外关注国内什么东西?例如爱看什么电视节目?

答:我们的父母亲戚都在国内,了解国内情况是我们的生活之一。我一般通过两个渠道了解国内,卫星电视,单卫星600澳刀 ,多卫星800刀,还有就是互联网,我最爱上的天涯和卡车之家,同时还有微信和腾讯新闻的APPS在手机。

我太太最常看的电视就是当下国内流行火爆的,好声音、好歌曲、最强大脑、还有我是歌手,我最关注的就是国内的民生百态,特别是国内很热的讨论: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车上让座的对与错。在澳洲老人摔倒肯定不能扶,但是我会守在身边联系警察或者急救,他们专业训练过,很多时候自己好心扶起老人,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在卡车论坛帖子里看到国内运输物流大环境下,很多卡友驾驶员很辛苦,也很无奈,同情之余也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否则现在我也是他们辛勤劳作却没有好收成中的一员。

问:如果干一辈子司机会有啥发展前景吗?什么时候考虑退休?

答:估计之前从来没有人问并且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让他不知从何说起。说到这里David停顿了三秒钟。)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澳洲是全世界蓝领的天堂,因为这里遍地是机会,只要你有梦想并去努力,去付出,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驾驶就是朝着梦想前进的一步而已,他本身没有什么所谓的前景。所以对于驾驶员这行没有所谓的退休之说,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往下一步去过度,没有人会在一步停留一辈子。

我是个爱折腾的人,其实澳洲给我折腾的土壤,看我来澳洲十年,当时也想不到我会进入卡车司机这行,现在我有有了新的短期目标,稍后我们谈我的下一步计划。

我认为在澳洲30岁以下都是小孩子,而且这个年龄之前就是给你折腾,尝试,失败的时间,你的职业或者发展都是无固定模式的,例如给我做房贷的一位马来西亚小伙子,25岁进入收入颇丰的银行,但是自己决定离开,加入房地产行业,30岁做到贷款经理,这样的事情在身边太普遍了,没有人认为不正常,也没有人认为他就应该做一辈子银行。

●  司机非急缺工种 出国开车难关多

问:对国内很多想出国开卡车的卡友有什么建议?

答:对于想在国外开卡车的朋友,我还是要给泼点冷水,因为有三个鸿沟你的考虑是否能跨越,首先是务工签证,卡车司机不是急缺工种,劳工局非常谨慎发放劳工签证,没有这个中介或者公司是不会给你合同的。之前有网络媒体报道的大陆在澳洲电气焊村,那是出国劳务,合同结束人就离境。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第二是语言,没人敢把一车货交给一个不会语言的人,之前我的一个司机也是语言关过不了,不得不把他解雇,而我之前也交代了就是留学期间没有华人同学,生生把自己的语言关过了。

第三稍微容易但是也需要时间,就是驾照。国内驾驶习惯争抢慢不守规矩的驾驶方式,你是拿不到驾照的,而这个是你必须克服完全按照当地习惯驾驶才能考得的。

问:刚才您提到了您很快离开卡车行业,那么您下面计划和打算吗?

答:刚才我提到对于澳洲人来说,没有所谓一成不变的人生,当年做留学生时的腰受伤,加之孩子也大了,每天早起开工,岳父母也劝我不要这么辛苦,我也有了一些积累,我的老家是长沙人,湘菜在国内很火,在墨尔本还没有,所以我计划在这里开个湘菜馆,初期我会开个比较小规模的,我会在下半年回老家亲自学做湘菜,自己做厨师,等到发展好了,我会在墨尔本市区开个两层的湘菜馆。然后可能后面的时间都会在这个餐馆生意上了。

●  特约记者编后语:

澳洲卡友采访录:当司机来到蓝领的天堂

这是一个留学生在海外生活经历的回顾,也是更长远梦想成真的开始,也是做为澳洲卡车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David后半年回老家长沙学习厨艺,到墨尔本湘菜馆筹备开展,卡车之家将会持续关注,我们会把卡友最真实梦想成真的故事讲述给你听。

就是在这里跟偶遇David,缘分使然。

文章标签:
五十铃F系列

五十铃F系列 载货车

厂商指导价:16.8-36.2万元
询底价
条网友评论

下一篇

中国将成最大天然气市场 普及仍面挑战

五月七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汽车设备展览会(简称:国际NGV汽车设备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天然气行业规模和影响力量最... 2014年05月09日
我要评论 意见反馈